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馬來西亞巖洞廟宇的舊體詩研究
        ——以《霹靂洞八景詩集》為探討對象

        2022-11-05 14:58:40林良娥林家樂
        中國韻文學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霹靂八景

        林良娥,林家樂

        (1.拉曼大學 中文系,馬來西亞 霹靂 31900;2.拉曼大學 文科社會科學院,馬來西亞 霹靂 31900)

        前言

        霹靂洞位于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北部六公里處,是全馬保存最多字畫的山洞佛寺。根據(jù)霹靂洞洞主張英杰先生的說法,霹靂洞是張仙如居士于1926年創(chuàng)建的,至今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是怡保地區(qū)少數(shù)于“二戰(zhàn)”前成立的巖洞廟宇。不過,目前所獲得的“二戰(zhàn)”前文物證明,是鐘白木在1941年所繪的《霹靂洞舊貌》。按廖明威的說法,他也無法確認1926年創(chuàng)建之說是否屬實,另有關于張仙如居士創(chuàng)寺經(jīng)過的討論,都在“歷任洞主”的部分。二十世紀初年,張仙如偕夫人鐘真玉女士由中國南來,抵達怡保,喜見環(huán)山抱水,千巖競秀,遂開辟霹靂洞,規(guī)劃建設,霹靂洞成為馬來西亞最負盛名的佛教旅游勝地之一,蜚聲國際。張仙如及鐘玉真女士于20世紀80年代先后辭世,其子詩人書畫家張英杰、張韻山繼承發(fā)展。

        霹靂洞山高四百余尺,狀如伏獅,洞外地段空闊,點綴花園,荷池,涼亭,綠樹蔭濃。洞前樓閣依山建立橫越左右,氣象雄偉。左面為中山文物館,陳列孫中山先生革命圖片及墨跡,供游人瞻仰。此外,每年節(jié)日舉辦書畫展覽,發(fā)揚中華文藝。右邊為仙如紀念館,以紀念開山洞主張先如居士,表彰其功德。最高處“霹靂洞”三個字,是胡適所題。

        該洞現(xiàn)有“霹靂洞八景”,為當前的洞主張英杰先生命名。今日的霹靂洞內部依漢傳佛教風格布置和建造,正祀釋迦牟尼,副祀文殊、普賢諸菩薩。因洞內石壁、墻壁皆有來自馬、新、泰、中等國名家的書畫題詞,數(shù)量過百,故“霹靂洞”亦有“南島敦煌”之美號。在開山洞主張仙如居士及繼任的張英杰、張韻山昆仲努力下,霹靂洞現(xiàn)今已堪稱馬來西亞“全國最多書畫題詞的巖洞寺廟,也成了怡保區(qū)最有代表性的佛寺之一”。

        張氏父子兩代人,為霹靂洞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張氏父子與當代詩畫名家交游頻密,許多中外名人到訪霹靂洞都為霹靂洞題贈詩詞與書畫,部分詩詞書畫刻在洞口的門柱或巖壁上,供游人賞看。因書畫匯集,霹靂洞巖山藏名家手筆的聲譽日隆;半個世紀前,易君左提筆寫下了“南島敦煌”四個大字,今進入霹靂洞主殿,抬望便可見,也突顯了該洞的特色,即洞穴內名家書畫甚多,又似敦煌石壁。除了易君左,胡適、張大千、曾后希、竺摩法師等國內外書畫名家,都有留贈作品予該洞。張大千題繪的是普賢菩薩像及觀世音像,高達二十尺,另有題字“人間凈土”。他曾于1963年4月到訪霹靂洞,也和張仙如居士留下彩色合影。;曾后希先生題繪的是韋陀菩薩巨像,高達二十四尺,胡適在洞壁高五十尺處題“霹靂洞”三字銘,涂公遂題“天地元音”,竺魔法師題“心游物外”等,楹聯(lián)不計其數(shù)。

