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琳 靳穎杰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工程結算,是指項目部依據合同協議書、補充合同、招投標文件、已標價工程量清單、設計文件等合同文件,與業(yè)主進行的工程計量、價款結算與支付工作,包括工程預付款、進度款和工程完工價款的結算與支付?,F行工程計價模式分為清單及后清單模式。清單模式是指傳統工程量清單模式,在合同簽訂時工程量及合同單價均已明確。后清單模式是指在招投標階段無法提供工程量清單,通常采取定額計價方法,即按定額下浮一定比例來控制項目總投資。因此兩種計價模式的工程結算管控要點不同,現就兩種計價模式的管控要點進行淺要分析。
清單模式在合同簽訂時工程量及合同單價均已明確,因此在結算時做好工程量的復核計算及合同外的變更索賠尤為重要。清單計價模式下做好計量簽證是關鍵,項目經理作為項目工程結算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項目工程結算工作負全面責任,應高度重視結算工作。
1.過程結算管控要點
項目測量隊需做好與計量有關的原始地面、建基面測量工作,以及原始地貌地物的記錄工作,必要時應留有影像資料,并及時上報監(jiān)理予以確認(或按合同要求與監(jiān)理人員共同進行,簽字認可)。對開挖填筑、掛網噴護等不規(guī)則工程量的完成情況進行測量、計量,并將計量簽證的相關資料及時提交給工程技術科。項目質檢科應做好驗收資料的評定工作,確保當期工程量應結盡結。
項目經營合同科和技術科均應建立工程量計量統計臺賬,積極做好設計工程量、當期計量工程量以及完工結算工程量的計算和復核工作,每月定期經營合同科與工程技術科進行對賬,確保工程量不少結、不漏結,同時做好材料核銷工作。
2.完工結算管控要點
工程竣工結算指施工單位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內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經驗收質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之后,對照原設計施工圖,根據增減變化內容,編制調整預算,作為向發(fā)包單位進行的最終工程價款結算。在完工結算中需關注以下內容。
(1)工程量增減調整。工程量增減調整是完工結算的主要部分,即所謂量差,就是說所完成的實際工程量與施工圖預算工程量之間的差額。量差主要表現為:第一,設計變更和漏項。因實際圖紙修改和漏項等產生的工程量增減。該部分可依據設計變更通知書進行調整。第二,現場工程更改。實際工程中施工方法出現不符、基礎超深等均可根據雙方簽證的現場記錄,按照合同或協議的規(guī)定進行調整。第三,施工圖預算錯誤。在編制竣工結算前,應結合工程的驗收和實際完成工程量情況,對施工圖預算中存在的錯誤予以糾正。
(2)價差調整。工程完成結算可按照地方預算定額或基價表的單價編制,因當地造價部門文件調整發(fā)生的人工、計價材料和機械費用的價差均可以在竣工結算時加以調整。未計價材料則可根據合同或協議的規(guī)定,按實調整價差。
材料核銷是指項目定期對項目部投入工程中各類材料的消耗量,按照不同材料類別和不同施工部位進行分類統計,根據制定的限額領料標準(理論應耗量)和工程實際發(fā)生量,對統計數據進行核算、分析。在項目完工結算時,業(yè)主會對項目進行材料核算,為避免紕漏,項目必須定期開展材料核銷。材料核銷的周期應與對上結算的周期保持一致,核算單元也應遵循便于統計、方便核算的原則進行劃分。
變更、調差及索賠補償是工程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部應依據合同及補充協議、設計變更、監(jiān)理業(yè)主指令及國家、行業(yè)和地方有關政策法規(guī),有理有據做好報批及結算工作。在清單模式下,項目部經營技術人員應仔細研究合同協議書及招投標文件內容,對照總價項目及單價項目與原合同約定不一致的地方,及時收集現場資料,在有效時限內讓監(jiān)理、業(yè)主上報變更索賠資料,確保項目利益最大化。
項目應重點關注以下變更、調差及索賠補償內容:
1.正式下發(fā)的施工圖紙與招標圖紙相比較出現的變更,包括工作內容及標準改變或工程內容新增。如:砼標號發(fā)生變化、工程量減少超過規(guī)定百分比、增加新的工作內容等。
2.工程建設方或者非承包商原因引起的施工技術組織措施、方案調整引起變更,導致原項目的量、價發(fā)生增減變化(或新增投資)。如:監(jiān)理或業(yè)主要求改變施工工藝或方法(與投標或開工后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不一致)、因現場條件改變而必須改變原有施工工藝或方法或施工順序等。
