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成,龐金榮
(1漣水縣人民醫(yī)院放療科 江蘇 淮安 223400)
(2漣水縣人民醫(yī)院CT室 江蘇 淮安 223400)
食管癌屬于臨床中發(fā)生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其起病相對隱匿,早期缺乏特異性癥狀,僅表現(xiàn)為哽咽感、胸骨后不適等,在癥狀嚴重時,患者多已進入中晚期,治療難度大,預后不佳,故應該通過早期診斷,明確患者術前分期,以指導臨床工作的有效開展[1-2]。對食管癌目前影像學診斷方法較多,X線鋇餐造影、內(nèi)鏡檢查、多層螺旋CT等均屬于常用手段,X線鋇餐造影、內(nèi)鏡檢查診斷對疾病檢出率高,但對腫瘤組織浸潤、淋巴結轉移的評估效果并不理想[3-4]。多層螺旋CT檢查則具有圖像分辨率高的優(yōu)勢,有利于清晰顯示病變情況,可為術前分期提供可靠依據(jù)[5]。為探討多層螺旋CT對診斷本病的價值,該次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探討了該方法對術前T、N分期診斷及預后評估的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漣水縣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1.25±7.10)歲;病理證實:鱗癌40例,腺癌11例,鱗腺癌5例,小細胞癌4例;發(fā)病位置:食管上段11例,中段39例,下段10例。手術病理證實T分期T1計9例、T2計17例、T3計20例、T4計14例;N分期N0計34例,N1計26例。
納入標準:①滿足食管癌診斷標準者;②患者經(jīng)手術病理檢查明確診斷;③術前未進行放化療者;④患者術前均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⑤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①手術難度大者;②嚴重心肺功能損傷者;③存在遠端轉移者;④鎖骨淋巴結明顯腫大者;⑤不同意研究者。
所有患者均于術前開展多層螺旋CT檢查,采用Brilliance CT Big Bore螺旋CT檢查,要求檢查時在鋇餐造影一周之后,掃描時參數(shù)設置:電壓120 kV,電流340 mAs,層厚3 mm?;颊唧w位取仰臥位,從頸部胸廓入路開始掃描至肋膈角、上腹部,再從膈頂開始掃描至肝緣下。先常規(guī)開展CT平掃,完成后經(jīng)肘以高壓注射器靜脈注射液碘帕醇[北京北陸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4113,100 mL:37g(I)]70 mL,注射速率控制為4.0 mL/s,注射完成后以3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沖管,開展增強掃描。掃描完成后,將獲得圖像傳入圖形工作站進行多平面重建,選擇病灶和周圍組織最清晰的圖像開展分析。均由2名高年資影像科醫(yī)師閱片,給出統(tǒng)一的結果。
①多層螺旋CT術前T分期診斷。T1為患者食管壁厚度增加3~5 mm;T2為增厚5~15 mm;T3為增厚大于15 mm,局部存在結節(jié)樣凸起,食管管腔明顯狹窄,但未侵犯臨近臟器組織;T4為病灶向食管壁外生長,管腔存在明顯狹窄,侵犯臨近臟器。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分析診斷結果的差異與一致性。②多層螺旋CT術前N分期診斷。N0期區(qū)域內(nèi)未見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結直徑小于10 mm,無明顯強化征象;N1期區(qū)域內(nèi)存在淋巴結轉移,增強掃描存在明顯的強化。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分析診斷結果的差異與一致性。③不同分期術后生存情況比較,根據(jù)CT檢查結果將患者分為T1~T2組、T3~T4組,對比兩組術后1年、2年生存率。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百分比(%)表示,一致性予Kappa檢驗,Kappa值大于0.75為一致性較好,Kappa值在0.4~<0.75為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為一致性較差;組間行χ2檢驗,兩種不同方法比較行配對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食管癌T分期T1計7例、T2計19例、T3計20例、T4計14例,診斷準確率為90.00%,與病理檢查比較一致性較好(Kappa=0.8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00,P=0.572>0.05)。見表1。
表1 多層螺旋CT術前T分期診斷
多層螺旋CT診斷N分期N0計33例,N1計27例,診斷準確率91.67%,與病理檢查比較一致性較好(Kappa=0.8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P=1.000>0.05)。見表2。
表2 多層螺旋CT術前N分期診斷
T3~T4組術后第1年、第2年生存率均顯著高于T1~T2組(P<0.05)。見表3。
表3 不同分組術后生存情況比較 [n(%)]