        在易君左先生另一篇“南島敦煌霹靂洞”文章中,直言霹靂洞甚至可以與宜興的乾坤雙洞媲美,宜興雙洞是指庚桑洞與善卷洞,他稱之為“乾坤雙洞”,進而提出霹靂洞與宜興雙洞有絕對相似的地方:第一是兩個洞本身都非常幽深雄偉;第二是宜興雙洞有儲南強的奇父奇女,而霹靂洞則是奇父奇子。天造成洞天福地已不容易,再造成配合洞天福地的人才更是艱難。他文中的霹靂洞有兩個特征:其一為洞本身已夠成為洞天福地的名勝典型,進入洞門即洞的本體中心,豁然開朗,愈進愈深光線亦愈暗。洞內氣候涼爽如秋,而洞外是炎塵世界;其二為人物在洞內所題的詩詞書畫,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縱然海內外名人都紛紛對霹靂洞的自然景觀贊嘆有加,并為之題詩賦詞,然在錢穆筆下,霹靂洞卻有其庸俗的一面,且看他寫的這一首對霹靂洞的感懷詩:

        此亦一洞府,游人可暫休,
        奇勝雖不足,小坐亦清幽。
        何如主者俗,征題滿壁頭,
        來客盡名下,落筆俱無儔。
        仰觀但亂目,俯覽亦傷眸,
        青碧成污點,斧鑿增贅疣。
        何當凈洗滌,油漆不復修,庶使真山色,仿佛猶可求?!?/p>

        這是錢穆于1965年冬游北馬的一組感懷詩中的一首。在他筆下,霹靂洞的題壁詩畫太多,不免讓人眼花繚亂,且過于人工化,有失天然韻致之美。

        一 《霹靂洞八景詩集》編纂成因

        “八景”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悠久的文化現(xiàn)象。它的起源,一般認定是趙宋時的宋迪。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云:

        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宋迪為洛陽人,擅長畫平遠山水,蘇軾稱之為“妙絕一時”,他嘗以湘江中下游到洞庭湖一帶的自然風物做題材,畫了八幅畫,稱之為《瀟湘八景》。元代的馬致遠在《雙調·壽陽曲》組曲中所描寫八景的名稱也與《瀟湘八景》完全相同,而且描寫的也是瀟湘八景?!鞍司啊币话阋运淖置?,并配以詩文。宋代的“瀟湘八景”后被朝鮮、琉球、日本、東南亞等各地采用。此外,“八景”也和地區(qū)方志緊密結合在一起,意指選擇若干個景點,包括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和古老的人文遺跡等,分別題詠。“八景”也可以是指對一個地方典型自然和文化景觀的集稱,一般以八項最具地方特色的景觀組成,并以四字命名。

        霹靂洞以“八景”著稱,“八景”是張英杰先生接任洞主后所命名。1981年霹靂洞邀得錢復先生題《霹靂洞八景》,并將其立在洞前停車場。這“八景”分別為:云林梵宇、菩苑荷風、華藏世界、靈巖法相、龍象耽經(jīng)、花雨唄音,環(huán)翠啼猿及步云捫斗。據(jù)筆者向洞主了解后得證,當初他為霹靂洞命名確實是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八景”概念所啟發(fā),進而從霹靂巖洞的若干景點,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八個景點,并為它命名。