3.工程建設方或者非承包商原因引起合同工程或按合同規(guī)定有單獨工期的單項工程或關鍵線路上重點項目的工期變更,如:業(yè)主或設計等原因引起工期延誤造成人員、設備窩工閑置的,應業(yè)主要求采取趕工措施縮短工期的。
4.設計對材料和設備的型號規(guī)格調整以及選用替代品引起的變更,如:土工布由150g/m2 變更為200g/m2,電纜型號發(fā)生變化等。
5.地質條件或施工環(huán)境與招標文件描述不一致造成費用投入增加的。如:巖石級別發(fā)生變化、土基變?yōu)閹r基、地下涌水超出標準、土場運距增加、地下管線影響、超挖超填等。
6.設計標準發(fā)生變化引起的變更。如:灌注樁增加試驗項目及試驗數量,壓實度提高,創(chuàng)優(yōu)質量標準提高等。
7.因工程建設方違約引起的變更。如:業(yè)主不能及時提供施工用地、電源、甲供材,監(jiān)理指令錯誤或設計方延期供圖、設計錯誤等引起人員、設備閑置或窩工造成費用增加、工期延長等。
8.工程建設第三方原因造成承包商損失的。如:工程建設其他標段承包商不能及時移交工作面造成人員、設備閑置,其他標段承包商原因造成工程損失等。
9.工程建設方取消合同內工作內容,但轉由其他承包商施工的。如:業(yè)主取消了合同內原有橋梁,但后又交由其他承包商施工,可以向業(yè)主提出工程內容減少造成管理費、臨建設施費等攤銷增加的費用索賠。
10.國家政策的變化引起項目窩工或施工成本的增加,例如揚塵治理等。
11.保險理賠。若項目出現超出保險約定的暴雨等非正常天氣,或管道挖破等保險約定的理賠項目,應立即通知保險公司進行立案并保存現場記錄,形成保險理賠報告。
項目應每月定期召開工程結算工作會議,協商解決工程結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項目變更索賠補償工作實施細則,審核重大項目變更索賠補償文件;對項目工程結算工作進行監(jiān)督和審查。
后清單模式是指在招投標階段無法提供工程量清單,通常采取定額計價方法,即按定額下浮一定比例來控制項目總投資,通常包括BT 模式、BOT 模式、PPT模式等。此類模式因在招投標階段無完整設計資料或者設計深度不夠,無工程量清單,投標報價的方式是采取按施工圖預算乘以費率的方式,簽訂合同后,再依據設計施工詳圖編制施工圖預算。承建方在編制施工圖預算時,應提前考慮工程可能出現的結算子目,將工程單價提前確定好,避免在結算時因無單價影響工程結算,并引起爭議。
施工方案作為指導施工的綱領性文件,同時也是后清單項目工程結算的重要依據。施工方案要為現場服務,更要為經濟效益服務。一個項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施工方案非常重要,所謂“寫了干了的,算了寫了的”。在后清單施工方案需詳細描述施工工序,同時為工程結算打下伏筆。例如鋼筋工程的架立筋、樁基鋼筋籠的吊環(huán)等,都需要在方案里有詳細的描述。根據施工組織總設計要求,某河橋面施工需經歷汛期。根據場地周邊情況及現階段施工進度,結合某河汛期、枯水期情況,22 根樁基處于河道中,故采用“筑島”法形成施工平臺。在施工方案里就需要對施工的詳細過程進行描述,為結算奠定基礎。
施工中的措施項目也需要在方案中詳細描述,例如鋼板樁施工、支架地基處理、預制梁場建設及拆除等,方案中的詳細描述使后期簽證工作得以更好開展。
后清單模式下施工圖預算需要經營人員自己編制,經營人員的業(yè)務能力決定了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水平。經營人員需要對定額項目仔細鉆研,在做施工圖預算時,經營人員需要對合同文件及方案進行仔細研讀,并到一線施工現場中,對施工工序的熟悉程度決定了編制預算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然而施工單位缺乏專業(yè)的預結算人員,施工單位的結算往往不具備全面的專業(yè)水平。一些經營人員對現場實際的施工工藝、施工機械并未有過全面接觸,對造價領域的專業(yè)知識也了解深度不夠,無法將預結算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建筑領域的結算中,導致經常出現項目子目漏算或組價子目不適用的情況,給企業(yè)造成損失。例如在某BT 市政項目上,存在管溝土方開挖的施工工序,依據《河南省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2008》,底寬7m 以內,底長大于底寬3 倍以上應按挖溝槽計算,挖溝槽土方機械挖土方中需要人工輔助開挖(包括切邊、修整底邊),機械挖土按挖土方量90%計算,人工挖土按土方量10%計算,套用相應定額乘以系數1.5,且考慮單側棄土單價乘以系數1.13。如果結算人員直接套用土方開挖單價,則給單位帶來直接損失。
