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qū)總醫(yī)院檢驗科,福建三明 3655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疾病,患者多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以及口渴等癥狀,伴隨疾病的不斷進展,還會有糖尿病足、視網(wǎng)膜病變等并發(fā)癥的臨床表現(xiàn),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身體質量。因此有必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治療,以有效改善其預后水平[1]。但該病并無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多數(shù)患者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病情,因此臨床上提升檢驗水平很有必要,可以幫助患者及時掌握病情,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及時做好行為及治療規(guī)范。目前,臨床治療上存在較大難度,并且目前尚無治愈手段,為了有效控制其病情進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多數(shù)患者需要口服降糖藥物[2]。對此類患者而言,早期血糖指標評定與判斷對于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非常重要,現(xiàn)階段血液生化檢驗是臨床上用于診斷其病情進展的一項重要檢驗方式,通過該項檢驗科準確反映出患者的疾病發(fā)展情況,目前已在臨床上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3]。本研究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qū)總醫(yī)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30例和同期健康體檢者30名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血液生化檢驗,旨在探究糖尿病診療過程中應用血液生化檢驗的應用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糖尿病患者30例為觀察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40~60歲,平均(54.45±3.56)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4.89±1.96)年;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24例,其他型2例;另選同期在本院行常規(guī)體檢的健康人員30名作為對照組,年齡40~62歲,平均(54.78±3.68)歲。組間年齡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1 納入標準①均與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2010年制定的診斷標準相符;②表現(xiàn)為典型的糖尿病臨床癥狀;③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訂相關知情同意書;④臨床資料完整者。
1.2.2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②存在重要器官衰竭者;③存在精神、認知障礙,不能積極配合完成研究者。
所有患者均在常規(guī)檢驗基礎上行血液生化檢驗。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AU5800),血液生化檢驗方式如下:①空腹血糖檢測。要求患者檢驗前12 h不可進食,可適量飲水,當日上午約7:00抽取2 mL靜脈血液樣本,用于空腹血糖濃度檢測。檢測3次,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7.0 mmol/L。②血脂檢驗。檢驗12 h內(nèi)禁食、水,于第2天晨抽取靜脈血,處理后進行相關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尿受量、血清三酰甘油)的檢測。③糖耐受試驗。試驗前3 d正常飲食,攝入糖水化合物150~300 g/d;試驗前1 d即開始禁食,第2天晨于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2 mL靜脈血,用于空腹血糖濃度測定。在200~300 mL水中溶入80 g葡萄糖,于4 min內(nèi)喝完,之后0.5、1、2 h分別抽取2 mL靜脈血。給糖30 min~1 h內(nèi),患者血糖水平會顯著上升,2 h后即恢復正常狀態(tài),如此時無法至正常狀態(tài),則為尿糖陽性,糖耐受力下降。
記錄組間各項生化指標,具體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統(tǒng)計糖尿病患者的檢出率。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為4.0%~6.0%,血清三酰甘油正常值為0.45~1.7 mmol/L,果糖胺正常值為1.5~2.4 mmol/L,以上指標如超過正常值,即可懷疑為糖尿病,但糖尿病的診斷還需綜合空腹血糖等指標進行判斷。
本文研究采取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用頻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總膽固醇、血清三酰甘油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項指標比較[(±s),mmol/L]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項指標比較[(±s),mmol/L]
組別觀察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空腹血糖8.79±1.44 5.14±0.51 13.086<0.001餐后2 h血糖11.26±1.73 7.25±1.32 10.093<0.001總膽固醇6.23±1.61 5.13±1.22 2.982 0.004血清三酰甘油3.14±1.24 1.14±0.45 8.304<0.001