        張英杰于《霹靂洞八景詩集》序中言: “霹靂洞天,乃馬邦佛教圣地之一,遠在三十年前,早經(jīng)名詩人易君左及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張其昀博士先后題壁,前者贊為‘南島敦煌’,后者譽為‘南海寶藏’,蓋因海內外名家題壁詩書畫之多,琳瑯滿目,美盡東南,可謂名副其實者也。先嚴仙如居士暨先妣鐘氏真玉夫人,辟此洞天,篳路藍縷,歷五十春秋,始完成慧業(yè),其勞績毋庸多贅……余自幼就傅授讀,年甫弱冠,即勷助嚴親經(jīng)營,對于洞中各項建設,曾過庭躬受其教,舉凡上下天然景觀,無論一巖一壑,一亭一閣,靡不朝夕相對,了若指掌,凡此先人遺志,莫不全力以赴,亦步亦趨,計十年以來,除積極建設外,復將洞天特殊矚目之處,劃分開拓八景,僉以海山洞壑,美景天然,既合禪意,亦通佛門,爰印成精美圖文,借茲宣傳?!駳q適值大馬觀光年,此集之印行,愿能促進國家旅游事業(yè)之發(fā)展,提升本邦人民文化之精粹,從而與邦家山水勝概同其不朽,所謂名山有幸,十倍聲價,是為序。”

        這篇序一開始就提到天下名山勝跡之所以能揚名久遠者,每因詩人之題詠,而聲名益彰;接著就交代他編纂這本詩集的幾個用意。其一為宣揚馬來西亞佛教思想,霹靂洞有“南島敦煌”之美譽,名家題壁詩畫眾多,這些天然景觀,既合禪意,亦通佛門;其二為繼承先父遺志,將霹靂洞發(fā)揚光大;其三為為馬來西亞旅游局宣傳,1990年適逢馬來西亞旅游年,洞主將八景詩集結集成冊,以助宣傳,可見它具有旅游文化及經(jīng)濟價值,也滿足人們在一個定點旅游中,加深他們對地方的認識。

        二 “霹靂洞”與“八景”品題闡釋

        “霹靂洞”的“霹靂”是馬來西亞中北部其中一個州屬,舊稱為吡叻,州首府是怡保?!芭Z”是馬來文(Perak)漢字的音譯,馬來文 Perak 意指銀,這跟20世紀霹靂州蘊藏豐饒的錫礦有關。簡言之,霹靂洞是以州名為名。1956年11月,國畫家曾后希為霹靂洞繪制一幅韋陀菩薩圖。壁畫高達二丈四尺,此事轟動一時,在《南洋商報》報道之下,霹靂洞才逐漸吸引游客,香火也越來越鼎盛。以此為契機,越來越多畫家文人到此題詞,撰聯(lián),或繪制壁畫。

        “八景”如上文提及,是霹靂洞洞主張英杰先生所命名,錢復及王世昭都有為八景題字。八景,顧名思義,是基于景觀所創(chuàng)作的?!鞍司爸懈鱾€景觀的命名, 通常是由四個字組成, 且兩字一個意義: 前兩字一般為場所地點, 后二字為時間、季節(jié)性自然現(xiàn)象, 兩兩并列而組成一個合景。如‘瀟湘八景’之‘平沙落雁’,‘平沙’和‘落雁’各是一景,兩者相合,就是一個綜合之景——平沙之上大雁棲落。不過, 其組合意義卻遠遠大于平沙與落雁的簡單拼湊, 它是一個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得到了很大拓展的有機合成。”霹靂洞的八景的各景也是由四字組成,兩字一景拼合而成,大抵是依據(jù)地形景觀而予以表稱的。據(jù)張英杰《霹靂洞八景詩集》為“八景”命名的說法如下:

        1.云林梵宇:“霹靂洞山勢巍峨,高逾五百尺,狀如伏獅,峭壁連霄,古木成林,萬丈嵐光與云霞輝映,洞前梵宇依山矗立,飛閣留丹,堂皇壯麗,朝暉夕陰,氣象萬千?!?/p>

        2.菩苑荷風:“洞前菩苑,曲徑通幽,綠草如茵,雜花遍處,其間雙亭并立,池中塑觀世音像,荷花盛開,薰風拂處,沁人肺腑,兩堤楊柳依依,別具詩情畫意?!?/p>

        3.華藏世界:“正洞高逾百尺,狀如云幢寶蓋,釋尊塑像,高度四十二尺,金光燦爛,左右分塑天王,四壁繪諸佛菩薩參圣圖,莊嚴無比,洞中清風徐至,滌盡俗塵,頓悟禪機?!?/p>

