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杏清,李群笑,歐翠萍
江門市人民醫(yī)院 兒科,廣東 江門 529000
哮喘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據(jù)相關統(tǒng)計資料[1]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有1/10~2/10的哮喘患者發(fā)生致死性哮喘,給人們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哮喘在兒童群體中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無論是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還是身體發(fā)育均會帶來一定影響,需要及時治療,控制哮喘發(fā)作。吸入糖皮質激素為目前臨床常見的一種哮喘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患兒哮喘癥狀。但是據(jù)統(tǒng)計,依舊有一大部分哮喘患兒吸入治療后哮喘控制不佳,而主要原因即為患兒治療依從性較差,因此進一步分析影響哮喘患兒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具有重要意義[2]。本次研究將以本院收治的166例需要吸入治療的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以進一步對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總結護理方法,現(xiàn)將詳細研究報道如下。
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本院在2018年4月-2020年8月時間段中收治的166例需要吸入治療的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166例患兒中,男78例,女88例;年齡2~9歲,平均(5.12±1.45)歲;病程0.5~4年,平均(2.01±1.33)年。所有患兒均符合哮喘疾病相關診斷標準[3],治療方法均為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治療,患兒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過程以及目的均知曉,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肺部疾病、精神系統(tǒng)疾病以及哮喘急性發(fā)作的患兒。
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統(tǒng)計166例患兒及其父母的一般情況,包括患兒年齡、患兒性別、患兒病情嚴重程度以及父母對哮喘的認知情況、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月收入情況等,同時根據(jù)科室自制的吸入治療依從性評估量表對166例患兒的吸入治療依從性進行評估。量表評估內(nèi)容主要包括按計劃復診、堅持正確用藥以及正確使用吸入器等方面進行評估,總分共計30分,評分越高表示吸入治療的依從性越高,其中以評分在24分及以上視為吸入治療依從性良好,評分低于24分視為吸入治療依從性差[4]。根據(jù)調(diào)查問卷的統(tǒng)計結果對影響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單因素則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之后對166例患兒開展針對性護理,具體護理方法為:①健康宣教:進一步加強對患兒及家屬的健康知識宣教工作,尤其是對于文化水平低同時對哮喘疾病缺乏了解的父母,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其詳細介紹哮喘疾病的發(fā)生機制,常見誘因以及哮喘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等,使其明白長期堅持規(guī)范吸入治療對控制哮喘的重要性。②心理干預: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心理特點相對會更加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心理障礙,進而影響其吸入治療依從性,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患兒的心理干預工作,提高對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護理重視度,通過積極熱情的溝通了解其心理變化,以便及時對其不良心理進行有效疏導。③用藥指導: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兒及其家屬如何正確進行吸入治療,包括吸氣時間、屏氣時間以及用力情況等。除此之外,由于患兒年齡大小不同,其主動吸入治療能力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用藥指導時,需要注意患兒之間的個體化差異,例如對于一歲以下的患兒,為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可以通過玩具或者是歡快的音樂來轉移其注意力;對于年齡在1~3歲的患兒,可以通過表揚以及鼓勵等方式來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對于年齡在3歲以上的患兒,可以鼓勵患兒作示范者來滿足其內(nèi)心的榮譽感,進而提高治療依從性。④為每個患兒建立個人檔案,同時詳細記錄其聯(lián)系方式,和其父母保持聯(lián)系,以便隨時掌握患兒的病情控制情況以及吸入治療依從性等情況,進而便于及時更改調(diào)整治療方案。
觀察166例哮喘患兒護理前后的吸入治療依從性。
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處理,組間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吸入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影響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單因素為父母對哮喘認知、家庭月收入、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病情嚴重程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影響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單因素分析
如表2所示,以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作為因變量,父母對哮喘認知、家庭月收入、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病情嚴重程度作為自變量,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父母對哮喘的認知、父母文化水平以及患兒病情嚴重程度是影響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表2 影響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如表3所示,166例哮喘患兒護理前,其吸入治療依從性良好率為39.76%,護理后,其吸入治療依從性良好率為87.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哮喘患兒護理前后的吸入治療依從性比較[n(%)]
哮喘作為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兒童群體中具有較高發(fā)病率,據(jù)統(tǒng)計我國目前哮喘兒童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一千萬,且其數(shù)量還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4]。哮喘疾病的發(fā)生,無論是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還是對其日常生活學習均會帶來嚴重影響,需要及時治療,以控制哮喘發(fā)作。吸入治療作為常見的一種哮喘治療方法,雖然療效確切,但是患兒的治療效果和其吸入治療依從性存在密切關系。多數(shù)研究[5]均表示,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越差,其哮喘控制效果也會越差,因此進一步提高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是保障其治療效果的關鍵。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66例哮喘患兒中,吸入治療依從性良好的患兒僅占總人數(shù)的39.76%,而梁梅蘭等[6]也在對160例哮喘患兒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依從性的研究中指出,吸入治療依從性良好的患兒比例僅為40.62%,和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哮喘患兒的吸入治療依從性普遍較差,因此進一步分析其吸入治療影響因素具有重要意義。由表1可知,影響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單因素為父母對哮喘認知、家庭月收入、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病情嚴重程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父母對哮喘的認知、父母文化水平以及患兒病情嚴重程度是影響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宋元玉等[7]報道,哮喘患兒病情越輕,其吸入治療依從性則會越差,這主要是由于哮喘病情越輕,其哮喘多表現(xiàn)為呈間歇性發(fā)作,一般在吸入治療病情控制后就會停止治療,而病情嚴重的患兒,在吸入治療有病情一般可以馬上得到控制,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緩解,因此更容易獲得患兒及其家屬的認可。除此之外,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其對父母存在較強的依賴性,父母對治療的重視度以及配合度將會對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帶來直接影響[8]。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其對哮喘的認知也會相對更高,更明白遵醫(yī)囑治療對患兒哮喘控制的重要性,這對提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9]。由表4可知,166例哮喘患兒護理前,其吸入治療依從性良好率為39.76%,護理后,其吸入治療依從性良好率為87.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開展針對性護理,可以進一步提高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這主要是由于針對性護理可以通過對患兒及其家屬開展健康宣教來提高其對哮喘疾病的認知水平;心理護理則能夠進一步改善其消極心理,使其可以積極面對疾病,配合治療;而根據(jù)患兒之間的個體化差異化進行用藥指導則可以有效提高患兒吸入治療的依從性[10-11]。綜上所述,影響哮喘患兒吸入治療依從性的獨立危險因素為父母對哮喘的認知、父母文化水平以及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在患兒治療期間及時對其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吸入治療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