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jīng)濟周刊》 記者 侯雋 | 北京報道
英國購物中心撐傘降溫
7月19日,英國多地當日氣溫高達43℃,商鋪關門。
很多人去海邊納涼
燃氣和電費合起來每月超過 1000歐元?!
這個聽起來很瘋狂的消息已經(jīng)在歐洲各地成為現(xiàn)實。
今年夏天,住在英國劍橋的Lisa終于下決心買了一臺空調(diào)。
“我的花費遠遠超過1000歐元。我為了降溫花了2000多英鎊。英國的夏天一般就20多攝氏度,今年超過35℃甚至40℃以上,而且這幾年是一年比一年熱?!彼诮邮堋吨袊?jīng)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往年來看,英國一般是7—8月夏季的時候比較熱,一般英國人在那個時候都會去歐洲大陸度假,所以并不需要買空調(diào)。但今年不僅英國,整個歐洲6月就已經(jīng)開始進入炙熱狀態(tài),加上經(jīng)濟也不景氣,哪里都去不了,只能待在家里宅著?!?/p>
Lisa給記者曬了自己的賬單:購買及安裝空調(diào),花了稅前2100英鎊(約合1.71萬元人民幣),其中,空調(diào)機本身花了1000英鎊,安裝過程則花了1100英鎊。
有了空調(diào)續(xù)命后,Lisa全家的夏天的確涼爽多了。但另外一個問題接踵而至,電費賬單將大幅度飆升。
“沒辦法,如果開車去旅游也是一大筆開銷?!彼裏o奈地說。
資料顯示,英國的油價6月29日已達每升191.2便士,接近2英鎊,這讓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再一次飆升。
“一輛典型的55升家用車加油費從一年前的72英鎊漲到105英鎊。我們現(xiàn)在為了控制生活成本,減少外出,減少娛樂,我認識的很多人都開始去食品銀行(英國慈善機構)領免費的食物了,但是那里的食物開始大幅度減少?!盠isa表示。
根據(jù)英國Carbon Brief網(wǎng)站發(fā)表的文章《英國能源賬單為何飆升至歷史新高》,英國家庭電、氣費用將達到半個世紀以來最高水平。
在比利時的布魯日,開面包房的Kris面臨的是如何省電的難題。
“1000歐元?你知道我每月的賬單是多少嗎? 5500歐元!” Kris對《中國經(jīng)濟周刊》記者表示。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的煤氣費在過去 12個月里已經(jīng)從每月 900歐元漲到每月 4200歐元,電費從去年的每月2000歐元漲到今年每月 5500歐元。
“我每天都要像一個數(shù)學家一樣,我不能再隨心所欲地烤面包,我必須省電,同時一次烤完所有的食物,因為我不能讓烤箱多次轉(zhuǎn)動啟動!” Kris抱怨。
而在德國,Jan Dierickx今年7月也花了1000歐元更換了更加省電的LED照明,還安裝了10塊太陽能電池板,整個屋頂都將被覆蓋?!拔疫€囤積了木材打算冬天取暖,這樣做就是希望我的賬單會下降一點?!?Ja n Dierickx對《中國經(jīng)濟周刊》記者表示。
德意志銀行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由于天然氣供應仍然緊張,德國家庭今冬可能會轉(zhuǎn)用木材作為取暖來源。
正當歐洲普通老百姓想著如何拼命節(jié)省能源開銷的時候,一些超級富豪們則忙著在北極挖掘新的商機。
炙熱高溫的另一面,是冰蓋之下的能源和資源可能正變得適宜開采。
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報道,包括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金融媒體巨頭布隆伯格、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等在內(nèi)的億萬富翁們都看上了格陵蘭島可能蘊藏的豐富鎳鈷資源,在這些億萬富翁的資助下,美國技術公司寇伯金屬(KoBold Metals)正在格陵蘭島尋找可用于制造電動汽車電池的稀有金屬及礦物,比如鎳和鈷。
寇伯金屬表示,他們正在勘探的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或第二大的鎳和鈷礦床,可能能夠為1億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目前,覆蓋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的冰蓋在加速融化,新聞顯示北極地區(qū)的科學家們甚至穿著短袖短褲打起了冰上排球。隨著氣候變暖,冰蓋減少、冰川加速融化,取道北極已不再是紙上談兵。
近年來,隨著北極擁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和作為海上貿(mào)易通道的潛力被持續(xù)關注和挖掘,關于航道與資源爭奪的經(jīng)濟活動也正變得前所未有的活躍。
加速融化的不只有北極的冰川。
8月22日,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fā)布了一項報告。他們通過對歷史圖像以及其他數(sh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如今瑞士的冰川與近一個世紀前形成了鮮明對比。在1931年至2016年期間,瑞士冰川的體積減少了一半。而在2016年至2021年的最近6年時間里,冰川消融速度進一步加快,體積又減少了12%。
冰川學家克里斯托夫·邁爾表示,阿爾卑斯山有幾座非常大的冰川可以存在較長一段時間,但阿爾卑斯山大部分冰川將在未來50年內(nèi)消失。德國包括施尼弗納冰川在內(nèi)的德國多座冰川可能將在15年內(nèi)消失。