        4.龍象耽經(jīng):“洞中一處靈窟,石徑回環(huán),塑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像,端坐青獅,持經(jīng)說法,左旁石勢形狀有如蛟龍神像,栩栩如生,宛然俯首耽經(jīng),倍極傳神?!?/p>

        5.靈巖法相:“彌勒堂中,別有清幽境界,洞高百尺,塑彌勒大佛像,高度三十六尺,笑臉迎人,已故開山洞主仙如居士聯(lián)云:世人患得患失,一生可笑。我佛大慈大喜,萬物能容。閱此聯(lián)當有所感?!?/p>

        6.花雨唄音:“摩壁高處,石鐘乳密結成團,縱橫六十余尺,蔚為奇觀,每逢雨季,甘泉紛紛灑落,籟韻何殊唄音,隱約之間,似見花雨繽紛,游人莫不嘆為觀止?!?/p>

        7.環(huán)翠啼猿:“沿洞內盤回石梯,步上后山四百尺高處,風光似畫,谷壑如淵,環(huán)翠庭前,四圍郁郁蒼蒼,已故名詩人易君有句云:月明峰隱老猿啼,描寫此景,至為恰當。”

        8.步云捫斗:“由環(huán)翠亭左畔通過石門,抵絕頂天巖,是處供奉普賢菩薩像,置身其中,宛在云層,捫斗近在咫尺,憑欄遠望,萬山環(huán)抱此峰奇,更有超然物外之趣。 ”

        單從八景的名稱來看,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禪意十足。例如:梵宇(佛寺)、法藏(佛教語,蓮花藏世界略稱,它的世界是莊嚴美妙、圓融、和諧及清凈的蓮花藏世界)、法相(宇宙間自然現(xiàn)象)、龍象(《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云“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等。李冰人先生在《霹靂洞天憶舊游》一文中,對八景的命名始源與張英杰先生的說法相去不遠,見下文(引文略刪原文):

        所謂“云林梵宇”,乃是從整個霹靂洞的外貌概括而言;其次的“菩苑荷風”,乃是指洞前荷花方沼而言;再次的“華藏世界”乃是洞內大殿的一般描繪,它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塑像;第四景的“龍象耽經(jīng)”,則指洞中右旁另一龕上文殊菩薩持經(jīng)說法的景象而言;第五景的“靈巖法象”,乃是指后洞石龕所供奉的大彌勒佛而言;第六景的“花雨唄音”,則系泛指后洞一角石鐘乳密集之處而云,那四壁石鐘乳千形萬狀;第七景的“環(huán)翠啼猿”,盡是蒼林翠木,環(huán)繞左右;第八景的“步云捫斗”,指的是后山頂上的步云亭,一登茲亭,游目四矚,全怡野色村光,盡入眼底。

        這本詩集的封面《霹靂洞八景詩集》七字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已故院長秦孝儀所題字。秦孝儀祖籍湖南,在世時極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互動,此外他亦精通詩文書法,同時是一名佛教徒。霹靂八景詩及霹靂洞楹聯(lián)的作者幾乎都是當時在書畫界享有令名的海內外文人騷客,例如星云法師、任雨農(nóng)、李冰人、王世昭、阮毅成、張仙如、涂公遂、劉太希等。

        三 《霹靂洞八景詩集》的詩藝表現(xiàn)

