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堂
(石河子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醫(yī)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塵肺病是指患者在職業(yè)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chǎn)性粉塵(灰塵),并在肺內(nèi)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瘢痕)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疾病。此病引起的臨床癥狀與普通的肺部疾病相似,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發(fā)生咯血[1]。在我國,塵肺病患者的數(shù)量約占所有職業(yè)病患者總數(shù)的2/3,且此病的致死率逐年升高。為了監(jiān)護粉塵工作者的安全,需定期對其進行醫(yī)學檢查[2]。臨床上診斷塵肺病的方法較多,其中最常見的是普通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和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普通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存在精準度不佳、穿透力弱、檢查的范圍較小等缺點,可對臨床醫(yī)師閱片造成一定的影響。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能通過提高千伏值而提升胸片的清晰度,擴大檢查范圍[3]。目前,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在塵肺病的篩查及初步診斷中逐漸得到應用。本文主要是比較高千伏X線胸片檢查與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在塵肺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回顧性分析2019 年3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體檢的125 例塵肺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其納入標準是:經(jīng)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塵肺病[4];臨床資料完整;知曉研究內(nèi)容,愿意配合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存在嚴重的腎功能不全;合并有惡性腫瘤或肝硬化;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本研究的開展。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76 例,女性49 例;其年齡為31 ~65 歲,平均年齡為(43.52±2.98)歲;其中,塵肺病分期為Ⅰ期、Ⅱ期、Ⅲ期的患者分別有43 例、36、46 例。
所有患者均在同一天的不同時間段進行高千伏X線胸片檢查和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檢查前需摘掉身上的金屬物品,檢查時站立于攝影架前方,頭稍抬起,將下頜置于暗盒上緣,胸部緊貼攝影架表面,對準中心線,保持身體不動,雙手自然放于身體兩側。采用低千伏胸片機(萬東新東方1000 全身DR 數(shù)字成像系統(tǒng),帶濾線器、攝影架)對患者進行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參數(shù):胸部攝影焦-片距:180 cm,管電壓:55 ~65 kV,管電流:100 mA,曝光時間:0.08 ~0.15 s。曝光前指導患者先深吸一口氣,隨后屏住呼吸。采用高千伏胸片機(萬東新東方1000 全身DR 數(shù)字成像系統(tǒng))對患者進行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檢查時旋轉陽極管。參數(shù):焦點:1.0 mm,管電壓:125 kV,管電流:200 mA,窗口總過濾:3 mm 鋁當量,柵密度:40 線/cm。采用WD-Acquire 圖像采集操作軟件V1.04、FYJIFILM DRYPIX3500 膠片打印機對X 線片進行采集、處理及打印,最后由臨床醫(yī)生閱片并得出診斷結果。
比較兩種X 線胸片檢查的成片質量。由2 位同等職稱的醫(yī)師依據(jù)塵肺病的診斷標準[5]共同討論得出高千伏與低千伏X 線胸片的質量分級情況。比較進行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與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相同距離(1 m、2 m、3 m)的曝射量。比較用兩種X 線胸片檢查診斷塵肺病的準確率。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行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125 例患者進行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一級片的出片率為92.00%,二級片的出片率為8.00%。對125 例患者進行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一級片的出片率為65.60%,二級片的出片率為34.40%。與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相比,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的一級片出片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種X 線胸片檢查成片質量的比較[例(%)]
在相同距離(1 m、2 m、3 m),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的曝射量低于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進行兩種X 線胸片檢查時相同距離曝射量的比較(mSv,± s)
表2 進行兩種X 線胸片檢查時相同距離曝射量的比較(mSv,± s)
檢查方法 1 m 2 m 3 m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n=125) 60.21±5.56 31.58±1.42 21.52±1.03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n=125) 85.36±6.35 51.25±1.25 35.14±1.01 t 值 20.883 72.671 66.063 P 值 <0.001 <0.001 <0.001
用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診斷塵肺病的準確率為64.80%,用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診斷塵肺病的準確率為83.20%,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用兩種X 線胸片檢查診斷塵肺病準確率的比較[例(%)]
塵肺病是我國主要的職業(yè)病之一,其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6]。此病的危害性較大,可嚴重降低患者的工作能力,威脅其生命安全。臨床上在診斷塵肺病時,需要首先明確患者是否有過生產(chǎn)性粉塵接觸史,之后再對其實施X 線胸片檢查。X 線胸片檢查是臨床上診斷塵肺病最常用的方法。該檢查又可分為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與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進行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需要將電壓控制在60 ~70 KV 之間,進行與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需要將電壓控制在100 ~120 KV 之間[7]。本研究旨在比較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與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在塵肺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傳統(tǒng)的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雖然有較高的對比度,但穿透力不足,且影像的層次較少,易造成組織影像重疊,影響醫(yī)生的判斷。與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相比,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提高了管電壓,而物質對X 射線的吸收系數(shù)可隨著管電壓的升高而減小,從而可使曝光度得到提高,讓更多組織顯示出來,豐富影像層次,提高X 線片的質量,這樣更有利于臨床醫(yī)生通過對X 線片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診斷塵肺病的準確率為64.80%,用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診斷此病的準確率為83.20%,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王崢等[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對125 例患者進行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一級片的出片率為92.00%,二級片的出片率為8.00%。對125 例患者進行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一級片的出片率為65.60%,二級片的出片率為34.40%。與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相比,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的一級片出片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楊力等[9]的報道基本相符。但與楊力等得出的研究數(shù)據(jù)相比,本研究中對患者進行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時一級片的出片率要稍高一些,這可能與兩項研究的樣本量、機器批號及患者的體質等因素有關。此外,戴偉榮等[10]研究表明,在相同距離,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的曝射量要比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大一些。而本研究結果﹝在相同距離(1 m、2 m、3 m),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的曝射量低于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證實了這一觀點。表明采用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能讓更多的組織受到檢測,進而可增大檢測范圍。
綜上所述,在診斷塵肺病時,與低千伏X 線胸片檢查相比,高千伏X 線胸片檢查的成片質量和診斷的準確率均更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