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爽,陳霞
(伊犁師范大學,新疆伊犁 835000)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英語語言學習的主要輸入方式。英語的學習主要是聽說讀寫技能的掌握及運用,而閱讀能力在英語的學習和語言輸出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在教學中更是占著重要地位。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包圍著,在各種接收信息的途徑中,閱讀是最樸素,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離不開閱讀,通過閱讀我們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實現(xiàn)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近二十年,諸多學者對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當前的研究多為研究者的主觀性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成果較少。本研究通過文獻統(tǒng)計、知識圖譜的方式對英語閱讀文獻進行共詞可視化分析,將有關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通過知識圖譜的形式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從而揭示出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熱點間的關系和領域構成,了解英語閱讀的研究現(xiàn)狀從而預測今后的研究趨勢,旨在為以后的英語教學工作給予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選擇高級檢索的方法,以“英語”并含“閱讀”為主題詞,來源類別設置為“核心期刊、CSSCI”,年限指定為“2000—2020”,共檢索到文獻320篇,剔除與主題研究熱點無關的文章后,最終保留290篇有效文獻。
運用共詞可視化方法,對近二十年我國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現(xiàn)狀進行定量分析,以期發(fā)現(xiàn)國內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熱點。以Bicomb2.0和SPSS23為研究工具,利用Bicomb2.0對高頻有效關鍵詞建立詞篇矩陣,采用SPSS軟件對關鍵詞進行相似矩陣生成聚類樹圖,進行相異矩陣生成多維尺度分析圖,從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第一,采用Bicomb2.0抽取關鍵詞,對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產(chǎn)出詞篇矩陣;第二,在SPSS軟件中,對詞篇矩陣進行聚類分析,采用樣本聚類,得出27個關鍵詞的聚類樹狀圖和高頻關鍵詞聚類結果分析表;第三,采用相異矩陣=1-相似矩陣,將高頻關鍵詞相似矩陣轉換生成相異矩陣;第四,利用SPSS軟件對相異矩陣進行多維尺度分析,繪制出研究熱點知識圖譜;第五,進行文獻精讀,參照知識圖譜的內容進行分析,對本研究的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進一步推論。
借助Bicomb2.0對上文提到的290篇期刊文獻進行關鍵詞統(tǒng)計,共得到1283個關鍵詞。本研究選取總頻次達到40%的關鍵詞為高頻關鍵詞,共獲得27個高頻關鍵詞,結果見表1。
如表1所示,前27位高頻關鍵詞的頻次之和為219次,占關鍵詞呈現(xiàn)總頻次1283次的12.01%。其中,前10位關鍵詞的頻次均大于7,剩余17個關鍵詞頻次均大于4次。這一結果表明,英語閱讀多圍繞著閱讀理解、閱讀策略、閱讀能力、閱讀教學等內容展開。
表1 前27 位高頻關鍵詞排序
為更好地梳理各高頻關鍵詞的內在聯(lián)系,借助Bicomb2.0對27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將生成的詞篇矩陣導入SPSS23,進行聚類分析,生成聚類分析樹狀圖,結果見圖1。
圖1 英語閱讀高頻關鍵詞聚類圖
如圖1所示,高頻關鍵詞依次位于縱坐標,各關鍵詞之間的距離由橫坐標顯示??v坐標中每兩個關鍵詞在橫坐標上有一個相交點,此相交點對應的橫坐標數(shù)值越小,說明兩者間的聯(lián)系越緊密,關聯(lián)度則越高;反之,對應的橫坐標數(shù)值越大,說明聯(lián)系越疏遠,關聯(lián)度就越低。由此可對高頻關鍵詞進行分類,表2呈現(xiàn)分類結果。
表2 前27 位高頻關鍵詞聚類結果分析表
結合圖1和表2顯示,對于英語閱讀研究主要分為5個種類。種類1是閱讀能力研究,包含有聲思維、外語閱讀、閱讀策略、閱讀理解能力、二語閱讀5個高頻關鍵詞。種類2是閱讀詞匯習得研究,包括閱讀理解、語篇分析、詞匯附帶習得3個高頻關鍵詞。種類3是閱讀理論研究,包括圖式理論、閱讀速度、英語閱讀教學、建構主義4個高頻關鍵詞。種類4是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包括閱讀教學、大學英語、大學英語閱讀、大學英語教學、學術英語5個高頻關鍵詞。種類5是閱讀策略研究,包括元認知策略、自主學習、英語閱讀、認知、元認知、閱讀6個高頻關鍵詞。
