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丹鳳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及科學技術提升,城市建筑物向著高層、密集化的方向發(fā)展,建筑物所用裝修材料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建筑物用電及火災負荷隨之增大,這種情況對消防工作提出更高、更為嚴格的要求?;诖耍ㄖ锶绾巫龊梅阑饻p災工作,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與重視。“建筑消防工程”涉及建筑學、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等專業(yè)的課程,若教學處理不恰當,極易重復教學內容,無法在有限的課時內有效開展教學?;诖耍以杭訌妼@門課程的重視,做好“建筑消防工程”教學改革工作,對于學生掌握消防基本知識及消防設備自動化等知識意義重大。
“建筑消防工程”是一門探索火災規(guī)律、研究火災預防等內容的綜合性學科,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由于“建筑消防工程”涉及知識面廣,理論性較強,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易抓到重點及難點?!敖ㄖ拦こ獭苯虒W基本目的在于學生學習該課程后,可以形成火災科學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消防工程最新方法,用于建筑消防工程參與項目的設計、分析、維護等環(huán)節(jié),為日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對“建筑消防工程”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建筑消防系統(tǒng)的實際應用能力,包含技能操作、排除故障、檢查檢驗等。此外,對“建筑消防工程”進行教學改革,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建筑消防工程基礎知識及技能,也能掌握建筑消防領域的新技術及設備,提升學生建筑消防設計的合理性。
“建筑消防工程”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涉及建筑學、電氣等多個專業(yè)的知識,也是確保建筑安全不可缺少的技術,熟練使用建筑消防工程各項技術,掌握從事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作人員應具有的實踐操作能力。隨著消防工程相關規(guī)范的更新,教學內容及重點也發(fā)生了改變。現(xiàn)階段,“建筑消防工程”課程主要以理論授課為主,總課時為32學時,實踐課程僅設計4個學時的實訓項目,教學內容包含應急疏散與逃生等內容,授課包含滅火器操作、常用消防產(chǎn)品演示等,尚未開設消防監(jiān)察等內容相關的實踐課。學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體系的構建,導致學生無法完全掌握建筑消防所需的各項技能。
“建筑消防工程”課堂教學中,多數(shù)老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他們會依據(jù)教學大綱規(guī)定講解實訓課程的操作流程,對學生進行分組開展實際操作。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師生、生生之間互動性不足,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依然停留于器械基本操作層面,并未真正意義上貼近實際,應用性較差。加之傳統(tǒng)的講授課堂氛圍沉悶,理論知識灌輸這種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更難以達到培養(yǎng)“綜合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教學目標。
辦學定位并未依據(jù)“建筑消防工程”課程建設教學基地與實踐場所,缺少進行大規(guī)模校外實踐活動的硬件環(huán)境。實訓項目僅根據(jù)“安全工程實驗室”進行,難以順利實現(xiàn)消防方向實踐教學這一目標。例如:自動噴水滅火、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等測試只開展理論教學,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足。以往開展“建筑消防工程”教學過程中,并未或較少使用多媒體,難以為學生展示大量的CAD設計實例等,使學生無法很好地把所學理論知識用于實踐中,畢業(yè)設計時也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情況。加之,傳統(tǒng)“建筑消防工程”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較少,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得一些學生的學習流于形式。
“建筑消防工程”實踐課程進行考核時,無法量化評估標準,缺少健全的考核體系。一般情況下,“建筑消防工程”中以實操技能掌握、課堂表現(xiàn)及實訓報告對學生實踐考核結果展開評價。但由于上課學生比較多,通過分組實驗,一些學生課堂表現(xiàn)不突出,考核評價依然以實驗報告為主,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時,出現(xiàn)嚴重的抄襲、敷衍作業(yè)的情況。
教學體系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基礎,部分高校對“建筑消防工程”學時數(shù)設計少。對課程進行設置時,要重視合理分配與之相關的學時,注意增加實踐課程學時,確保教學內容更豐富。如今,市場上與“建筑消防工程”課程相關的教材比較少,其側重點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對給排水專業(yè)、維護保養(yǎng)等方面的內容比較少,無法真正意義上讓學生理解教材。由于“建筑消防工程”內容比較多,例如:消防給水消火栓等均為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yè)學生重點學習的內容。對難度比較高的學習內容,學生需要熟悉自動噴水、氣體滅火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促使學生設計的內容更專業(yè)。
“建筑消防工程”涉及知識面廣,教材內容比較豐富,知識點詳細?;诖?,開展教學時除課堂及實踐教學外,要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演講、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學會自己整理零碎的知識,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此外,對“建筑消防工程”開展教學時,可使用案例教學法、討論引導法等與教學方案相結合的方法,依據(jù)案例講解工程背景并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原來的知識結構及經(jīng)驗,對新案例展開討論,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3.1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作為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手段,其優(yōu)點在于內容直觀,可通過動畫、文字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建筑消防工程”課程內容。教師可利用45分鐘上課時間向學生增加傳授知識點數(shù)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如:對濕式和氣體滅火器系統(tǒng)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時,先向學生介紹這兩個系統(tǒng)的構成,隨后利用流程圖展示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最后,通過動畫方法演示不同組件工作情況,促使學生理解、掌握不同部件的工作運行情況。通過多媒體展開教學,有利于學生直觀了解系統(tǒng)工作原理,為學生深入學習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3.3.2 巧用微課開展教學