“高溫已經(jīng)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常態(tài),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人類都要面臨的共同話題就是氣候危機?!?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季風系統(tǒng)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對《中國經(jīng)濟周刊》記者表示。
2022年5月1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fā)布了《2021年的世界氣候狀況報告》,宣布世界的平均氣溫已經(jīng)比工業(yè)革命前高出1.11℃,全球正處在一個逐漸變暖的世界里。
2016年北極上空掠影,如今越來越多冰雪融化。《中國經(jīng)濟周刊》記者 侯雋I攝
魏科表示,地球歷史上導致氣候異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球板塊的運動,同時火山爆發(fā),都會帶來全球氣候的異常,而現(xiàn)在全球氣候變化是由于人類活動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導致的。
“國際科學界對全球變暖的研究,至少已經(jīng)有40多年,從1990年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發(fā)布第一個評估報告到現(xiàn)在也差不多30多年了,全球的溫度越來越高,全球的極端高溫熱浪也越來越頻繁,這基本上已經(jīng)是全球氣候?qū)W家的一個共識,無論從科學上還是從觀測事實上,都沒有異議?!蔽嚎茖Α吨袊?jīng)濟周刊》記者表示。
但是,他指出目前一個最不能忽視的問題是全球變暖的速度在加快,而且已經(jīng)到了能控制的臨界點。西方科學家多項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極端天氣的增壓作用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fā)生。根據(jù)迄今為止的經(jīng)驗,全球氣溫目前正在上升至少2.5℃的軌道上,這將帶來更大的危機和破壞。
“考察過去80萬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演變,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在兩個數(shù)值之間變化,最低沒有低于170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比濃度),最高沒有超過300ppm,但是最近100年,人類活動已經(jīng)迅速地把這一數(shù)值拉高到今天的420ppm以上?,F(xiàn)在的速度應該是自然過程的100倍以上,甚至上千倍?!蔽嚎普f。
根據(jù)IPCC 的最新報告,人類活動已經(jīng)毋庸置疑地引發(fā)了全球氣候危機;全球即將錯失實現(xiàn)1.5℃或2℃升溫控制目標的機會窗口;而產(chǎn)生影響的氣候因子在全球所有地區(qū)不論時間還是空間變化上都在加劇。
“所以我們在2022年看到氣候災
害已經(jīng)席卷全球,接連不斷的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已成為全球各國新聞的頭條。更早之前,2019年底到2020初,澳大利亞發(fā)生的森林大火從太空中都可以辨識出來,綿延數(shù)月的野火造成了近30億只動物死亡或流離失所。這些都是極端氣候的顯現(xiàn)?!蔽嚎茖Α吨袊?jīng)濟周刊》記者表示。
“我個人認為,我們現(xiàn)在不僅在公元2022年,也在氣候危機紀元的第三年。” 魏科表示。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提出了地球現(xiàn)在處于一個
新時期——“人類世”的地質(zhì)學概念,以區(qū)別于侏羅紀、白堊紀這些時期,凸顯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盡管對于這一時期的開始點在科學界還有分歧,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科學家的認可,魏科相信它很快就會成為一個標準的科學概念。
“我們正在面向一個未知,我們站在一個山頂上,知道前面一定有一個懸崖,但是不知道懸崖在哪兒,周圍一片迷霧。科學家估算說,前面這個懸崖大概是在1.5℃的位置,這就是臨界點的概念,假使升溫繼續(xù)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無法返回了。”魏科說。
那么,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能源的需求肯定是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還堅持用傳統(tǒng)能源的話,就會讓溫度越來越高,然后我們需要更多的電力去應對高溫,又會燒更多的傳統(tǒng)能源。這會陷入一個死循環(huán)里面。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如果我們能夠把新能源快速利用,讓經(jīng)濟生活切換到新能源領域內(nèi),那么我們就能夠打破死循環(huán)?!蔽嚎票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