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凌霄,宋凌燕
(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yī)院急診科,山東 威海 264200)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由于其可有效保護人體免受致病菌、炎性物質的侵襲,有效阻止人體水分的快速流失,是人體重要的保護屏障。自身免疫力差、藥物過敏、其他危重疾病引發(fā)的重癥皮膚病病情較為嚴重,患者除了伴有一般皮膚病的皮疹、炎癥,還會對患者內臟器官、循環(huán)系統(tǒng)產生嚴重影響,預后較差,不利于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重癥皮膚病患者急需在短時間內獲得有效的救治措施,否則會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臨床上用于治療常規(guī)皮膚病的糖皮質激素類、免疫抑制劑類藥物在治療重癥皮膚病的過程中,由于未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容易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加重患者病情,且此類藥物副作用較多,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尋求更加有效且安全性較高的治療方案對于改善重癥皮膚病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在改善重癥皮膚病癥狀方面療效確切,獲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诖?,本研究結合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癥皮膚病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重癥皮膚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yī)院收治的40例重癥皮膚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男9例,女11例;年齡25~51歲,平均年齡(41.52±3.38)歲;病程8~27 d,平均病程(16.34±2.57)d。觀察組男8例,女12例;年齡24~52歲,平均年齡(41.46±3.41)歲;病程7~28 d,平均病程(16.31±2.59)d。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臨床確診為重癥皮膚病;②患者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均比較穩(wěn)定,且情緒波動不大;③臨床資料完整;④近期未接受相關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有惡性腫瘤疾?。虎诤喜⒂芯裣到y(tǒng)疾病者;③對本次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者;④患者依從性差,不能配合治療。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療法,方案具體內容如下:患者入院后,給予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華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216,規(guī)格:5 ml∶0.125 g)40 mg、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856,規(guī)格:0.1 g)0.4 g,均加入5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3~5 d。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方案具體內容如下:在常規(guī)基礎上,給予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20043086,規(guī)格:每瓶含IgG 2.5 g,IgG含量為5%)250~400 mg/(kg·d)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周。兩組均病情穩(wěn)定后逐步減少激素用量。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指標、炎癥因子水平、血清指標、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1 臨床指標 包括患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損控制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
1.4.2 炎癥因子水平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5 ml外周空腹靜脈血,以3000 r/min進行15 min的離心處理,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其C反應蛋白(CRP),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及白細胞介素-18(IL-18);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4.3 臨床療效 若患者皮膚癥狀消失,恢復至正?;虬l(fā)病前狀態(tài),糜爛、大皰、紅斑等均消失則為顯效;若患者的皮膚癥狀和情況均明顯改善,糜爛、大皰、紅斑等面積縮?。?0%則為有效;若患者的皮膚癥狀和情況均未見改善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4 不良反應 包括頭痛、腹痛、血糖指標異常、心功能異常以及肝腎功能受損。
2.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損控制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d)
2.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CRP、TNF-α、IL-1β、IL-6、IL-1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重癥皮膚病患者多伴有臟器損傷及全身炎癥、中毒等癥狀,患者須在短時間內得到正確的救治措施,如果延誤治療或者治療措施不當,極易加重病情,甚至導致死亡。常規(guī)治療皮膚病的藥物療法在治療一般皮膚病時效果確切,且見效較快,短期內就可控制病情,但作用于重癥皮膚病后,患者的癥狀未能得到明顯改善,部分患者的癥狀甚至出現(xiàn)惡化及出現(xiàn)一系列不良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改善重癥皮膚病患者的炎癥,緩解其癥狀,有利于重癥皮膚病的好轉。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皮損控制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促進重癥皮膚病患者改善臨床癥狀,縮短治療時間,促進快速康復。分析認為,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含有患者所需的多種抗體,對疾病相關的病理性自身抗體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控制疾病發(fā)展,緩解臨床癥狀,從而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同時,觀察組治療后CRP、TNF-α、IL-1β、IL-6、IL-1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促進重癥皮膚病患者炎癥反應的緩解。分析認為,大劑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對患者機體的免疫性損傷進行抑制,對巨噬細胞的合成、釋放細胞因子及炎癥介質進行調節(jié),抑制機體內炎癥反應,有效降低炎癥對機體的損傷。同時,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5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促進重癥皮膚病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分析認為免疫球蛋白作為人體血液制品,大劑量作用于重癥皮膚病的治療后,可以有效降低炎癥水平,優(yōu)化血清指標,緩解患者癥狀,因此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此外,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5.00%,低于對照組的5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分析認為,重癥皮膚病患者的治療周期相對較長,免疫球蛋白為健康人血漿分離提取的制劑,與機體相容性較高,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采用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重癥皮膚病患者的療效確切,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縮短治療時間,促進患者快速康復,且不良反應較少,應用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