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倩,葛傳楠,曹瀟瀟,王 瓊,蔣冬芹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13)
課程考試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組織考試,能有效了解和考查教學效果。但僅有一學期一次的課程考試是不夠的,會出現(xiàn)較嚴重的應試情況,不能很好地促進師生之間教學相長。本論文在實踐基礎上,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完成了過程性考核對專業(yè)課程考試重要性的研究。
過程性考核是基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考察,能夠全面檢驗學生對知識點和問題的掌握情況,全方位考核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和知識綜合性應用等方面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的考核方式(階段性考核、教師觀察、訪談、學生檔案、調查問卷、學生自評、互評等),以教學過程和學生發(fā)展為考核取向,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等進行分階段的綜合性考核,目的在于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并通過反饋引導教師隨時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工作。
研究對象為江蘇第二師范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本科生。高英杰老師對124 名同學實施過程考核,除了日常考勤、課堂提問、作業(yè)上交情況之外,還包括章節(jié)測驗、課外微課小視頻學習等,作為實施過程考核后研究對象。另有109 名學生,除了期末考試,平時成績以考勤、作業(yè)等作為評判標準,為實施過程考核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以行動研究法為主,以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分析數(shù)據(jù)法等為輔進行研究。
參與問卷調查總人數(shù)109 人,收到實際問卷94 份,問卷有效,調查結果真實可信,結果見表1(p154)。
表1 第2 題到第17 題問卷答案
學院內部極個別課程是僅過程性考核或期末考試決定綜合成績(問題2),95.7%的課程是“期末考試+過程性考核”考核形式,但不了解具體考核方式的同學占39.4%。76.6%的同學對考核持支持態(tài)度(問題4),“期末考試+過程性考核”為大部分人所接受。至于其占綜合測評比例(問題5)因人而異,分布均勻,46.8%的人選占比超過30%,這與問題4 相呼應。過程性考核中,同學們更傾向于自身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的提升(問題7,79.8%),對知識本身的需求反而是其次,這也符合當前本科階段的教育模式,學習是一個終身的事情,現(xiàn)階段要學會自己從課本中吸取知識。但對于考核方式(問題6,多選),卻有92.6%的同學選考勤,比例按作業(yè)上交及完成情況、隨堂測驗、課堂提問、課堂筆記、互動測評、復習、預習順序依次下降。有超過80人希望通過考勤和作業(yè)完成過程性考核,超過40 人覺得課堂提問和隨堂測驗應納入過程性考核內容,這也是大部分院校目前的過程性考核體系。相反,選預習、復習、課堂筆記等人數(shù)較少,特別是預習,79.8%不愿意將復習作為過程性考核指標,說明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還有待提高。
在對學生思想惰性上相關問題上(問題8),大部分人選擇課堂提問能幫助他抑制不想上課的惰性,其次是點名和隨堂測驗。結合問題14 哪種方式可以讓你更加集中精神,53.2%的同學選擇課堂筆記,38.3%的同學選擇課堂提問,教師可以此來提升教學效果。只有8 位同學認為隨堂測驗可以讓自己更加集中精神,可能因為大部分同學學習不扎實,測驗無從下筆,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對于階段性測試頻率(問題9),35 人覺得一學期兩次更合理,31 人覺得由老師視課程進度進行,共占總人數(shù)70.2%,一定程度上說明學生還是希望有階段性測試??梢娺^程性考核可以增強學生的能動性,督促學生學習,而學生內心也是希望有外在原因去驅使他們好好學習。
我們對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也進行了調查。在專業(yè)課學習中,56.4%的同學沒有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問題10)。大學的學習跟中學階段不一樣,需要獨立自主的學習,每節(jié)課的知識容量比中學多很多,如果僅在課上聽老師講,沒有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鞏固,知識理解不透徹,不利于學生長遠發(fā)展。與之對應的課后作業(yè),96.8%的同學都能按時上交,但僅有77.7%的同學是獨立完成的(問題16),超過1/5 的同學對作業(yè)處于一種敷衍態(tài)度,教師應采取措施加強學生對作業(yè)的重視,所謂溫故而知新。有一點比較好,84%的同學有做課堂筆記的習慣(問題11),結合問題(14),將課堂筆記納入階段性考核是很有必要的。在課堂上能否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上(問題12),約30%同學不能集中注意力,這個比例還是挺高的。在自律性問題上(問題17),有72.3%的同學自律性較差,67%的同學雖然有規(guī)劃,但是往往不能完成。而學生自身也認為隨堂測試(占比57.4%)、單元測試(占比48.9%)、期中測試(占比59.6%)和課堂提問(占比51.1%)可以檢驗和提升學習效果(問題15)。說明教師非常有必要通過一些方式去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直接、間接地督促學生學習。
