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姣 王娟 劉寧 史敏 秦海紅 劉曉陽
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陜西西安 710038
擴張型心肌?。╠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多因為心肌供血不足而導致預后生存質量不佳[1-2]。DCM 往往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嚴重時將引發(fā)心律失常等癥狀,導致死亡的發(fā)生[3-4]。臨床針對DCM 合并HF 患者多采用抗心衰治療[5-6],但大多患者因監(jiān)護不到位、用藥不規(guī)范導致預后狀態(tài)較差[7]。監(jiān)測-培訓-計劃(monitoring-training-planning,MTP)干預模式是一種新型管理模式,通過監(jiān)測、培訓、計劃等步驟,對患者護理干預過程中的問題與流程進行細化分析,制訂相應的管理措施,提高患者干預的質量并提升醫(yī)護人員的干預能力[8-9]。MTP 干預模式現階段多應用在圍手術期對抗菌藥物進行管理及輸液相關的研究中[10-12],將其應用在DCM 合并HF 患者的研究稀缺,基于此,本研究通過對該類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比較,旨在提高其干預效果及生存質量。
前瞻性選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80 例DCM 合并HF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確診為DCM 合并HF[13];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制定的《赫爾辛基宣言》的倫理審查標準,倫理批件(TDLL-第202201-02 號)。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異常、重要器官障礙疾?。虎诤喜盒阅[瘤;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④合并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⑤有精神疾病、認知障礙。采用簡單隨機分組中擲硬幣法分為A、B 組。A 組47 例患者中男28 例,女19 例;年齡48~79 歲,平均(61.59±4.30)歲;病程1~5 年,平均(2.20±0.59)年;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級:Ⅰ~Ⅱ級31 例,Ⅲ~Ⅳ級1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 例,高中、中專及大專28 例,本科及以上5 例;經濟狀況困難14 例,一般24 例,良好9 例;B 組33 例患者中男19 例,女14 例;年齡50~75 歲,平均(62.01±4.29)歲;病程0.5~6.0 年,平均(2.26±0.61)年;NYHA 分級:Ⅰ~Ⅱ級21 例,Ⅲ~Ⅳ級12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中專及大專19 例,本科及以上4 例;經濟狀況困難10 例,一般17 例,良好6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B 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藥物及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制訂鍛煉計劃等。A 組患者在B 組患者基礎上采用MTP 干預模式,主要包括①監(jiān)測:成立MTP 干預小組,制訂DCM 合并HF 患者干預目標,對患者的用藥進行監(jiān)督與指導,核實其用藥種類、用藥量及用藥方式是否正確,將相關藥物的副作用及用藥機制告知患者,囑咐患者用藥前自行監(jiān)測脈搏,若出現異常則及時與醫(yī)護人員溝通;②培訓:對醫(yī)護人員、患者均進行培訓,醫(yī)護人員的培訓包括其對患者進行DCM、HF 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藥物相關說明、功能鍛煉、危險因素預防等,將以上內容通過競賽、答題、日??剖覍W習等方式形成學習體系,將培訓結果與績效聯系來激勵醫(yī)護人員的干預積極性;患者的培訓包括對其發(fā)放健康手冊、在宣傳欄及公眾號等渠道進行知識普及;③計劃:醫(yī)護人員依據患者治療及康復現狀制訂相應的干預管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預、飲食指導、用藥指導、運動干預、不良反應預防等,明確干預目標,將護理的內容細化,形成規(guī)范的指導流程。
①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測患者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張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②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4]:包含20 個條目,采取四級評分方式,沒有或偶爾記1 分,有時記2 分,經常記3 分,總是如此記4 分,分數越高代表焦慮程度越嚴重,<50 分表示正常,≥50 分且<59 分表示輕度焦慮,≥60 分且<69 分代表中度焦慮,≥69 分表示重度焦慮。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 系數為0.824。③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5]:共20 個條目,采取四級評分方式,沒有或偶爾記1 分,有時記2 分,經常記3 分,總是如此記4 分,滿分80 分,其中53~60 分代表輕度抑郁,61~70 分代表中度抑郁,71~80 分代表重度抑郁。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 系數為0.806。④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評分標準[16]:包括家務、穿衣、吃藥等14 個條目,總分0~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越強。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 系數為0.822。⑤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價量表[17],包括護理質量、護理態(tài)度、護理專業(yè)性、護理程序四項內容,每項內容25 分,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60 分為不滿意,60~80 分代表滿意,>80 分代表非常滿意。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數為0.935。
采用SPSS 22.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心功能各項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 個月后,兩組LVEF 水平均高于干預前,且A 組高于B 組;LVESD、LVEDD 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A 組低于B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干預3 個月后心功能水平比較()
表1 兩組干預前、干預3 個月后心功能水平比較()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LVES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舒張內徑
干預前,兩組SAS、SDS、ADL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 個月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A 組低于B 組;ADL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A 組高于B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干預3 個月后SAS、SDS、ADL 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干預3 個月后SAS、SDS、ADL 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 組護理度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B 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現代護理要求醫(yī)護人員以患者需求為視角,從多角度、多方面取觀察患者康復中遇到的問題,提升MTP 干預的治療[18]。目前,臨床將MTP 干預模式應用在感染控制、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19-20]。故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流程繁雜、醫(yī)護人員監(jiān)測不當、計劃制訂不恰當等不足較多,無法滿足DCM 合并HF 患者的康復需求[21-22]。
本研究結果顯示,A 組患者護理之后LVEF 水平明顯較B 組高,LVESD、LVEDD 水平明顯較B 組低,提示MTP 干預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患者的心肌收縮能力變強,這可能是因為:常規(guī)護理的用藥指導并未體現嚴格的監(jiān)測,且為展現護理人員對用藥知識的專業(yè)性,在MTP 干預模式中,成立了MTP 干預小組并制訂了針對性的干預目標,將患者用藥相關內容進行核實與監(jiān)督,且護理人員經過多重培訓,對用藥劑量及藥理相關內容已熟知,在進行指導時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進行干預,加強了患者用藥的正確性,故心功能改善效果更為顯著。干預3 個月后,A 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顯著低于B 組,提示A 組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效果較B 組好,A 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更佳,究其原因在于:患者在用藥及康復的過程中,可能由于文化水平、年齡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對于DCM、HF 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匱乏,因而產生恐懼、焦慮、消極等不良情緒[23-24],對疾病的康復產生阻礙,MTP 模式將健康宣教落到實處,對醫(yī)護人員及患者均通過不同渠道、方式科普疾病知識,且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及時干預,通過積極地宣教提升了患者的康復信心,利于克服患者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A 組患者干預3 個月后ADL 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較B組高,提示A 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高、與醫(yī)護人員關系更和諧,這是因為:MTP 干預中加強了對患者的管理,依據患者的病情進展制訂了適當的運動計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從而改善生活質量,且MTP 干預模式下,醫(yī)護人員更充分發(fā)揮了其專業(yè)性,更為積極主動地進行患者的護理管理[25-27],拉近了與患者間的距離,促進醫(yī)患關系緩和。
綜上所述,對DCM 合并HF 患者采用MTP 干預模式的效果理想,患者心功能水平顯著改變,不良心理狀態(tài)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顯,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但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樣本數量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將會進一步擴大樣本數量,使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