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李華
(如東縣中醫(yī)院放射科 江蘇 南通 226400)
胃癌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病變,近些年來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不僅增大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與經(jīng)濟壓力,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根據(jù)胃壁浸潤程度,胃癌分型為早期胃癌、進展期胃癌。胃癌患者中約80%的患者為進展期胃癌,5年內生存率約30%,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1]。對進展期胃癌予以準確的鑒別診斷十分重要。超聲、內窺鏡、胃十二指腸等是既往臨床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但均只能夠檢查黏膜面,無法準確判斷局部浸潤情況[2]。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在腫瘤疾病診斷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且準確性較高?;诖?,本文選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如東縣中醫(yī)院收治的進展期胃癌患者52例為研究對象,擬探討螺旋CT增強掃描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如東縣中醫(yī)院收治的進展期胃癌患者5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進展期胃癌的診斷標準;②掃描圖像清晰,無偽影;③無檢查禁忌證;④無藥物過敏史;⑤意識清晰,無溝通障礙。排除標準:①器官功能衰竭;②出現(xiàn)腦轉移;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免疫系統(tǒng)疾病;⑤依從性差患者;⑥臨床資料缺失。52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89歲,平均年齡(55.82±5.73)歲;病變部位:胃竇18例,胃體14例,胃角6例,胃竇、胃角3例,胃底3例,胃竇黏膜2例,胃底后壁1例,胃竇、胃體1例,胃角黏膜1例,胃體后壁1例,胃體、胃角1例,胃小管1例;腺癌20例,低分化癌11例,低分化腺癌5例,黏膜腺體不典型增生5例,黏膜急慢性炎5例,黏膜腺體高級別上皮內瘤變2例,高度異型細胞及腺體1例,間質中見高度異型印戒樣細胞1例,淋巴組織彌漫異型增生1例,中分化腺癌1例。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所有患者均采用SOMATOM Perspective螺旋CT機進行螺旋CT增強掃描:①在檢查之前,叮囑患者禁食至少8 h,掃描前30 min喝溫開水800~1 000 mL,掃描前20 min肌肉注射鹽酸山莨菪堿20 mg?;颊呷「┡P位。②掃描范圍為從膈面至恥骨聯(lián)合。管電壓120 kV,管電流25 mAs,螺距3.4,層厚0.5 mm,矩陣512×512。以碘海醇為對比劑,劑量80~100 mL,用高壓注射器進行注射,速率2.8 mL/s。三期時相:第一期時相為動脈期,延時時間25~30 s;第二期時相為靜脈期,延時時間50~60 s;第三期時相為平衡期,延時時間180 s。將各期掃描圖像傳送到工作站進行平面重建。③由2名主任醫(yī)師共同閱片,主要觀察腫瘤位置、大小、形態(tài)、邊界、密度、浸潤范圍等情況,并對是否轉移、淋巴結大小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最后得出診斷結果。
以胃鏡病理診斷結果為依據(jù),分析螺旋CT增強掃描胃癌分型準確率以及判斷可切除性的準確率、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①胃癌分型[3]:Ⅰ 型(腫塊型):外觀呈寬基息肉狀,向腔內生長;Ⅱ 型(潰瘍局限型):邊緣隆起,邊界清晰,伴有較大潰瘍;Ⅲ型(潰瘍浸潤型):潰瘍邊緣隆起被浸潤,邊界模糊;Ⅳ型(彌漫浸潤型):向胃壁全面浸潤,邊界模糊,惡變程度非常高。②準確率=(真可切除+真不可切除)/總例數(shù)×100%;靈敏度=真可切除/(真可切除+假不可切除)×100%;特異度=真不可切除/(真不可切除+假可切除)×100%;陽性預測值=真可切除/(真可切除+假可切除)×100%;陰性預測值=真不可切除/(真不可切除+假不可切除)×100%。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胃癌分型方面,螺旋CT增強掃描與胃鏡病理診斷的Ⅱ型、Ⅲ型、Ⅳ型的準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螺旋CT增強掃描與病理診斷各分型準確率對比[n(%)]
螺旋CT增強掃描判斷可切除性的準確率、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0.38%(47/52)、95.65%(44/46)、50.00%(3/6)、93.62%(44/47)、60.00%(3/5),見表2。
表2 螺旋CT增強掃描判斷可切除性的診斷能效 單位:例
