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溪口鎮(zhèn)中心小學 陳錦旺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閱讀教學,不僅有益于語文整體教學工作的協調推進,還將為學生日后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與發(fā)展提供必要的幫助。也正因為如此,閱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便成為無數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致力探究的話題。
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在自身的語文閱讀教育實踐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們進行深度閱讀,使得學生能沉浸到語文閱讀中來,能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針對如何做好深度閱讀教學這一主題發(fā)表個人淺顯認識與看法。
預習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小學語文教師也會向學生布置課前預習、課前閱讀的任務,卻很少會給予其閱讀針對性的引導,這就使得小學生的課前預習有些漫無目的,預習的效果也無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重視課前預習的基礎上,不妨嘗試著教給學生們預習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們知道怎么預習,學會科學、合理地預習。這樣一來,學生能夠獲得高質量的預習效果,將為其課堂上集中精神及注意力提供充分的保障??梢哉f,有效的預習使得學生能初步了解閱讀文本內容,這將為其深度閱讀提供有力支撐。
例如:在教授《搭石》這一課文時,我便有意識地為學生們布置了一項課前預習任務,即課下認真閱讀《搭石》這一課文,了解“搭石”是什么意思、人們?yōu)槭裁匆钍?、搭石中有哪些人與人之間美好的事情發(fā)生。在這些問題的推動下,學生們對《搭石》這一課文的預習便不只是粗略地讀一遍,而是能靜下心來去細細閱讀、去認真思考。這樣的課前預習顯然能使學生大致上了解《搭石》這一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故事又蘊含著哪些道理。當學生了解了這些以后,在課堂上便能集中精力,認真聆聽,去攻堅克難,朝著深度閱讀的方向努力邁進。
再如在教授《獵人海力布》這一課文之前,我便鼓勵學生們進行課前閱讀,并在預習的過程中梳理《獵人海力布》主要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當然,為了讓學生們的課前預習和課前閱讀更有針對性,我還告訴學生們在結束閱讀之后要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個故事簡短地描述出來。這就使得學生們的課前閱讀能有清晰的目標指引,而最終能不能流暢地復述出來故事也能反映出學生實際課前閱讀的投入程度。由此可以看出,有目標、有針對性的課前預習對學生們深度閱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始終只是自己在講、自己在說,而置學生于被動聆聽、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這樣的課堂是缺少師生互動的,是學生難以有效融入其中的,更是難以獲得高質量閱讀教學效果的。這顯然與深度閱讀教學的目標追求相差甚遠。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教育理念,積極優(yōu)化教育行為,在課堂上注重講,更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發(fā)現、去收獲,這樣呈現出的結果是小學生們能更好地融入語文課堂,享受思考與探究帶來的快樂,充滿濃濃的學習熱情,進而能全身心地去閱讀、去感悟。這也是使小學生開展深度閱讀的有力推動力量。
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文時,經歷了課前的預習,學生們已經大致知道了這一課文所講解的主要內容,因此,在課堂上,我便集中引導學生們去梳理這篇課文的框架結構,讓學生對其形成更明確而清晰的認知。我設置的語文問題緊扣課文內容,但也確有一定的難度,旨在引導學生們的思維向著更深層次的方向發(fā)展。“‘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一句話中‘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作者先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損失,又說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損失,表達了什么?”……在這些問題的推動下,學生將集中注意力去閱讀和思考。在我的提醒下,他們首先查閱資料,知道了“不可估量”一詞的具體含義,即無法去測量、無法去計算,由“不可估量”的基本含義再聯想到這句話的具體語境,便能得知圓明園的毀滅所帶來的損失是極大的,是不可計算與估量的。再聯系下文已經預習過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深刻思考,學生也很容易代入其中的角色,去想象那么雄偉、壯觀的一座宮殿式的園林被破壞得慘不忍睹,產生作為中國人的悲憤。這時,再回到“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一句話中來,便能更好地理解其所傳遞出來的信息。
簡短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與情感,而這些都是由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的,學生印象會更為深刻不說,也奠定了學生深入理解《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文的重要基調。設置適宜語文問題,推動學生主動展開思考對實現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所彰顯的價值不言而喻。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很多時候他們個人的認知與理解并不全面,導致其在閱讀時未能很好地理解閱讀文本想要傳遞出的信息。為此,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不妨嘗試著引導學生們結合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集中的、合作式的探究。學生一人的觀點可能較為片面,但眾多學生集合到一起時,則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可以說,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生們對于所探討的問題會認知得更全面、更深刻,對閱讀文本的理解也會更清晰而明確。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開展課堂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學生以協作的形式探究具體的文本信息,這對推動學生們實現深度閱讀、高質量閱讀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例如:在學習《窮人》這一課文時,我在閱讀教學中帶領學生們分析了漁夫一家的艱難處境,惡劣的天氣下漁夫也必須出去打魚,桑娜整天從早忙到晚,也只能維持家里的溫飽,幾個孩子更是一年四季連鞋都沒穿過,吃的東西更是非常單調,只有黑面包和魚。待到學生對漁夫一家的生活條件有所了解之后,我嘗試著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情境:假設你是漁夫或者桑娜,自己家的生活尚且如此艱難了,還會幫助鄰居一家嗎?會在鄰居去世之后撫養(yǎng)她的兩個孩子嗎?這一情境使得學生得以轉變角色去思考、去想象:如果我是漁夫,如果我是桑娜,我會怎么做呢?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對此,我鼓勵學生將自己思考的結果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大家暢所欲言,積極發(fā)表各自的認識與看法。像有的學生認為“如果是自己,自己家庭生活都這么困難了,沒有精力與金錢去幫助他人了”,這是一部分學生的想法;但更多的學生們認為“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畢竟自己一家雖然條件困難,但大人孩子的身體還算健康,而鄰居已經生病去世,她的兩個孩子還那么小”。也正是在一番交流與溝通中,學生們會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漁夫以及桑娜做出幫助鄰居一家撫養(yǎng)孩子的決定有多么不容易,也更能理解兩人身上所呈現出的崇高的品質。
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學生們對《窮人》這一課文中所反映出來的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而這顯然是教師直接告知學生們所難以獲得的理想效果。這也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開展探究對推動小學生深度閱讀的積極價值。
深度閱讀中,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其與閱讀文本對話,與教師交流,更與其他學生相互溝通,這樣的閱讀狀態(tài)顯然是非常理想的,也是學生們收獲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有力體現。在日后,我將進一步立足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索可行的深度閱讀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們切實愛上閱讀,喜歡上閱讀,并能在愉悅的閱讀中提升閱讀水平、發(fā)展閱讀能力,進而獲得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顯著進步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