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依娜
在疫情不斷反復的這幾年,網絡授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學進度,讓學生在家也能進行相關課程的學習。然而,網絡授課是新興的教學模式,必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嘗試對網絡授課中的困難進行分析,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了應對策略。
一、網絡授課中的難題
1.學生個體差異
傳統課堂中,教師在講臺上掃視一圈就能夠將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對一些開小差的學生,教師也能夠及時提醒。但是,在網絡授課中教師無法觀察到學生的狀態(tài),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可能會一邊上課一邊打游戲、睡覺等。而且因為家庭情況不同,大部分家長做不到時時刻刻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情況。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
2.限制因素過多
直播課程短時間內在各個學校普及,許多軟件平臺一時間難以承受如此大的用戶訪問量,系統問題頻出。同時,學生的家庭網絡環(huán)境不同,觀看直播課程的設備也不一樣等,諸多因素都會對網絡授課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網絡授課的應對策略
1.關注學生動態(tài),加強互動交流
在網絡授課中,教師雖然無法觀察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但在評論區(qū)還是可以看到不少學生的課堂實時反饋?;蛟S是因為不需要像傳統課堂那樣舉手發(fā)言,一些平時害怕在大家面前發(fā)言的學生開始在評論區(qū)留言。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評論區(qū)進行提問,并針對學生發(fā)言給予一定的反饋。
2.拓展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網絡課堂充分展現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利用視頻、圖像、音頻等資料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所學內容,拓展知識面,同時增強課堂的活力。
以《我的家鄉(xiāng)》一文為例,教師可以家鄉(xiāng)為主題,讓學生通過PPT、短視頻、電子相冊等多種方式來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特點,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情感。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課程更加飽滿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時也能從選材、構思等方面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夯實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
3.家校督促,確保教學質量
和傳統教學一樣,網絡授課也需要教師及時地布置家庭作業(yè)并批改反饋。學生完成作業(yè)后可以拍照上傳,為了督促學生,教師可以在線上平臺建立家校聯系群,將需要學生預習、復習的內容及家庭作業(yè)同步給家長。針對學生的作業(y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安排時間進行集中講解,或者在家長群里進行反饋,必要時可與家長單獨溝通。同時,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直播軟件中的打卡、簽到等功能來督促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疫情不斷反復,網絡授課已成為一種十分熱門的教育教學模式。我們相信,只要教師能夠制訂并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家長的力量,提升學生居家學習的效率,網絡授課中的難題就能迎刃而解。網絡授課給傳統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多思考,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積極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