胃癌是一種源自胃黏膜上皮細胞的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國胃癌發(fā)病率較高,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胃癌患者每年可增加40萬,死亡人數(shù)達到了30萬,且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工作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胃癌發(fā)病率日益提高,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3]。當前胃癌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普遍認為是機體內在因素與外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胃癌可分為早期胃癌與進展期胃癌。進展期胃癌指的就是腫瘤入侵黏膜下層至肌層或者漿膜。手術是進展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而術前評估非常重要,精準判定病情,是評估手術效果及預后的重要指標。在胃癌診斷中,腹部超聲、纖維胃鏡、X線鋇餐、CT等方式應用十分普遍,其中纖維胃鏡、X線鋇餐盡管可以確診黏膜癌,但無法對黏膜癌進行準確分期;而CT診斷準確性比較高,且對手術預后評估有著極大的意義[4]。隨著CT技術快速發(fā)展與進步,螺旋CT應用日益普遍,逐漸代替了傳統(tǒng)CT。
正常情況下,胃的肌織膜主要包括肌層、黏膜層、漿膜層、黏膜下層。在內窺鏡與鋇餐造影黏膜中,一般只能對黏膜層表面的改變予以觀察。在常規(guī)CT檢查中,能夠顯示胃壁的單層結構,而螺旋CT增強掃描能夠充分顯示胃壁的2~3層結構,即黏膜層相當于內層明顯強化,肌漿層相當于外層中度強化(呈等密度),黏膜下層相當于中層強化(呈低密度)。中層強化呈低密度可能與血供不足、含有脂肪組織等因素密切相關。因為受到檢查設備性能、造影劑劑量、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胃壁多層結果顯示各不相同,普遍在30%~70%之間。經(jīng)相關調查顯示[5],多層結構顯示率普遍不足40%,究其原因可能為造影劑劑量比較少,注射速度比較低,導致顯示不充分。因為患者多為晚期胃癌,胃壁之間的脂肪組織非常少,導致顯示多層結構的情況比較少。一般來說,胃壁多層結構出現(xiàn)以門靜脈期、動脈期為主。除此之外,在胃壁觀察中,胃腔足量充盈是關鍵所在。充盈劑可為高密度,如鋇劑、泛影葡胺等;也可為低密度水、脂類對比劑等。在胃部病變CT檢查中,多用水充盈。在選用對比劑的時候,可以使用碘海醇注射液。
螺旋CT增強掃描時相主要包括單期、雙期、三期。對于單期來說,主要就是門靜脈期;針對雙期而言,主要就是門靜脈期與動脈期;對于三期而言,主要門靜脈期、動脈期、平衡期。門靜脈期就是肝臟強化明顯,動脈期就是胃癌與胃周動脈強化明顯。通過雙期掃描,能夠顯著提高胃癌檢出率,原因就是胃癌供血十分豐富,強化現(xiàn)象比較早,在動脈期就會出現(xiàn)強化現(xiàn)象,而通過門靜脈期的掃描,能夠對肝轉移及門靜脈癌栓的形成予以確定,進一步提高了診斷準確率。經(jīng)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6],通過平衡期掃描,能夠有效提高胃癌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所以,在螺旋CT增強掃描中,應加強三期掃描。延遲時間指開始注射藥物至掃描的時間,延遲時間長短與患者血液循環(huán)、藥物注射速度密切相關。如果患者血壓較高、心率較快,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延遲時間;如果藥物注射速度比較快,延遲時間就會有所縮短。針對不同的患者,其延遲時間也各不相同,為了精確掃描時間,可采用自動密度跟蹤系統(tǒng)等先進軟件,也就是在注射對比劑之后,每隔數(shù)秒計算1次預定興趣區(qū)的CT值,當達到一定的CT值之后,自動開始掃描,進而保證每位患者均可達到最佳的掃描延遲時直觀地了解,與常規(guī)CT相比,螺旋CT應用優(yōu)勢更加突出:①螺旋CT增強掃描可持續(xù)獲得胃部影像,借助正電子發(fā)射成像技術可及時判斷淋巴結與遠處轉移病灶的現(xiàn)狀,具有非常高的準確性[5]。②螺旋CT增強掃描能夠直觀的了解淋巴結密度、體征、直徑、血管等動態(tài)強化特征,可準確判斷小淋巴結及淋巴結轉移情況[6]。③螺旋CT增強掃描的覆蓋范圍非常廣,可獲取腫瘤任意切面的圖像,具有較高的分辨率,能夠減少運動偽影的發(fā)生,提高診斷準確率[7]。④螺旋CT增強掃描的連續(xù)性非常強,可充分掃描靜脈期或者動脈期出現(xiàn)的胃部病灶圖像及胃部整體圖像,有助于全面診斷胃壁及病灶靜脈期或動脈期情況,同時能夠清晰顯示胃部周圍大血管及相鄰臟器的情況,利用重建技術予以三維重建與實時重建,以此清晰顯示胃部周圍大血管及鄰近臟器受累狀況以及遠處轉移情況。此外,還可以對病灶進行定位、定性診斷,為治療提供可靠參考。⑤ 螺旋CT增強掃描的速度非???,能夠獲取清晰的圖像,不僅可以縮短檢查時間,還可以為分時相掃描提供可靠保障。在進展期胃癌診斷中采用螺旋CT增強掃描技術,能夠對胃壁全層厚度、漿膜面變化、胃腔外周變化等情況予以清晰顯示,且還可以對遠處轉移灶予以詳細觀察,能夠準確定性胃癌性質,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指導依據(jù)[8]。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胃癌分型方面,螺旋CT增強掃描與胃鏡病理診斷的Ⅱ型、Ⅲ型、Ⅳ型的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螺旋CT增強掃描判斷可切除性的準確率、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0.38%(47/52)、95.65%(44/46)、50.00%(3/6)、93.62%(44/47)、60.00%(3/5)。與鄢曹鑫等[9]、王勇等[1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實螺旋CT增強掃描能夠準確診斷進展期胃癌患者病情,從而精準判斷患者病情,有助于制定合理、科學的治療方案,以此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
綜上所述,螺旋CT增強掃描診斷在進展期胃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可準確判斷患者分型,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指導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