嚴格區(qū)分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根據我國的現行規(guī)定,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費用都屬于預備費的范疇,但是設計變更與工程簽證有嚴格區(qū)分。設計變更需設計單位下發(fā)設計變更通知單,發(fā)生的費用按設計變更的流程進行處理。屬于工程簽證的項目則由現場監(jiān)理或業(yè)主簽發(fā),產生費用按實際發(fā)生進行計算。做好簽證工作,項目首先需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簽證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應包括商務、技術及現場人員,并應明確領導小組各成員的職責。其次,項目需將工程簽證的理念深入人心,讓職工能明確區(qū)分哪些施工內容屬于變更,哪些屬于需要簽認的工程量;因簽證項目流程比較煩瑣,多數項目的簽證單需要十幾個部門簽字,因此項目必須明確專人進行跟蹤簽字。
在后清單項目中,工程簽證主要是措施項目,由于措施項目不同于圖紙內工程量,措施項目一般屬于臨時或輔助工作,在工程結束后都需要進行拆除。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對超出合同范圍或超出施工圖紙外的工程量或工程量增減需要進行現場記錄、確認、審核,形成書面記錄,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為辦理補充預算、工程付款、工程結算提供依據。
措施項目是指為了完成工程施工,發(fā)生于該工程施工準備和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生活、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項目。措施費主要分為組織措施費和技術措施費兩大類。其中組織措施費一般以費率的形式在預算中直接計取。主要技術措施項目有:腳手架工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工程、圍堰、便道及便橋、洞內臨時設施、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施工排水降水、地下管線交叉處理等內容。技術措施費主要以實物形式出現,屬于可計數工程量,是項目需要進行現場簽證的主要內容。由于技術措施項目一般在事后需要進行拆除,因此,必須重視簽證項目的時效性,做好現場影像資料的收集。影像資料收集應確保真實性和客觀性,由于一個措施簽證事項一般都會經歷立項、實施、拆除等過程,因此,影像資料也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應在同一部位(或角度)對簽證事件的發(fā)生過程進行拍照記錄,這樣做出來的影像資料可以對事前、事中及事后進行對比。
措施項目是非主體工程,經常會遇到定額子目的適用性問題。一般的解決途徑有兩個,一是仔細查閱相關定額,套用相近子目;二是確實沒有子目適用,則需要同定額站進行溝通,編制補充定額。在樁基施工過程中,遇到了鈣質膠結巖層,降低了樁基施工效率,增大了工程成本,個別樁基施工過程中損壞了旋挖鉆頭,我們現場做好影像資料收集,做好施工日志的填寫,對現場情況重新進行定額測算,市政定額中沒有在巖層中打樁的定額,通過項目部與定額站溝通,讓定額站重新對定額水平進行測算,最后定額站按我方測算資料出具了入巖增加費的定額,提高了工程結算單價。
在后清單的結算模式下,做好與審計的對接是關鍵。在與審計對接過程前,經營人員需充分熟悉施工方案、設計圖紙和相關定額,將所有的基礎材料準備充分。審計對接過程要工作主動,責任心強,同時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據,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來說服對方,溝通中注意溝通方式和溝通態(tài)度。例如某經營人員通過提前熟悉定額說明,了解使用河沙可以增加收入,在一次與審計對接中成功取得良好收益。
工程結算是考核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只有工程款如數結清,才意味著避免了經營風險,施工單位才能獲得相應的利潤,進而達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不論是在清單還是后清單模式下,做好工程結算尤為重要。根據不同的計價模式,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