        《霹靂洞八景詩集》是一部合集,其中詩作多達400多首,詩人多達80余人,楹聯(lián)52副,可以說是一本海內外詩人的群體作品。這些詩人有來自馬來西亞本土的古典詩人如張仙如父子,陳志仁、蕭晚香、周癡梅、孫德欽、李冰人、曾漢光、藍田玉、梁推賢、周清渠、熊應祥、周慶芳、賴甲貴、歐卓彬、菊癡居士、郭五峰、吳鵬飛、劉作云、張肯堂、楊炳榮、沈亭、王光國、周清鴻、陳瑞祥、盧道群、葉友梅、羅顯流、文笑山、楊季芬、李天聲、林雪崧、張振振、張逸民及徐持慶;中國臺灣的張白翎、林光灝、郭湯盛、郭行健、劉逸心、廖從云、譚劍生、鐘連英、成麟昭、劉宗烈、黃艷泉、蔡秋金、鐘乾才、張自銘、易君左、劉太希,中國香港的張江美、陳冠夫、蔡念英、王世昭、涂公遂、林杰元、文疊山、梁耀明、潘小磐、陳伯祺;泰國的王誠、黃和瑞、黃清源、黃惟憲、陳儀之、周蔚臣、林云峰、周蔚松、高尚如、黃鴻新、曾德華;北美洲的馮若炎;菲律賓的施子榮、王禮賢;新加坡的張繼川、李金泉及馬龍薌。

        《霹靂洞八景詩集》中的作品呈現(xiàn)出多元的創(chuàng)作風貌。就抒寫手法及體裁而言,有唱和、分詠、題壁,七言古風、五七言絕句及律詩等,其中以“八景”為題的七言絕句的數(shù)量最多,共有49組詩,392首詩;七言律詩1組共8首;其他則為游霹靂洞的題壁詩等,其中五言律詩占6首,其他都是游霹靂洞之感懷詩,含五言及七言。這本詩集僅收錄1首由李冰人撰寫的七言古風,題名《霹靂洞放歌行》?!胺鸥栊小睘楣艠犯褂玫呐f題,常用來表現(xiàn)自嘆失意或激勵奮發(fā)的內容。這首詩全長60余句,結構完整,詩的開宗明義先從霹靂洞的開辟經(jīng)過寫起(混沌鴻蒙遣此洞,石林鐘乳森成棟;鬼斧神工鑿五丁,投荒白馬遠馱經(jīng)等),之后再寫到了它的景觀特色(四壁書畫題處處,琳瑯墨跡輝縑素;洞府幽深百可娛,饑來凈饌問伊蒲等),最后揭示了“浮生若夢”之感(草草人生百春秋,富貴榮華都假借;不如還作地行仙,獨往得來年復年)。筆者將在下文嘗試以八景詩的酬唱現(xiàn)象及詩禪合一視角剖析八景詩的詩藝表現(xiàn)手法。

        (1)八景詩的酬唱現(xiàn)象

        “唱和”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之一,“和詩”也作為彼此詩詞贈答的代詞,意指對方贈詩詞,自己寫了來回報。例如易君左先生的這一首《重游霹靂洞感賦》:

        霹靂州中古洞奇,重來古洞再題詩。
        云游有妹為前導,仙窟迎君作大師。
        斜照峰巒凝紫玉,幽花溪澗點丹脂。
        山齋一飯多秋意,已是歸鴻倦旅時。

        張英杰則和韻《敬和易君左教授原韻》為:

        地老天荒競吐奇,難分杜易兩家詩。
        文章報國千年業(yè),詞賦驚人百世師。
        生色江山揮彩筆,增輝洞府點凝脂。
        秋風微拂如春暖,賢彥清齋盛一時。

        和詩一般都有兩個主題,一則為情,一則為志,以上兩首詩是唱和之作,按同一韻部寫出,且是用原字,主題都是借景抒情及抒情言志。第一首借“斜照”“幽花”“山齋”“秋意”“倦旅”等表達詩人的歸隱之意;第二首借“百世師”“彩筆”“賢彥”等表達后輩對易君左的仰慕之情。兩首詩刻畫了在黃昏之下,霹靂洞幽棲靜謐的一面,也帶出了兩代文人相知相惜的情誼。而后易君左在《霹靂洞八景詩集》中再度歌詠霹靂洞,其詩如下:

        南島敦煌昔品題,今來霹靂訪幽棲,
        仙如果老云無跡,洞似庚桑石更低,
        人去樓空孤雁過,月明峰隱老猿啼,
        何當笠屐煙巒里,遠勝隋家十里堤。

        這首詩大概為他三度參訪霹靂洞后所書,字里行間透露出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舊地重游,霹靂洞洞主張仙如已經(jīng)仙逝,人去樓空,孤雁飛過,老猿哀號,留給他的是無限追思之情。

        霹靂八景詩在詩的體裁上多為組詩,其中又以七絕居多,總共有49組詩,392首七言絕句,占整本詩集的詩歌數(shù)量的一半以上。這些組詩都是八首一組,標題皆以“八景”為題,例如張英杰的“霹靂洞八景分詠”:

        云林梵宇:“細雨秋山霧半遮,松風拂暑氣清華。登樓愛坐斜陽里,萬丈嵐光映彩霞?!?/p>

        菩苑荷風:“池心亭畔柳依依,檻外薰風拂四圍。三面荷花開九品,參禪此處凈忘機?!?/p>

        華藏世界:“洞天諸佛一尊崇,景勝華藏世界中。澹澹風清長滌俗,菩提參透萬緣空?!?/p>

        龍象耽經(jīng):“神龍法象早成形,頑石何曾有性靈。一自文殊勤說法,居然點首共耽經(jīng)?!?/p>

        靈巖法象:“古洞深藏彌勒龕,拈花好向此中參。慈顏大腹容天下,一笑世人黠復貪?!?/p>

        花雨唄音:“懸崖清露早傳聞,鐘乳累累韻自分。好似生公長說法,至今花雨尚紛紛?!?/p>

        環(huán)翠啼猿:“盤旋石徑幾多彎,疊嶂危亭萬翠環(huán)。一片猿聲傳谷壑,秋來啼徹數(shù)重山?!?/p>

        步云捫斗:“步躡層巒放眼寬,真成野鶴舉云端。凌霄捫斗心逾壯,未怯霜風九月寒?!?/p>

        臺灣張白翎次張英杰詞長原韻如下:

        云林梵宇:“天護梵宮云霧遮,登臨我亦惜年華。晚晴說到人間重,最愛晴嵐映彩霞。”

        菩苑荷風:“荷花三面正相依,檻外青青柳線圍。幾陣薰風吹醒我,此中最好悟禪機?!?/p>

        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共推崇,佛在諸天縹緲中。色相幾人能悟透,須知四大本皆空?!?/p>

        龍象耽經(jīng):“龍象天教早現(xiàn)形,從知神物具神靈。文殊說法終能悟,點首宜耽佛授經(jīng)?!?/p>

        靈巖法象:“佛座歡顏供一龕,同來拜佛洞中參。人間可笑知多少,腹大能容不許貪?!?/p>

        花雨唄音:“傾耳細聽似可聞,個中空色卻能分。生公說法知多妙,雨作天花亂且紛?!?/p>

        環(huán)翠啼猿:“行行曲徑且彎彎,白石嵌成翠竹環(huán)。中有啼猿聲不斷,直教響徹碧云山。”

        步云捫斗:“步上高岡天地寬,此身疑是入云端。凌霄捫斗懷何壯,不覺瓊樓玉宇寒?!?/p>

        從以上例子得知,這種組詩文本內容的前半段都是先緊扣住“八景”的景觀展開敘述;后半段則是滲透佛理,以期達到情理合一的相融效果。簡而言之,這本詩集的寫作手法非常多元,含有分詠、和韻、古風等,所涉及的詩人多達80余人。這種匯聚海內外一代名人墨寶、字畫及詩詞的現(xiàn)象,一時無兩。這一點正如錢穆所言:“來客盡名下,落筆俱無儔”。

        (2) 八景詩的“以詩入禪”