本次研究的觀察組30例,糖化血紅蛋白異常檢出率為96.7%(29/30),漏診率為3.3%(1/30);血清三酰甘油異常檢出率為96.7%(29/30),漏診率為3.3%(1/30);果糖胺異常檢出率為96.7%(29/30),漏診率為3.3%(1/30)。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該病的發(fā)病率也開始逐年提升,該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功能障礙導致血糖濃度異常升高,其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分析可能與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有關,多種因素作用下可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表現(xiàn)為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造成機體水、脂肪、電解質以及蛋白質等代謝紊亂[4]。胰島素分泌紊亂后對人體心血管、眼、神經(jīng)等系統(tǒng)都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當病情遷延患者可表現(xiàn)出多飲、多食、消瘦等癥狀,伴隨著病程的推進還會出現(xiàn)多器官并發(fā)癥,比如由急性并發(fā)癥引發(fā)的高深昏迷、酮癥酸中毒等,同時慢性并發(fā)癥還可能引發(fā)神經(jīng)、血管等病變。該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極易導致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傷。所以,早期對疾病的發(fā)現(xiàn)、診斷與治療非常關鍵[5-7]。
糖尿病的治療難度比較大,目前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只能通過藥物控制病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患者及其家屬對糖尿病的治療引起重視,注意合理搭配日常飲食,禁止食用糖分過高、熱量過高的食物,每日都要堅持鍛煉,適當?shù)倪\動和鍛煉可幫助脂肪代謝,從而減少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幫助其提升機體免疫力[8-9]。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尿常規(guī)檢查,患者血糖升高且超過腎臟閾值后,會通過尿液排出,此種情況下尿液中含大量葡萄糖,可在尿檢中發(fā)現(xiàn)并起到一定的臨床價值。如果血液之中葡萄糖升高并不明顯,此時腎臟會完全吸收葡萄糖,即患者血糖雖處在持續(xù)升高的狀態(tài)下,但尿檢結果不會呈現(xiàn)陽性。同時尿糖升高不會單一指向糖尿病,如果患者服用了大量維生素C,或服用大量抗生素,也可能會出現(xiàn)尿糖陽性的檢驗結果。所以采用該檢查方式的誤診率、漏診率仍比較高[10-12]。目前,在糖尿病的臨床診斷中,除空腹血糖等主要診斷指標外,血液生化檢驗也開始成為比較常用的一種診斷方法,該檢驗方法不僅操作簡單,方便快捷,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也比較少,并且敏感度、準確性都很高,可幫助醫(yī)生做出準確的臨床診斷[10]。但僅通過一種檢測方式進行診斷,誤診率往往較高,還可能會為后期治療帶來一些麻煩。本研究中通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尿受量、總膽固醇、血清三酰甘油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可為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保證。本研究中共選取30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另選30名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在常規(guī)檢驗的同時加入血液生化檢驗,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檢測水平為(8.79±1.44)mmol/L、餐后2 h血糖檢測水平為(11.26±1.73)mmol/L、總膽固醇水平為(6.23±1.61)mmol/L、血清三酰甘油檢測水平為(3.14±1.24)mmol/L,對照組水平分別為(5.14±0.51)、(7.25±1.32)、(5.13±1.22)、(1.14±0.45)mmol/L,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檢出率為96.7%,漏診率為3.3%;血清三酰甘油檢出率為96.7%,漏診率為3.3%;果糖胺檢出率為96.7%,漏診率為3.3%。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糖尿病臨床檢驗過程中,采用血液生化檢驗方式可以提升各項檢驗的水平。由此可見,糖尿病臨床診斷中應用血液生化檢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為糖尿病患者臨床檢驗中比較常見的項目,其中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即可確診。但是,由于二者反映的都是某時間點患者的狀態(tài),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患者情緒變化、高脂肪食品、運動以及激素類藥物的使用等,上述因素都能影響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低血糖患者在飲酒、使用胰島素后血糖也可能處在正常狀態(tài)。所以,單純采用空腹血糖于餐后2 h血糖水平對糖尿病進行臨床診斷,獲得的結果可能并不準確。因此本研究中加入總膽固醇、血清三酰甘油,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jù)[13-14]??偰懝檀?、血清三酰甘油均為反映血脂的重要指標,可從側面上反映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在血液生化檢驗過程中,果糖胺也可用于診斷糖尿病,這項指標趨于穩(wěn)定,其濃度和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關,可在臨床診療中更好地了解血糖水平。除此之外,可用于糖尿病檢驗的生化檢驗項目還有很多,由于糖尿病患者很多都存在肝腎功能損傷,因此,肝腎功能檢查結果也可為糖尿病臨床診療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jù)。
綜上所述,采用血液生化檢驗方式可為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準確性提供保證。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總膽固醇、血清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標檢驗具有重要價值,且生化檢驗方便快捷,操作比較方便,患者痛苦較小,對于治療結果的判 斷以及治療方案的調(diào)整可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