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梅,白玥皓,李晶昌,邢建宇
(1.長安大學 水利與環(huán)境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2.長安大學 旱區(qū)地下水文與生態(tài)效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54)
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具有水溶性強、較明顯的致突變、畸形性[1]和生物降解性差等特點,其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已經演變成全球性問題[2]。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和光催化降解。吸附法處理能力大、操作簡單、可規(guī)?;痆3-6]。光催化降解因其成本低、降解能力強被廣泛使用[7-10]。
聚吡咯(PPy)具有共軛體系和N—H官能團,可以與抗生素發(fā)生相互作用[11-12]。但是PPy在水中分散性很差,還易受到親核試劑的攻擊,通常和其他組分復合使用。Zn3In2S6由于具有強大的光催化能力,化學穩(wěn)定性好和低環(huán)境影響等特性而迅速成為“光催化劑半導體之星”[13]。本文將聚吡咯與Zn3In2S6結合,達到綜合、高效、綠色處理抗生素污染的目的。
吡咯(Py)、甲基橙、FeCl3·6H2O、ZnSO4·7H2O、硫代乙酰胺(TAA)、鹽酸、氫氧化鈉、無水乙醇、異丙醇、CuSO4·5H2O、KI、對苯醌均為分析純;InCl3·4H2O、鹽酸四環(huán)素(96%)、氯霉素(USP)、甲硝唑(99%)、氧氟沙星均購買于阿拉丁試劑。
VHX-900F超景深顯微鏡;UV-3600 plus紫外-可見光譜儀;D8 Advance型X射線衍射儀;752N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2.1 聚吡咯(PPy)的制備 將200 mL濃度 2.5 mmol/L 甲基橙溶液與700 μL吡咯混合,冷卻到5 ℃,保持在此溫度,在2 h內滴加溶解于23 mL蒸餾水中的10 mmol FeCl3溶液,24 h后,用超聲清洗,每次清洗15 min,直到溶液無色,在60 ℃下干燥。
1.2.2 Zn3In2S6的制備 將1.5 mmol ZnSO4·7H2O、1 mmol InCl3·4H2O加入到30 mL去離子水中,攪拌30 min。加入3 mmol TAA,繼續(xù)攪拌 30 min,混合均勻后轉移到50 mL水熱釜中,于 160 ℃ 下加熱12 h。用水和乙醇洗滌多次,在 60 ℃ 下干燥。
1.2.3 PPy/Zn3In2S6復合物的制備 1.5 mmol ZnSO4·7H2O、1 mmol InCl3·4H2O加入到30 mL去離子水中,攪拌30 min。加入3 mmol TAA,繼續(xù)攪拌30 min。加入一定量的PPy,攪拌10 min后轉移到50 mL水熱釜中,于160 ℃下加熱12 h,分別制得PPy含量為2%,4%,6%的PPy/Zn3In2S6復合物。用水和乙醇洗滌多次,在60 ℃下干燥。
將Zn3In2S6、PPy/Zn3In2S6復合物使用超景深顯微鏡進行顯微觀察。用X射線衍射儀從15°掃描到80°對PPy、2%PPy/Zn3In2S6進行測定。用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儀掃描PPy、Zn3In2S6、PPy/Zn3In2S6復合物,測定所制備材料的光吸收性能,掃描波長范圍為200~800 nm。
分別稱取一定質量的PPy/Zn3In2S6復合物、Zn3In2S6、PPy,放入40 mL濃度為50 mg/L的鹽酸四環(huán)素溶液中進行吸附實驗,一定時間后分別取樣,于357 nm波長下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溶液中剩余鹽酸四環(huán)素的濃度。
吸附結束后,離心,倒掉上清液,將固體平均分成2份,一份置于氙燈下照射1 h,另一份黑暗放置 1 h。光、暗處理結束后,在2份樣品中分別加入 40 mL 濃度為50 mg/L鹽酸四環(huán)素溶液,于磁力攪拌器上攪拌吸附3 h。吸附結束后,于357 nm處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溶液中剩余鹽酸四環(huán)素的濃度。
2.1.1 超景深顯微分析 超景深顯微鏡下觀察得到的Zn3In2S6、PPy、PPy/Zn3In2S6復合物微觀形貌見圖1。
圖1 Zn3In2S6、PPy和PPy/Zn3In2S6復合物的 超景深顯微圖Fig.1 Ultra-depth micrographs of Zn3In2S6, PPy and PPy/Zn3In2S6 a.Zn3In2S6;b.2%PPy/Zn3In2S6; c.4%PPy/Zn3In2S6;d.6%PPy/Zn3In2S6;e.PPy