食管癌屬于消化系統(tǒng)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病死率均較高,治療難度大。我國屬于食管癌高發(fā)的國家,每年發(fā)病率在世界范圍內(nèi)占比約50%,其發(fā)生與飲食習慣、真菌感染等密切相關[6]。本病早期缺乏特異性診治,隨著病情進展出現(xiàn)明顯癥狀時患者多已經(jīng)進入中晚期,治愈難度大,患者預后不佳[7]。臨床對該類患者多采用根治性手術治療,旨在徹底清除腫瘤組織,但因患者病灶周圍可能存在淋巴結浸潤以及淋巴結轉移,故會影響手術效果以及患者預后,基于此,術前有必要完善各項檢查,評估病灶組織浸潤程度以及轉移情況,以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確定[8-9]。對食管癌臨床常用診斷手段較多,常規(guī)X線鋇餐造影檢查能觀察食管黏膜破壞、中斷、龕影、不規(guī)則充盈缺損情況等,但無法評估周圍組織浸潤情況;內(nèi)鏡檢查雖然能觀察腫瘤形態(tài)、病變位置等,但對侵犯程度評估不理想[10]。多層螺旋CT則屬于臨床診斷食管癌的重要輔助手段,以普通CT檢查為基礎,有利于評估腫瘤病灶對臨近組織的侵襲狀態(tài)[11]。在食管發(fā)生病變后,食管壁厚度將明顯增加,通過多層CT檢查,能發(fā)現(xiàn)食管壁與周圍組織密度的差異,且通過增強掃描,也可更好地觀察脂肪層組織變化,進而區(qū)分腫瘤和縱隔。該檢查方式可通過軸位、冠狀位、矢狀位等多方面的重建,獲得一定厚度的MPR圖像,掃描速度快,掃描時間短,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12-13]。利用重建技術,則可清晰顯示腫瘤形態(tài)、大小、與組織臨近關系等,對體積微小的淋巴結也能夠較好檢出。該檢查方法也能顯示食管縱隔之內(nèi)組織間器官的形態(tài)以及解剖關系,能反映病灶侵襲的程度以及范圍,進而輔助臨床判定腫瘤T分期情況。N 分期則主要進行淋巴結大小的判定,如果淋巴結直徑大于10 mm,則提示存在淋巴結轉移,通過多層螺旋CT檢查,則能較好地觀察淋巴結大小、形態(tài)、密度等,可輔助臨床評估淋巴結轉移狀態(tài)。此外,不同組織位置的淋巴結大小存在差異,通過多層螺旋CT檢查,可實現(xiàn)對淋巴結的多角度觀察,進而實現(xiàn)對淋巴結短徑的準確測量,可排除陰性淋巴結,減少不必要的清掃,可指導手術的進行。
本次研究中,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食管癌T分期T1計7例、T2計19例、T3計20例、T4計14 例,診斷準確率90.00%,與病理檢查比較一致性較好(Kappa=0.8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證實,多層螺旋CT檢查對食管癌T分期準確性高,和病理檢查的一致性好。陳墾等[14]研究中,與金標準比較,多層螺旋CT對診斷食管癌T1分期準確率 66.67%、T2分期 77.78%、T3分期 90.00%、T4分期95.65%,整體診斷準確率為84.88%,與本次研究基本一致,佐證多層螺旋CT術前T分期診斷的價值。而本次研究多層螺旋CT診斷N分期N0計33例,N1計27 例,診斷準確率為91.67%,與病理檢查比較一致性較好(Kappa=0.8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提示多層螺旋CT對N分期準確率高,能有效實現(xiàn)對淋巴結轉移情況的判定,可指導手術的進行。閻輝等研究中[15],多層螺旋CT對N0分期診斷準確率82.46%,N1準確率84.85%,整體準確率83.33%,與本次研究一致,也佐證了多層螺旋CT對N分期評估的價值。而在預后評估上,本次研究中T3~T4組術后第1年、第2年生存率分別為100.00%、92.31%,顯著低于T1~T2組的76.47%、64.71%(P<0.05),該研究提示病灶侵襲越嚴重患者術后生存率越低?;诖?,在多層螺旋CT診斷食管癌時,應該通過對術前分期的分析,綜合考慮患者預后,采取適宜的治療方案,以改善患者預后。吳漢撓等研究中[16],T1~T2組術后第1、2年生存率分別為100.00%、88.00%,顯著高于T3~T4期組的60.00%、40.00%(P<0.05),也佐證了該檢查方案對評估患者預后的價值。由此可認為,對食管癌患者予以多層螺旋CT掃描,可較好顯示縱隔內(nèi)的解剖結構、淋巴結、周圍氣管血管與食管等關系,并能實現(xiàn)對陰性淋巴結的有效排除,能有效排除陰性淋巴結,可避免患者術中不必要的淋巴結清掃,可減少患者損傷,降低并發(fā)癥風險。此外通過對食管壁厚度、管壁內(nèi)外情況的分析,也可輔助評估患者的轉移風險,進而輔助準確實現(xiàn)臨床分期,進而可輔助臨床確定手術路徑[17]。而根據(jù)對患者準確的術前分期,則能實現(xiàn)對患者預后狀態(tài)的預測,考慮T3~T4組患者預后相對較差,患者術后生存率低,基于此有必要優(yōu)化治療方案,分析影響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通過對癥處置,改善患者預后。此外,因掃描范圍限制,該文研究難以實現(xiàn)對多層螺旋CT術前M分期價值的研究,故后續(xù)需擴大掃描范圍,積累存在遠端轉移的食管癌患者病例,進一步完善研究。
綜上所述,對食管癌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對術前T、N分期的準確率高,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好,且有利于對患者預后的評估,可輔助臨床制定治療方案,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