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海陵中學 儲 浩
很多作文讀來味同嚼蠟,主要是因為缺少真情實感。那么怎樣才能使作文充滿真情實感呢?
在作文中表達真情是寫作的一個重要目的,同時表達真情,會使遣詞造句、謀篇布局都顯得自然而妥帖。怎樣表達真情呢?可以向教材中的文章學習。
以統(tǒng)編教材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孔乙己》的學習為例,當看到“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這段文字時,就要仔細分析。一般地,同學們在閱讀中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段描寫反映了孔乙己什么樣的性格,在深層次上揭露了什么。聯(lián)系文章情境思考,可以想象一下孔乙己被人吊著打時的神態(tài)及心情:孔乙己一定很疼,他一定會喊出來,他的面部表情一定使抽搐的。同學們可將自己想象成孔乙己,將人物的外在表現(xiàn)與內心情感表達出來。如,孔乙己內心一定后悔極了,就這么點事,還要受這么大的苦,如果自己的腿被打斷了,將來一定不能去咸亨酒店喝酒了。也可進一步思考,孔乙己被暴打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孔乙己有沒有好的一面呢?同學們在看課文中的描述時,眼前會浮現(xiàn)出孔乙己的一些畫面。比如孔乙己其實也有誠信的一面,他在酒店欠下的錢也都能準時還上,除了最后一次。再比如孔乙己也有善良的一面,酒店里那么多人,只有他喜歡逗孩子玩。通過對孔乙己情感的分析,就能就能全面地理解這個人物,自然對其多了一份同情,對當時的社會多了一份厭惡,對主題的理解也就深刻多了。因此在學習中,不能直接看輔導用書上的人物分析,要從自己的真實情感出發(fā),以自己的認知與體驗去感受,進而體悟文本的真情。總之,在閱讀文章時,要盡可能地去感受文章的真情實感,從而使自己的作文充滿情感,進而提升寫作素養(yǎng)。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訓練不能閉門造車,要走進生活,要挖掘生活中的真情。寫作缺少素材,表達比較空洞,這是學生在寫作時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會從生活中發(fā)掘真情。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不回憶生活的場景,不體味其中的情感,而是匆匆忙忙地在現(xiàn)成的作文書中找尋類似的作文,生吞活剝。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可將生活中見到的、想到的、體驗過的情感積累起來,這樣在寫作時就不會擔心寫不出富有真情的文章了。
比如,春天,同學們可以去學校附近的田野,近距離地感知自然,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情。在野外,同學們能看到真實的春天,看到萬物蘇醒的景象。在初一,同學們學過朱自清的《春》,甚至好多人還能全文背誦這篇文章,但是幾乎沒有人靜下心來思考春天是什么樣的。其實,只要用心感受,走在田邊,會發(fā)現(xiàn)三月的風,其實還是挺冷的;三月的麥苗,并不都像書里描述的那樣,綠油油的,而是淡綠的,看上去有些萎靡不振。如有同學觸景生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是不是春雨的腳步來得晚一些,這些麥苗還沒開始拔節(jié)?是不是有些春天還有著冬天的味道?朱自清描述的春天是不是真實的春天?”但如果在無意間搬開腳底下的一塊石頭,會發(fā)現(xiàn)周圍都是枯草,石頭下的那些草卻長出嫩芽。這時便會產生這樣的情感:“春天是藏不住的,春天也是壓不住的。只要春風來到人間,它就會吹進每一個角落。只有嗅到春天的氣息,小草就會悄悄地發(fā)芽。”可見只要體驗生活,自然就能表達出真實的情感。
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同學們要主動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有了這樣的體驗,假如同學們要寫一篇題為“春天離我有多遠”的文章,就可以這樣表達情感:“只要心中有信念,春天就一直在;只有心中有追求,春風就一直伴隨著你。在一次戶外的活動中,在周圍都是枯草的環(huán)境里,我偶然發(fā)現(xiàn)在一塊石頭的下面,枯草長出了嫩芽。只要自己不放棄,再困難的環(huán)境,也無法擋住生命向往春天的渴求?!笨梢娪辛松畹姆e累,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就容易多了。
每個人的經(jīng)歷都是不一樣的,對某一情感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因此與同學交流時,往往能得到個性化的見解。這些見解對于提升作文質量是大有裨益的。
以有學生在《考試之后》中寫道:“當我走出教室,心情糟糕極了,真想走到一個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我平常其實很是很努力的,不知道為什么不能取得好的成績。炎熱的夏天,我走在樹蔭下,聽著知了的叫聲。我喜歡聽知了叫,知了有節(jié)奏的鳴叫聲能治愈我的苦悶。聽著、聽著,我的心情好多了。”這個同學將自己的作文交給同學傳閱,同學們要提出自己的觀點。比如有學生說:“這段文字在情感的表達上是失真的,當一個人心情煩躁的時候,他是聽不見別的聲音的;或者聽到別的聲音時,心情會更煩躁。如果說‘聽到知了一聲接著一聲的鳴叫,心里更亂了’,感情才更真實?!?/p>
可見這樣的合作能讓同學們的表達更接近真實的情感,也就是說通過合作,同學們提升了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要主動與他人交流,以提升表達的情感的真實性。
在寫作時要學會和自己對話,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寫了又涂,涂了又寫,就問問自己是不是在真情的展現(xiàn)上卡殼了。這時,可回憶相關事件,融入當時的情境,深入體會當時的情感。這樣,在真情的驅動下寫作就會變得順暢。
以“就這樣慢慢地長大“的寫作為例,有一個同學寫父親,寫得斷斷續(xù)續(xù),而且都是一些概括的事情,平平淡淡,如白開水。后來他回想和爸爸之間發(fā)生的事,曾經(jīng)的過往歷歷在目,點點滴滴都如在眼前,內心的情感波瀾起伏,于是感到有很多話要說,一氣呵成寫完了作文。
寫完之后,還應該仔細閱讀,看看是不是還有描寫不到位的地方,應該如何改進。比如盡管整體上寫得不錯,但是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比較粗糙,要具體描寫動作、語言、心理等。這樣久而久之,整體寫作能力就會切實提高。
總之,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和思考,豐富感受和體驗,這樣在寫作時才能更好地表達真情實感,寫出內容充實,情感飽滿,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