由圖1a和圖1e可知,Zn3In2S6為黃色微粒,PPy為黑色無定型固體化合物。由圖1b、1c、1d可知,PPy/Zn3In2S6復合物為黃黑相間的復合物,并且隨著PPy含量的增加,PPy/Zn3In2S6復合物的顏色由黃色逐漸轉為黑色為主。當PPy含量為2%時,PPy/Zn3In2S6復合物少部分為黑色,顯示出了PPy在Zn3In2S6中的添加;當PPy含量為6%時,PPy/Zn3In2S6復合物的大部分都為黑色,說明由于質量上的差異,少量PPy的添加即可實現對Zn3In2S6的復合。
2.1.2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Zn3In2S6、PPy、PPy/Zn3In2S6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圖見圖2。
圖2 Zn3In2S6、PPy、PPy/Zn3In2S6復合物的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圖Fig.2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Zn3In2S6, PPy and PPy/Zn3In2S6
由圖2可知,純PPy在紫外光區(qū)和可見光區(qū)都有較強的吸收,而Zn3In2S6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紫外光區(qū),在可見光區(qū)幾乎沒有吸收;隨著PPy的添加,PPy/Zn3In2S6復合物在紫外光區(qū)的吸收稍有下降,在可見光區(qū)的吸收逐漸升高。表明當PPy與Zn3In2S6復合時,可以擴大Zn3In2S6的光吸收范圍,將Zn3In2S6的光吸收范圍從紫外光區(qū)擴展至可見光區(qū)。另據文獻報道[14-15],導電聚合物PPy與光催化材料的復合,將有助于光催化產生的電子-空穴對的分離,從而提高光催化效率。
2.1.3 X射線衍射光譜(XRD) 材料的XRD見圖3。
圖3 2%PPy/Zn3In2S6、PPy的X射線衍射光譜Fig.3 XRD spectra of 2%PPy/Zn3In2S6 and PPy
由圖3可知,Zn3In2S6的XRD峰正好對應其六邊形結構。PPy在26.53°處顯示一個寬而弱的峰,表明其為無定形結構,但在PPy/Zn3In2S6納米復合物中并不明顯,可能是因為PPy含量很低,不能影響到PPy/Zn3In2S6納米復合物的結晶過程[1]。
為了檢測PPy/Zn3In2S6對于不同抗生素的吸附選擇性,配制了4種不同類型的抗生素溶液(鹽酸四環(huán)素、氯霉素、氧氟沙星、甲硝唑)。不同類型抗生素吸附前后的濃度差見圖4。
圖4 PPy/Zn3In2S6復合物對不同類型抗生素的 吸附選擇性實驗Fig.4 The adsorption selectivity experiment of PPy/Zn3In2S6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ntibiotics
聚吡咯與Zn3In2S6的配比對鹽酸四環(huán)素吸附的影響見圖5。
圖5 不同比例PPy/Zn3In2S6復合物對 鹽酸四環(huán)素的吸附實驗Fig.5 The adsorption experiment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PPy/Zn3In2S6
由圖5可知,Zn3In2S6、2%PPy/Zn3In2S6、4% PPy/Zn3In2S6對鹽酸四環(huán)素表現出較高的吸附效率,吸附效率分別達到了90%,76.63%,74.83%,而 6%PPy/Zn3In2S6和PPy的吸附效率只有 52.16%,15.89%。數據表明,Zn3In2S6吸附能力最強,且隨著PPy含量的增加,吸附能力逐漸變弱。這可能是因為過多的PPy會引起不利的遮光效果并覆蓋了催化劑的活性位點[16]。
將吸附飽和的PPy/Zn3In2S6復合物光照 30 min,再生能力見圖6。
圖6 PPy/Zn3In2S6復合物的配比對光催化再生的影響Fig.6 The effect of PPy/Zn3In2S6 ratio on photocatalytic regeneration
由圖6可知,2%PPy/Zn3In2S6的光再生效率最高,為17.03%,說明添加少量的PPy,能夠有助于PPy/Zn3In2S6復合物降解鹽酸四環(huán)素,并提高光再生的效率。
光照時間對復合材料光再生效率的影響見圖7。
圖7 光照時間對光再生效率的影響Fig.7 The influence of light time on light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由圖7可知,最合適的光照時間是30 min。當光照時間<30 min時,光再生效率較低,不能有效的利用復合材料;當光照時間>30 min,復合材料的光再生效率已到達最大值,光再生效率不再隨著光照時間延長而增加。
圖8 淬滅劑對光再生效率的影響Fig.8 The effect of quencher on light regeneration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