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上,栗嘉明,馬 娟
維生素D是一種類固醇衍生物,在血循環(huán)中主要以25(OH)D3形式存在,通過與受體(維生素DR)結合發(fā)揮重要的生理功能[1]。女性缺乏維生素D可影響自然受孕,且降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成功率[2-3]。已有研究[4]報道,女性日曬時間與絕經(jīng)年齡有關,日曬時間較短者絕經(jīng)年齡更早,表明維生素D可能與女性卵巢功能有關??姑缋帐瞎芗に?AMH)、促卵泡激素(FSH)是參與卵泡發(fā)育的重要激素,二者與竇卵泡計數(shù)(AFC)均為反映卵巢儲備功能的主要指標。國外研究[5]報道,補充維生素D能夠明顯提高AMH水平。但也有研究[6]認為,女性維生素D水平與AMH、AFC等指標不存在相關關系,缺乏維生素D并不會影響卵巢儲備功能或者損害卵細胞??紤]到上述不同證據(jù),為進一步明確維生素D與卵巢儲備功能的關系,本研究以不孕女性為研究對象,分析維生素D水平對卵巢儲備指標的影響。現(xiàn)作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女性80例,納入標準:(1)臨床診斷為不孕癥;(2)年齡20~41歲。排除標準:(1)合并內分泌代謝性疾病;(2)存在染色體異常;(3)有卵巢手術史;(4)有生育障礙家族史;(5)6個月內服用過維生素D補充劑;(6)6個月內接受過激素或促排卵治療。
1.2 方法 (1)一般資料收集:查閱病人電子病歷,記錄病人體質量、身高、體質量指數(shù)(BMI)、年齡、不孕年限等相關資料。(2)血清25(OH)D3與基礎內分泌指標測定:所有病人于月經(jīng)第2~4天空腹抽靜脈血2 mL,離心分離血清,-80 ℃保存。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25(OH)D3、AMH、FSH、雌二醇(E2)和促黃體素(LH)水平,使用羅氏cobas e 602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3)AFC測定:所有病人于月經(jīng)后2~4 d采用超聲彩色多普勒診斷儀(開立S12型)進行陰道超聲檢查,記錄雙側卵巢直徑2~9 mm的基礎 AFC。
1.3 維生素D水平標準 參照北美內分泌協(xié)會《維生素D缺乏治療及預防的臨床實踐指南》[7]:血清25(OH)D3<20 ng/mL為維生素D缺乏;20~30 ng/mL為不足;>30 ng/mL為充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1 不同維生素D水平不孕女性的相關指標比較 80例不孕女性中,維生素D缺乏26例(32.50%),不足19例(23.75%),充足35例(43.75%)。3組年齡、BMI、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和AMH、AFC、FSH等臨床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維生素D水平不孕女性的相關指標比較
2.2 不孕女性維生素D水平與AMH、AFC、FSH的相關分析 以AMH為因變量,25(OH)D3、年齡、BMI、不孕原因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MH與25(OH)D3水平、年齡、BMI、不孕原因均無明顯相關關系(P>0.05)(見表2)。以AFC為因變量,25(OH)D3、年齡、BMI、不孕原因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FC與25(OH)D3水平、年齡、BMI均無明顯相關關系(P>0.05),與不孕原因呈負相關關系(P<0.05)(見表3)。以FSH為因變量,25(OH)D3、年齡、BMI、不孕原因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F(xiàn)SH與25(OH)D3水平、BMI、不孕原因均無明顯相關關系(P>0.05),與年齡呈正相關關系(P<0.05)(見表4)。
表2 AMH與維生素D及其他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表3 AFC與維生素D及其他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表4 FSH與維生素D及其他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維生素D可能參與女性生殖系統(tǒng)功能的調節(jié),已有研究[8]發(fā)現(xiàn),維生素D受體廣泛分布于卵巢、子宮以及子宮內膜等組織中,在人類卵巢顆粒細胞的細胞核以及細胞質中均可檢測到VDR,表明它可能在性激素合成與卵泡發(fā)育過程中起著一定作用。有研究[9]報道,維生素D可影響AMH信號通路,提高FSH敏感性,同時還可增加3β-羥基類固醇激素脫氫酶mRNA的表達水平,影響孕酮的合成與釋放,表明維生素D可能參與卵泡生長與黃素化過程。維生素D還可增強芳香化酶活性水平,提高卵巢細胞中孕酮、雌激素、雌酮等多種激素水平[10]。維生素D3的活化形式1,25-(OH)2D3能夠刺激人黃素化顆粒細胞合成更多的孕酮,從而改善子宮內膜環(huán)境,有利于胚胎著床[11]。1,25-(OH)2D3還通過影響子宮內膜基質細胞HOX基因(主要是HOXA10/11基因)的表達,從而調節(jié)子宮內膜的容受性,促進胚胎的種植[12]。但近期一項前瞻性研究[13]觀察了283例不孕女性的維生素D與AMH、AFC水平,發(fā)現(xiàn)維生素D與二者并無相關性。鑒于女性維生素D水平對其生殖功能影響作用的不確定性,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80例不孕女性的臨床資料。
本研究結果顯示,80例不孕女性中,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45例,占56.25%,表明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在不孕女性中發(fā)生率較高,應該引起重視。李施施等[14]研究報道不孕女性維生素D缺乏與不足高達87.86%,明顯高于本研究,可能與不同研究的具體檢測方法,或不同地區(qū)人群的生活習慣差異有關。本研究中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經(jīng)調整年齡、BMI、不孕原因等相關混淆因素后,25(OH)D3水平與AMH、FSH、AFC指標均無明顯相關,與DRAKOPOULOS等[13]研究結論一致。本研究中對維生素D水平與不孕癥病因的相關性分析中顯示,不同維生素D水平的3組病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比例無明顯差異,進一步證實維生素D水平并非影響女性卵巢儲備功能的因素。
有研究[15-16]認為,維生素D水平存在季節(jié)性差異。PEARCE等[17]以高加索不孕女性為研究對象,觀察到夏季維生素D水平高于冬季,但AMH水平未出現(xiàn)明顯的季節(jié)性變化,因此推測維生素D水平的季節(jié)性差異對女性卵巢儲備功能影響不明顯。AREFI等[4]研究則發(fā)現(xiàn),印度女性病人中,維生素D不足可導致卵巢儲備功能降低。上述研究結果的分歧可能與樣本的種族不同,以及不同地區(qū)日照強度與時間差異有關。本研究由于樣本較小,未能對不同季節(jié)維生素D的變化情況以及對卵巢功能的影響進行分析,還有待今后深入探討。
綜上,不孕女性病人維生素D水平與其卵巢儲備功能不存在明顯相關關系,這提示補充維生素D可能無法改善不孕女性的卵巢儲備功能。但由于維生素D的生理作用不僅與其血清水平有關,還同時取決于VDR基因多態(tài)性等因素[18]。因此,關于維生素D對女性生殖系統(tǒng)功能的影響作用及其具體分子機制,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