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發(fā)山
趁著十一假期,公司的事安排停當,大哥開車帶著兩個兄弟回老家了。
父母已經過世,又不是清明,也沒聽說哪家鄉(xiāng)親辦事,還不到給村里老人發(fā)放補助的日子,回來干啥?老二心里暗自嘀咕。老三呢,還想利用這個假期到鞏義的康百萬莊園走一走。兄弟三人中,不能說大哥的話就是圣旨,在一個鍋里攪稀稠大半輩子了,他們了解大哥,大哥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
車停在村外,大哥前頭帶路。他似乎知道兩個兄弟心里有點小小的不樂意,一邊走一邊說:“其實咱袁橋也不錯,有500 多年樹齡的大槐樹和石臼,有牛王廟,有四合院……不但有歷史文化,還有紅色基因。我相信,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游人如織的好地方?!?/p>
老二和老三都沒有吭聲,類似的話大哥說了不止一遍。
大哥把他們帶到了“袁家樓”那里。連同這一次,大哥已經是第二次帶他們來這里了。
“袁家樓”是明朝萬歷年間由他們的七世祖袁國臣所建,坐北面南,為磚木結構建筑,通高15 米左右,占地約60 平方米,共三層,磚砌墻厚約80 厘米,內設有暗道,直通寨墻外面。該樓起到了登高遠望、避難、防護外來侵犯的作用,所以民間俗稱“避難樓”。有碑記載:公袁氏,諱夢松,公兆其子也。家有樓,高百尺,孑然特出,因共稱為袁家樓焉。相傳建自明時。明季盜充斥,有土寇至村,族人避難樓上,賊環(huán)而攻,有劇賊負方不趨進,將以火其門,樓上以磨石下?lián)魟≌撸?,賊驚,樓得無恙。
上一次,大哥沒有表態(tài),只是圍著“袁家樓”轉了幾圈。這一次,大哥開口了,他說:“來到這里,你們兩個會想到啥?”
老二心里一驚,難道大哥是為金元寶而來?傳說,“袁家樓”建好后,修建者還將一大鍋的金元寶存儲于該樓一箭之地,以備將來修繕之用。一箭之地在樓的何方何處,后人遍尋無果,至今仍是一個謎。又想,大哥是公司的董事長,會有這個想法?不可能。
老三想的是,莫非大哥要出資修繕這棟樓,然后弄成一個景點收取門票?中,主意不錯。生意人嘛,在商言商。蝦米再小,也是一盤菜。
兩個兄弟也都是精明人,沒把各自的心思說出來,都拿眼瞅著大哥。
大哥噗嗤一聲笑了,說:“我的臉上又沒花,你們看啥?你們好好看看這棟樓。”
老二和老三不好意思地相視一笑,便把視線轉向眼前這座巍峨高大的樓。
大哥嘆口氣,便往正題上引:“常言說,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咱們的先祖當年建這棟樓,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整個村子的鄉(xiāng)親?!?/p>
老二說:“大哥,您是不是想請人挖掘一下,宣傳我們袁家的祖先?”
老三說:“拍成電影,咱袁橋火了,咱袁家也就一下子出名了?!?/p>
“當年咱的祖先是為了名聲嗎?”大哥說罷,長出一口氣,似乎有點失望。
“大哥,您的意思——”老二疑惑地問道,老三的眼睛里也藏滿了問號。
大哥答非所問,繼續(xù)說道:“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登封縣境內也不平靜,為保護鄉(xiāng)民,袁家十六世袁夢松出資修建了土寨墻。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躲避日偽軍的騷擾和破壞,登封第一次黨代會也是在袁家十九世袁毅家召開的……”
老二終于忍不住了,說:“大哥,您越扯越遠了,您究竟要干啥,直說嘛。只要決策正確,我和老三都不會攔您。”
“大哥,您是不是有什么難處?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有我和二哥,怕什么?! ”老三附和道。
大哥看看老二,又看了看老三,終于說道:“咱袁家的祖先給我們做出了表率,他們能有家國情懷,造福一方,咱們三兄弟也不能袖手旁觀,我打算建一棟樓……”
老三打斷大哥的話,撲閃著眼睛,說:“大哥,也建‘袁家樓’?”
“老三別打岔,讓大哥把話說完?!?/p>
大哥說:“村里的孤寡老人也有不少,雖說咱們每月給他們發(fā)著補助,可他們還住在老房子里……咱們出資,建一棟全是兩室一廳的房子,免費給他們住?!?/p>
“這個想法好! 大哥,我支持。”老二豎起了右手的大拇指。
“大哥,您咋不早說啊?我沒意見?!崩先f。
大哥笑了,看得出,他是由衷地開心,由衷地高興。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話一點不錯。一路走來,正是有了兩個兄弟的大力輔佐,他們的事業(yè)才猶如滾雪球般越做越大。
后來,樓建好了,袁橋的孤寡老人也搬了進去。這些老人當中,就有袁毅的孫子袁鐵木,他一輩子沒有成婚,無兒無女,其幸福感不亞于那些滿堂兒女的老人。
鄉(xiāng)親們把袁氏三兄弟建的那棟樓叫“幸福樓”。
下午下課后,他剛回到宿舍,手機微信就叫起來——是媽媽的視屏請求。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他知道媽媽的脾氣,若是掛斷或是不接,她會一直打個不停,甚至打車來學校找他,盡管距家一百多公里地。媽媽曾說過,為了他,再遠的距離都不是問題。
“兒子,回到宿舍了吧?”