        佛教傳入中國以后,與中國的傳統(tǒng)儒道家思想相融合,在唐代形成了最具中國特色的禪宗思想,這種思想在近體詩中的體現(xiàn)就是學界所謂的“禪詩”。唐代詩僧的出現(xiàn),又豐富了禪詩的內容。詩僧寫的禪詩,詩中寓禪現(xiàn)象更是普遍。簡而言之,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也為中國詩歌、詩論注入了新的抒情特質。東晉時期,大量“玄言詩”的出現(xiàn),就是一個印證,如孫綽、許洵,謝靈運都是精通佛典的佛教徒,同時也是擅長寫古體詩的詩人。而后文學史上出現(xiàn)的“以禪論詩”“詩禪合一”“以詩寓禪”等概念術語都與之有關,南宋末年嚴羽的《滄浪詩話》可以說是“以禪喻詩”的集大成者。

        金人元好問亦在《答俊書記學詩》中言:“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心地待渠明白了,百篇吾不惜眉毛?!边@首詩提及禪的滲透使得詩更具靈性,以禪入詩能達到一定的審美效果。佛與詩,一屬宗教,一屬文學,看似矛盾,但二者在思維上其實都強調“不思之思”,都有相通之處。禪者與詩人皆以一個睿智者的眼光觀察世界,表達對人生哲理、俗世弊端的看法。禪的基本含義是息心靜寂地思考修佛的途徑和功果;而詩歌的創(chuàng)作亦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往往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點與禪詩有相似之處。此外,禪和詩都講求一個“悟”字,例如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中所言:“大抵禪道唯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p>

        禪宗不立文字,強調修行靠自己的體悟;而詩歌也講求一個“悟”字,不論詩歌文本鑒賞抑或創(chuàng)作都著重讀者的“體悟”。霹靂洞八景詩多是景觀與禪意的相融合,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如以下這幾首題壁詩:

        霹靂多名勝,此峰天外奇。
        世蹲蒼狗態(tài),樹臥老龍姿。
        題壁云深處,尋僧日暮時。
        隨緣自來去,不必問何之。

        (王光國《霹靂洞題壁》)

        萬丈巖中是我家,云幢寶蓋氣清華。
        摩崖靈石生芝草,古洞甘泉吐吉花。
        悟道心明神自在,參禪性定月空斜。
        天山遠世無塵垢,故不隨流用碧紗。

        (張仙如《題霹靂洞四首(其一)》)

        深羨清高洞里人,參禪悟道樂天真。
        究研貝葉千秋福,證得菩提萬象春。
        看破世情甘淡泊,超然物外自安貧。
        蓬萊仙境知何處,坐對如來默問津。

        (歐作彬《霹靂洞游紀》)

        以上這些詩中多有“佛家語”的運用,如“老樹”“云深”“隨緣”“自在”“參禪”“悟道”“菩提”“看破”“淡泊”“超然物外”“蓬萊”等都是佛家慣常用語。尤其第一首“尋僧日暮時。隨緣自來去,不必問何之”,該詩的妙處在于平淡的抒情中見深沉。前幾句刻畫日暮時霹靂洞幽深古樸的一面,老樹蒼云,日暮云深,僧者蹤跡捉摸無從,蓋因佛家教人“無常”“隨緣”之理,讀來頗有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詩意與禪意。接下來第二、三首的“悟道心明神自在,參禪性定月空斜”及“看破世情甘淡泊,超然物外自安貧”等句也都揭示了佛家教人悟道、看破俗世名利等牽絆之思。宋代無門慧開有一首詩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痹娭袨槿绾巫鋈颂幨馈采砹⒚隽艘粋€很好的開示。若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jié)了。這就是詩中寓禪的魅力,也就是禪味的魅力。

        詩人們游賞八景、書寫八景時滲透了“佛”與“禪”的思想,也表達了他們對佛家生活的崇尚與向往,佛家的“無常觀”在八景詩中隨處可見。身處霹靂洞不僅可以遍賞美景,亦可體驗洞中獨有的審美趣味和閑適生活。從今存八景詩的文本內容中,亦可窺見詩人們在洞中吟詩、賞樂、品茶、賞畫,并在此悟道的生活側面。接下來看這兩首:

