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捷 吳小燕 郭建軍 鐘健強
急性腦梗死是最常見的卒中類型,約占我國卒中的70%,其急性期治療關鍵在于開通血管,恢復腦血流供應,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1]。靜脈溶栓可快速開通責任血管,恢復梗死區(qū)域血流灌注,改善AIS 患者預后,已成為當前經(jīng)循證醫(yī)學證實的安全、有效再通方式。目前對AIS 患者溶栓后臨床預后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多,對其與甲狀腺內(nèi)分泌功能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甲狀腺相關激素對AIS 患者rt-PA 靜脈溶栓后臨床預后的預測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經(jīng)rt-PA 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診斷、溶栓適應癥及禁忌癥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標準[1]。使用rt-PA(阿替普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劑量為0.9 mg/kg(最大劑量90 mg),其中10%在1 min 內(nèi)靜脈推注,剩余劑量1 h 內(nèi)滴完。排除以下患者:(1)既往甲狀腺相關疾病病史;(2)3 月內(nèi)服用影響甲狀腺相關激素分泌的藥物;(3)嚴重心臟病、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患者;(4)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既往病史、生化檢查,溶栓后是否發(fā)生出血轉化、90 天改良Rankin 量表(mRS)評分等資料。 溶栓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甲狀腺相關激素(TSH、T3、FT3、T4、FT4)水平。
1.3 療效評價以90 天mRS 評分評價,預后良好定義為mRS 評分≤2 分,mRS 評分>3 分為預后不良。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運用統(tǒng)計描述、spearman 相關分析、t檢驗(正態(tài)分布)、wilcox 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對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和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對影響預后的相關危險因素采用二分類Logistic 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符合入組標準患者共107 例,其中男性73 例,女性34 例,平均年齡(65.97±12.76)歲。合并高血壓81 例(75.7%),糖尿病27 例(25.2%),心房顫動21 例(19.6%),冠心病17 例(15.9%)。對入組患者進行90 天隨訪,根據(jù)預后分為預后良好組71 例(66.4%)和預后不良組36 例(33.6%)。兩組性別、年齡及基礎病均無明顯差異(P>0.05)。
2.2 兩組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比較
2.3 靜脈溶栓AIS 患者預后不良因素分析通過spearman 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預后不良與年齡(r=0.333,P<0.05)、既往高血壓(r=0.219,P<0.05)、入院時NIHSS 評分(r=0.45,P<0.05)、溶栓后出血轉化(r=0.367,P<0.05)相關,與性別、既往糖尿病、既往心房顫動、既往冠心病、吸煙、入院收縮壓和舒張壓、CHOL、LDL-C、FIB、尿酸、空腹血糖等因素無關。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二元Logistic 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溶栓后T3 水平、溶栓后出血轉化、溶栓時NIHSS 評分是AIS 靜脈溶栓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詳見表2。
表2 AIS 靜脈溶栓預后不良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rt-PA 溶栓是目前AIS 的有效措施,但其血管再通率有限,影響AIS 患者靜脈溶栓預后的危險因素一直受到臨床醫(yī)生的探索和關注。對AIS 患者溶栓預后有影響的傳統(tǒng)危險因素如年齡、既往相關病史、出血轉化、NIHSS 評分等已得到證實,本研究發(fā)現(xiàn)出血轉化、入院時NIHSS 評分與靜脈溶栓預后相關,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2,3]。
3.1 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與AIS 患者靜脈溶栓的預后甲狀腺激素是人體最重要的內(nèi)分泌激素之一,對促進能量與物質(zhì)代謝、維持生命功能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甲狀腺激素水平與AIS 溶栓后出血轉化相關[4],甲狀腺分泌激素與AIS 患者溶栓短期預后研究相對少。王偉偉等[5]研究結果顯示高TSH 水平溶栓患者90 天臨床預后更好。本研究的單因素結果顯示,預后良好組TSH、T3、FT3、T4水平均高于預后不良組,其中TSH、T3、FT3 明顯增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正常甲狀腺激素水平范圍內(nèi),保持適當高的甲狀腺激素水平有利于AIS 患者溶栓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應用多因素校正回歸分析則顯示僅T3 水平與溶栓預后相關,TSH、FT3、T4、FT4 均與溶栓預后無關。徐婧涵等[6]研究顯示FT3 與溶栓預后相關,與本研究結果不符,其原因可能為樣本量與結局觀察期差異所致。
3.2 甲狀腺相關激素與AIS 患者靜脈溶栓預后相關的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程度及預后有關,相對高水平甲狀腺激素可促進AIS 患者靜脈溶栓后神經(jīng)恢復。其原因可能是:(1)腦損傷過程中機體應激狀態(tài)下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活動增加,抑制了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TSH 水平上升,代謝率下降[5];(2)甲狀腺激素水平維持凝血系統(tǒng)穩(wěn)定性,降低出血風險[7];(3)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減少腦組織再灌注損傷[8];(4)高T3 水平減少腦梗死面積、減少腦水腫[9];(5)低T3 水平影響側枝循環(huán)開放,不利于神經(jīng)功能恢復[10]。本研究結果提示適當高水平甲狀腺激素有助于AIS 患者溶栓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T3 聯(lián)合入院時NIHSS 評分、是否伴發(fā)顱內(nèi)出血轉化對AIS 患者靜脈溶栓后短期轉歸有一定預測價值。
綜上所述,AIS 靜脈溶栓患者管理上應及時檢查甲狀腺功能,了解其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盡早干預,避免出現(xiàn)不良結局。T3 聯(lián)合入院時NIHSS評分、是否伴發(fā)顱內(nèi)出血轉化對AIS 患者靜脈溶栓預后有一定預測價值。但本研究樣本量偏小、未觀察AIS 患者溶栓前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無甲狀腺抗體數(shù)據(jù),且無長期隨訪,存在一定局限性。確切的結論有待進一步隨機多中心大樣本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