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226300) 瞿春波 瞿陸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226300) 瞿國華
試卷講評課是剖析某次考試情況、診斷教學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知識漏洞、糾正錯誤解法、鞏固延伸知識、總結經(jīng)驗、拓寬思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一種課型.它能矯正、鞏固、完善和深化學生已學知識與技能,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推理等素養(yǎng).
最近筆者參加了“鄉(xiāng)村高中數(shù)學骨干教師培育站”的一次研修,活動由兩部分,即“名師”示范課和專家講座.在聽課環(huán)節(jié)中,有幸聆聽了2021年江蘇省高中數(shù)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得者金老師(我校)執(zhí)教的《試卷講評課》,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并借此與讀者交流提高數(shù)學試卷講評課的若干教學策略.
若函數(shù)f(x)=x2|x-t|在區(qū)間[-2,0]上是減函數(shù),則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是.
2正解展示
思路1:基于零點大小分類討論,從而確定分段函數(shù)f(x)在區(qū)間[-2,0]上的“有效部分”.
(1)當t>0時,由大致圖象(如圖1),得f(x)在(-∞,0)上遞減,滿足題意,故t>0;
(3)當t=0時,由大致圖象(如圖3),滿足題意.綜上,t≤-3或t≥0.
圖1 圖2 圖3
思路2:基于區(qū)間[-2,0]分類討論,從而去掉絕對值.
綜上,得t≤-3或t≥0.亦或,作如下思考:當-2 思路3:將x2放進絕對值里面,結合圖象變換求解.具體如下:f(x)=|x2(x-t)|,令y=g(x)=x2(x-t),y=f(x)圖象是將y=g(x)的圖象實施“上不變,下翻上”形成的,又考慮到g(0)=0(這是關鍵),故只要y=g(x)在區(qū)間[-2,0]上遞增或遞減,即對任意x∈[-2,0], 使得g′(x)≥0或g′(x)≤0恒成立即可,從而t≤-3或t≥0. 3深度拓展,感悟本質 設函數(shù)f(x)=|x3-tx2+t+1|,是否存在實數(shù)t,使得函數(shù)f(x)在區(qū)間[-2,0]上單調(diào)? 令g(x)=x3-tx2+t+1,則g′(x)=3x2-2tx. (3)當t=0時,g(x)=x3+1在(-∞,0)上遞增,而g(-1)=0(這是隱性“信息”),則y=f(x)在[-2,-1]上遞減,在[-1,0]上遞增,與題意矛盾. 綜上,t不存在. 1 及時講評,注重時效 測試后,教師應立即批閱,及時講評.對學生來說,考試時精力高度集中、解題嚴謹,對考查的試題比較熟悉,并且迫切想知道所考成績和正確答案;對教師而言,剛閱完卷,學生答題中暴露的問題一清二楚,此時講評必能事半功倍.若滯后講評,學生不僅會遺忘所考內(nèi)容,甚至不能想起當初某些考題的思路過程,不利于學生查漏補缺,從而影響學習效率. 2 分類統(tǒng)計,找尋錯因 很多教師由于課務多,亦或不重視,閱卷后不能及時統(tǒng)計與分析,缺乏對試卷的總體評價,導致講評效果欠佳.分類統(tǒng)計,即對學生的典型錯誤、獨特解法、得分情況,按題型(號)分別統(tǒng)計.從而了解學生對每類題型的掌握情況,分析試卷中各試題考查的知識點及分布情況,從而判斷難易程度,做出總體評價.找尋錯因,即教師對學生的典型錯誤進行分析,對普遍性錯誤的原因進行反思,找出學生在理解概念、規(guī)律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 3 凸顯重點,有的放矢 在講評課實踐中,很多教師采用“核對答案,逐題講解”的固定“流程”,從而忽視學生主體參與和答題情況,忽視講評的激勵功能.只告知答案、不重視思考,教得辛苦、聽得痛苦,針對性不強,效率低下.講評課應精心預設,突出重點,有的放矢,而對知識、方法型錯誤的糾正和思路分析應是講評的重點. 4 厘清錯“型”,對癥下藥 一般地,學生答題錯誤可概括為:知識型錯誤、方法型錯誤及計算型錯誤.對于無需呈現(xiàn)解題過程的客觀題,從學生答卷中不易發(fā)現(xiàn)其錯誤類型,僅公布答案無濟于事,應追根朔源,引導學生反思錯誤原因,查漏補缺,完善認知結構,是克服錯誤的有效途徑;而對于主觀題,可通過審閱學生的“答題紙”發(fā)現(xiàn)其錯誤類型. 5 揭示本質,適度變式 為提高講評效果,教師應避免“就題論題,淺嘗輒止” 的做法,要抓住問題本質,實施變式教學,即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等.針對主干知識內(nèi)容適度變式,加深學生厘清知識點和對問題再認識的逐步深化.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試題功能,盡量擴大試題輻射面,從而拓寬解題思路,發(fā)展應變能力. 6 關注主體,提質增效 講評時,教師要總結學生解法,不建議在講臺上“滔滔不絕”,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對于較基礎、涉及非重難點知識的題目可以“點到為止”;對于一些共性問題,要深入挖掘試題隱含的思想方法及命題者意圖,適當配以變式練習.可以讓學生自主嘗試:不借助于詢問同學或查閱答案,自我獨立糾錯;借助教材、課堂筆記、與同學交流等方式進行“參考”糾錯;整理糾錯,記錄當初是如何做錯?反思錯誤原因等? 7 跟蹤訓練,鞏固拓展 講評課要在教師引導思維、總結規(guī)律的基礎上,并在課堂上完成重難點突破后,設計一些拓展練習,確保復習效果“持久”.形式上可為課堂小結或課后作業(yè);內(nèi)容上可在原基礎上借題發(fā)揮,將考點擴展、深化、增加難度,幫助學生歸納解題思路和技巧;也可將原題進行變式訓練,即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在原題基礎上合理“變化”.從而進一步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拓展學生思維空間,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8 反思總結,修正計劃 講評后,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得失,找到學生的薄弱點,并作為以后專題復習重點.針對試卷反映的問題,要求學生結合“參考答案”和教師的點評,并對照自己的思考過程,反思當初為什么不能正確解答?回憶考試時“真實”的歷程,將不會做的原因“挖”出來,錯誤的原因“尋”出來,正確的解答“析”出來.根據(jù)學生答題情況,教師應局部修正近期復習計劃,對學生已掌握內(nèi)容,可適當減少課時;對學生“問題”較大的“模塊”,可適當增加課時等. 波利亞認為:學習任何東西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此,試卷講評課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和正確的解法,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主人,講評在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學生易錯點、知識生長點處,從而真正產(chǎn)生糾正錯誤、鞏固知識、拓寬思路、提高能力的教學效果.二 若干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