“嗯?!?/p>
“先榨一瓶果汁?!?/p>
他聽話地把手機放到一邊,有條不紊地削蘋果,榨果汁,把果汁倒到杯子里,端起來喝了。喝罷,他還特意把空瓶子朝媽亮了亮。一天兩杯果汁,媽媽要求的,而且必須在視頻下完成媽媽才放心。好在,他已經習慣了。
媽媽滿意地說:“好。你去餐廳吃飯吧……晚上十點,再給你微信。”
同宿舍的明明同學已經習慣了媽媽對他的關心,沒有說什么,反倒挺羨慕他是個幸福的孩子。明明羨慕嫉妒地說:“我來學校半年了都,老媽一個電話也沒有打過?!?/p>
他擔心明明誤會,解釋說:“我爸爸走得早,媽媽怕我受委屈?!苯酉聛淼脑挘麤]說出口。媽媽曾對他說過:“我要把你缺少的父愛給補回來,要讓兒子成為全天下最幸福的兒子?!毙〉臅r候,他的飲食起居,媽媽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一周換一次菜譜,每天幾點起床,吃什么飯,穿什么衣服,她都安排的好好的。初中、高中住校,媽媽一天三次送飯,風雨無阻。到了節(jié)假日,媽媽給他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舞蹈班,鋼琴班,跆拳道,書法班,口才班……其實,他也特想玩,想去旅游。媽媽似乎知道他的心思,沒等他說出口,就對他說:“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边€說:“你不好好學習,沒有本事,將來怎么讓媽媽幸福?”本以為,到了大學,媽媽的關心會少一些,不料想,有過之而不及。他想對媽媽說“我都是大人了”,但他猜想,若是他這樣說,媽媽肯定會說:“再大的人在媽媽眼里永遠都是孩子?!?/p>
晚上十點下了晚自習,他趕忙回到宿舍,刷牙、沖澡,剛鉆進被窩,媽媽的微信語音準時打了過來:“兒子,洗漱了吧?今天都上了什么課?……上了幾次廁所?……老師提問你沒有?……有沒有女同學跟你說話?……天氣預報明天降溫,加外套,就是那件紅色的夾克。睡吧,十一點了。拜拜! 明早起床我叫你。”
他并沒有立即去睡,而是看了一會兒網絡小說。
第二天早上五點,他的電話會準時唱起“親親我的寶貝……”——這個鈴聲也是媽媽為他設置的。不用看就知道,電話是媽媽打來的。明明曾對他說:“跟你住一個宿舍真好,早上都不用定鬧鐘,上課從來沒遲到過?!?/p>
他的不少男同學在都談女朋友,唯獨他沒有,不是他沒有目標,是都沒入媽媽的“法眼”。時間久了,那些女同學對他都“敬而遠之”。
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四年后,他大學畢業(yè)了。
他首先選擇的是去當教師。
媽媽說:“現(xiàn)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不好教?!?/p>
他又想去銀行系統(tǒng)工作。
媽媽說:“銀行里邊錢不少,都是人家的?!?/p>
明明的爸爸是某房地產公司老板,明明攛掇和他一起去打拼。
媽媽說:“那里房子不少,都是給別人推銷的。你拿死工資,啥時候能交得起首付?”
他沒轍了,說:“媽媽,你說我該怎么辦?”
媽媽說:“去國外深造,有了好文憑,不愁沒有好工作! ”
他說:“媽媽,去國外一年要很多錢,我不想讓你太辛苦,我想早點參加工作。” “我現(xiàn)在還年輕,還不辛苦。如果老了讓我辛苦,那你才是沒良心!”媽媽說這話的時候,咬牙切齒,有點恨鐵不成鋼。
他知道拗不過媽媽,便去了國外。當然,大學也是媽媽早就選好了的。
他很聰明,也很勤奮,拿到國外那所大學的獎學金,本該四年完成的學業(yè)他兩年就完成了。
畢業(yè)后,很快有一家不錯的跨國公司錄用了他,拿的是年薪。這一次,媽媽沒有反對。他把媽媽接到了國外,還特意在朋友圈曬:我要讓媽媽過上一個幸福的晚年。
后來,鄰居發(fā)現(xiàn)他的媽媽被人殘忍地肢解在家中。
再后來,兇手被抓,是遇難者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