采用相異矩陣=1-相似矩陣,對上述高頻關鍵詞相似矩陣進行轉換,生成相異矩陣,結果見表3。
表3 高頻關鍵詞Ochiai 系數(shù)相異矩陣(部分)
Ochiai系數(shù)表征的是兩個關鍵詞關系的緊密或疏遠程度,如果數(shù)值接近1,則說明兩個關鍵詞相似的程度較大。如果數(shù)值趨于0,則說明兩個關鍵詞相似度很小,二者沒有什么聯(lián)系。由表3可以看出,本研究的高頻關鍵詞“英語閱讀”與其他關鍵詞的關系由近及遠依次為:元認知策略(0.728)、有聲思維(0.914)、元認知(0.914)、認知(0.921)、自主學習(0.921)、閱讀理解(1.000)。結果表明,英語閱讀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認知策略、有聲思維、元認知等幾個方面。
在SPSS23中導入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對其進行多維尺度分析后,導出研究熱點距離模型,對照聚類分析圖劃分領域,獲得結果,見圖2。
圖2 英語閱讀熱點知識圖譜領域構成及分布
在圖2的坐標圖中,以逆時針方向劃分四個象限,每個關鍵詞所處的位置都由小圓圈代表,圓圈之間距離越近,關鍵詞間關系越密切,反之則關系疏遠。圖中坐標位置呈現(xiàn)該領域研究熱點及相互間的聚合關系,從圖2可以看出,領域1為閱讀能力研究(對應種類1),主要位于第二象限,主要研究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閱讀策略。領域2為閱讀詞匯習得研究(對應種類2),主要位于第三象限,主要研究閱讀理解、語篇分析與詞匯附帶習得。領域3為閱讀理論研究(對應種類3)主要集中于第三象限,其中建構主義與閱讀教學位于第四象限,說明最近幾年才引起研究者的關注,研究的力度還有待加強。其中位于第一、第二象限的領域1、2、3可以反映出近幾年研究者主要集中于研究這些領域,研究成果也比較多。領域4主要位于第四象限,是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方面的研究(對應種類4),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近幾年比較少,未來有一定的研究空間。領域5主要位于第一象限,是關于閱讀策略的研究(對應種類5),這一領域在過去幾年屬于熱點問題,但近幾年研究趨勢下降。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始終是我國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英語教育中,閱讀是重中之重,有關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問題也一直是語言教育工作者探究的焦點問題。因此,未來的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在以下幾方面進一步深入探討。
從英語閱讀熱點知識圖譜中可以看出,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研究雖然近20年來閱讀研究的范圍在逐步擴大,呈現(xiàn)出向交叉學科輻射的趨勢。但總體來說對英語閱讀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還不夠深入。近幾年學者主要關注閱讀能力的研究,我們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和增強英語閱讀的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英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根據(jù)知識圖譜反映,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方面的研究近幾年關注比較少,未來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間。比如探索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理論探討,以期提高大學英語閱讀技能、為完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視角,教師可以多加關注在大學英語閱讀方面的探討與研究。
在英語閱讀知識圖譜中,我們發(fā)現(xiàn)閱讀策略在近幾年的研究趨勢有所下降,但是優(yōu)化閱讀策略仍然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鑒于此,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對閱讀策略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如訓練學生選擇適當?shù)拈喿x材料,布置學生課后自主閱讀的任務以及在課堂中培訓學生的閱讀策略等。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逐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以此有效指導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