參與問卷調查總人數(shù)124 人,收到實際問卷109 份,問卷有效,調查結果真實可信,結果見表2。
表2 第19 題到第32 題問卷答案
對參與班級而言,專業(yè)課程的過程性考核方式多樣化(問題19、20),考勤、期中考試、作業(yè)上交及完成情況、隨堂測驗、月考,以及預習、復習、互動測評等,考核頻次一學期兩次或一個月一次居多,占總成績20%―40%。這些都有助于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問題28),學生可以在眾多方式中找到最適合自己、效率最高的自我提升方法,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實施過程性考核后,44%的同學認為隨堂測試、單元測試、期中測試等方式可以檢驗和提升學習效果(問題24),有64.2%的學生覺得課堂提問、學風督察、點名等方式對自身有督促作用(問題21),91.7%的同學認為課堂提問可以令學生更加集中精神(問題23),表明多樣的考核方式雖不能保證學生100%集中注意力,但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對于課堂筆記(問題22),絕大部分學生覺得對學習有幫助,但有部分學生覺得耗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記筆記的技巧或在課堂中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快速有效地記錄筆記。
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過程性考核重視程度還是挺高的(問題26),達78.9%。70.6%的學生能獨立并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問題25),相較之前有所增加。89.9%的學生會根據(jù)考核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主動學習,將壓力轉換為學習的動力,為下一次考核做足準備(問題27)。學習的自律性也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問題32,88.1%),39.4%的同學覺得自身改掉了很多壞習慣。在所有調查學生中,有72.5%的同學覺得可以促進個人學習成績的提高(問題30),69.7%的同學能將考核帶來的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問題31),94.5%的同學覺得對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或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幫助(問題29),只是幫助多少的問題,而有42.2%的同學覺得特別有幫助。這表明絕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是實施過程性考核的受益者,通過考核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高效學習,改善學習習慣,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建立終身學習觀念打好了基礎。
此外,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學生參與過程性考核后各方面的主觀感受,我們設計了三個主觀題,過程性考核帶來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以及對過程性考核形式的意見或建議。經統(tǒng)計知道,①過程性考核確實能給學生的散漫狀態(tài)施加一些壓力并將壓力轉變?yōu)閷W習的動力,在日常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養(yǎng)成及時復習、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增強自律性。②頻繁考核會打亂學生的學習計劃,令學生常處于焦慮狀態(tài);部分學生由于測試成績較低產生畏難情緒,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多門學科階段性測試時間扎堆,學生沒有充足時間準備。③意見或建議:希望可以合理規(guī)劃過程性考核,適當控制考核次數(shù),將重點放在考察能力上;在考核前給予充足時間準備,并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隨著對過程性考核和自身情況了解的加深,學生希望可以通過過程性考核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
本次問卷調查以實施過程考核前和考核后兩方面去設計,采用問卷星統(tǒng)計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大部分同學對于課前預習、復習、作業(yè)等方面處于一種放松狀態(tài),自律性也不夠,但他們希望能通過一些外界手段,去干預、督促他們自主學習。所以將考勤、課前預習、復習、作業(yè)、課堂筆記、課堂提問、隨堂測驗、階段性測驗等納入過程性考核是很有必要的。實施過程性考核后,發(fā)現(xiàn)學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明顯提高,養(yǎng)成了良好的自律、自主學習習慣,可見實施過程性考核是檢驗和提升學習效果,提升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同時,考慮各門課程頻繁的階段性測驗會打亂學生的學習計劃,使學生處于焦灼狀態(tài),甚至出現(xiàn)畏難情緒,教師在實施考核時,可以選擇合適的考核方式、設置合理的考核難度,與其他各科任課教師溝通協(xié)商,控制考核頻次,并時時充電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抗擊能力。總之,要將過程性考核完美實施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能力、時間、考核次數(shù)和難度等,都是應該考慮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