        一聲霹靂開混沌,辟出天南第一洞。
        神仙到此也停留,下視塵寰真似夢。

        (王世昭《游霹靂洞題句》)

        洞名霹靂顯奇雄,石壁嶙峋躋太空,
        邀佛留仙存勝境,行吟身在畫圖中。

        (涂公遂《游霹靂洞題句》)

        八景詩最大的特點都在于先描繪霹靂洞八景的外觀,或表示他們對霹靂洞的喜愛之情,或表達它們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贊嘆;接著再以詩人的洞察力,字里行間融入了佛家禪語,予人啟迪,可以說是融合了詩意、禪意與佛意。簡而言之,《霹靂洞八景詩集》的文本色彩既能借景抒情,又能滲透佛禪思想,可說是馬來西亞巖洞廟宇詩的“以禪論詩”的典型代表之一。

        除了八景詩集,霹靂洞的其他舊體詩的詩意還體現(xiàn)在簽文上。目前留存并使用的簽共有六十支,簽文是張仙如父子共同修改過的,每一簽都符合近體詩的格律。如第一簽:“白日青天云霧散,光輝燦爛照人間;前途一往無難事,佇聽高歌奏凱還。”廣義而言,這些簽文都屬舊體詩的一種,同樣是霹靂洞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一項將來值得學界關注與研究的課題。

        結語

        霹靂洞以“幽絕”的姿態(tài)震撼了來訪的詩人們,他們紛紛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所驚嘆,進而留下詩詞書畫楹聯(lián)等。霹靂洞洞主張英杰本身也深受禪宗浸濡,故他的八景詩也呈現(xiàn)出拈花微笑的梵音世界,其他詩人的詩歌除了歌詠八景的自然景觀外,也闡發(fā)對人生哲理的看法,對俗世人情的透析,這些詩人幾乎都與張仙如父子有交情,也都是當代頗負盛名的舊體詩詩人,且親自到訪過霹靂洞,故他們筆下的八景詩也格外真切感人。霹靂洞八景詩不僅反映了詩人們寄情山水的閑情雅致與淡泊功名、安貧樂道的精神面貌,而且也展現(xiàn)了詩人們交游往來、切磋詩藝的情形。簡而言之,八景詩集的詩風大部分都是自然而精湛,表現(xiàn)出一種空靈美與靜態(tài)美的審美情態(tài)。這些詩歌將詩境、畫境、書境及梵音世界做了一次完美的融合,給予后人一種興象玲瓏之審美感受。

        猜你喜歡
        霹靂八景
        羅定新八景圖案設計
        大眾文藝(2022年23期)2022-12-25 03:08:16
        書法作品欣賞
        金沙江文藝(2022年3期)2022-03-25 02:06:34
        影搖江海,思結瀟湘——第二屆瀟湘八景論壇在永州召開
        霹靂漫游堂
        霹靂漫游堂
        霹靂漫游堂
        霹靂漫游堂
        霹靂漫游堂
        溪南八景圖冊
        視野(2017年7期)2017-04-18 07:52:25
        “八景”歷史文化現(xiàn)象與歐陽玄“蕪湖八景”律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高潮| 一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韩国亚洲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 欧美 综合 在线 精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jjzz日本护士| 午夜精品人妻中字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中文无码免费在线| 日韩精品极品系列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 亚洲 无码 在线|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Ⅴ| 精品一区二区av在线|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Ⅴ|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国产激情在观看| 伊人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三区|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亚洲国产剧情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又色又爽又高潮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欧美成人| 97久久久一区二区少妇| 2018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99久久久久| 久久伊人亚洲精品视频 | 日本黑人乱偷人妻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蜜桃|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 国产理论亚洲天堂av|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