翻轉課堂則轉變以往教學模式中教師授課地點、方法的限制,學生觀看老師上傳至網(wǎng)絡的教學視頻,使學生及時解決知識及問題,由學前教變?yōu)閷W后教。教師可把微課搬到實際教學中,學生先由微課學習“建筑消防工程”的重難點,再借助合作學習、教師指導等完成先學后教整個教學流程。如:對《火災探測器的工作原理》這節(jié)內容進行教學時,可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的探測器結構及其工作原理,減少課堂教學過程中占用大量時間講解這方面的知識,可利用動畫等教學方法,使學生自主掌握所學知識,大大提升上課效率。
3.3.3 短視頻及公眾號平臺應用
近些年,短視頻平臺有較高的熱度,例如:抖音、快手等。一些消防部門也建立自己的官方抖音公眾號,發(fā)布一些消防安全、滅火實驗等短視頻。教師開展“建筑消防工程”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制作火災實驗或應急演練視頻,比較評價后,發(fā)布優(yōu)秀的作品,用于激勵學生,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這種做法也由教師的單一評價變?yōu)檩^為客觀的“點贊”認可。而微信、微博公眾號具有傳播資訊快速等優(yōu)點,成為廣大居民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可讓學生關注一些消防公眾號,定期接收消防安全知識等動態(tài)消息。
3.3.4 巧用雨課堂開展教學
雨課堂作為清華大學與學堂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開發(fā)的一款免費教學工具,雨課堂教學方法結合PPT與微信的優(yōu)勢,覆蓋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教師量化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隨時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對課程教學內容的分析,選取“建筑消防工程”課程中“建筑滅火器的配置”開展雨課堂教學,并評價整個教學效果,收集學生對于這節(jié)課的教學反饋。(1)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旨在讓學生熟悉有待學習的內容,有利于教師摸清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了解程度。(2)課堂互動:學生經(jīng)過上一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大致了解、熟悉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堂上開展討論。教師通過分析預習課件的數(shù)據(jù),有針對性地調整上課講解內容。實際授課時,教師可結合具體內容設計問題,通過問題驅動法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教師設計問題,要從下列方面進行考慮:針對學生預習情況設計個體化問題;針對建筑滅火器一般知識及使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此外,結合雨課堂的互動內容,教師可通過發(fā)放“紅包”,讓學生點擊“不懂”等反饋學習狀況,也可匿名發(fā)出彈幕分享自己的想法,達到一問多答的效果。(3)課后分析與總結:“建筑滅火器的配置”課堂教學后半段,教師對雨課堂提供的數(shù)據(jù)展開分析,對優(yōu)秀與預警學生分別給出表揚、提醒。同時,把學生預習環(huán)節(jié)所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并對授課中遇到的問題及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予以總結,推送給每位學生。課程結束以后,支持學生對教學課件進行保存,隨時進行復習和鞏固。而雨課堂支持教師分階段分章節(jié)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測,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預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3.3.5 重視實踐教學硬件建設
“建筑消防工程”作為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單純依靠課堂上理論知識的學習遠遠不夠。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投入大量的資金利用已有建筑空間,在實驗室相關場所設計消防以及防排煙工程實驗裝置,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提供支持。這個實驗室包含消火栓、防排煙等系統(tǒng),多數(shù)設計無吊頂方案,幾乎處于“裸視”的狀態(tài),一些隱蔽位置的實驗動作可借助監(jiān)視器在電腦上顯示出來,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敖ㄖ拦こ獭闭n程也應適當增加實踐教學課時,立足于該學科應用的價值現(xiàn)實及一些工程實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意識,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建筑消防工程”傳統(tǒng)考核方法依靠課程設計及期末閉卷考核方法展開。學生日常學習敷衍了事,快到期末考試臨時抱佛腳,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學生每個時期的發(fā)展不盡相同,進行考核不單要展現(xiàn)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應重視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通過以實踐為主多層次的考核方法,將考核分成階段性、實踐成績、期末成績等展開。對于“建筑消防工程”課程重點知識,結合相關的注冊考試等設置項目階段次數(shù),根據(jù)課程內容設計相應的作業(yè),用于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當課程結束后,結合課堂所講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意見及其評價;通過學生答辯的方法,對學生能力予以考查。
綜上所述,“建筑消防工程”旨在培養(yǎng)消防工程技術人才,根據(jù)學校新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求,針對“建筑消防工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筑消防工程”教學改革對策,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培養(yǎng)出滿足社會及國家需求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