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正寧縣永正鎮(zhèn)劉堡子小學 高小燕
思維導圖是借助圖文并重的方法,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并借助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作為一種指導式的結構圖形,能幫助學生理順寫作思路,并且讓整個寫作結構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這種教學形式通過圖形靈活激活了學生的寫作思維,將相關寫作知識變得更加結構化、具體化。
作為最初用來幫助“學困生”的工具,思維導圖通過圖文并茂這一鮮活生動的鏈條式記憶方式,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從而讓很多學生不但“記住了知識”,也“記牢了知識”。由于思維導圖具有“自由發(fā)散”的獨特優(yōu)勢,并且憑借其能“天馬行空”般縱橫馳騁、肆意拓展之魅力,這一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作為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日益廣泛地應用到寫作教學中。
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科學地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發(fā)揮潛能,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不斷優(yōu)化寫作教學,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還能通過舉一反三的練習,借助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真正達到活學活用、即學即用之目的,最終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小學寫作教學強調(diào)寫作方法的系統(tǒng)性,旨在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構建更加系統(tǒng)化的寫作理論知識體系,從而有效地提升信息的整合以及應用能力,最終達到全面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但教學的方法和理論的探索只是打開作文大門的一把鑰匙,至于門打開后,學生的作文水平如何,關鍵在于如何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如果這一問題不解決,再好的方法也解決不了學生一看到作文題目就發(fā)怵的難題。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必須“雙管齊下”,只有在掌握寫作方法、吸收名家名作優(yōu)點的基礎上,養(yǎng)成樂于寫作、善于思考的習慣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很多學生由于受到成長經(jīng)歷以及基礎知識的限制,寫作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從下筆或作文內(nèi)容與主題不符等問題。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寫作教學的策略,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簡潔明了的寫作思維指導工具,如果能合理地應用在寫作教學中,將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小學生尚處于寫作的初始階段,生活閱歷幾乎為零,知識儲備量不足,但由于童心未泯,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非常強。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習慣還沒有被大幅度開發(fā),因此不會受到固化模式的限制。
俗話說得好:“一張白紙,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就語言學習來說,雖受陳舊的思維習慣的羈絆,但學生的可塑性極強,你教他們什么,他們就能掌握什么,而且絕不會跑偏,所以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最佳時期。毫無疑問,這就為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推廣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模板式的寫作思維,將能否按時完成寫作任務、是否按照寫作模板寫作,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也不符合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目標。思維導圖的應用能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瓶頸,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寫作理論知識的印象,有利于發(fā)揮想象力的優(yōu)勢,從而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受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強調(diào)課堂紀律,按部就班地統(tǒng)一安排教學進度,安排高強度的重復寫作訓練,以優(yōu)秀篇目模板及考試范疇強化寫作教學。殊不知,這種固有模式的教學,使打造平等交流的“快樂課堂”成為空話,更何談“探索式”“啟發(fā)式”的教學。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沒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把引用名人名言等視為“圣旨”,根本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通過證據(jù)與推理確立有效論證,所以這種練習的方向是錯誤的,導致不同學生對于同一類型的知識掌握程度具有較大的差異,班級中出現(xiàn)了優(yōu)等生與后進生之分。而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部分學生的寫作信心。
思維導圖能將平面的理論教學知識立體化,并且將寫作知識打造成結構化系統(tǒng),能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總結知識,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形成寫作方面的理論知識體系,從而構建文本框架。
將平面化的理論知識構建成具體的知識網(wǎng)絡系統(tǒng),有利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好地遷移和應用寫作知識,從而避免了作文“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這種“百家爭鳴”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在相互比較中掌握了寫作方法,也有利于形成寫作個性,還能增強他們的寫作信心。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而如果在寫作教學中運用固定化的教學模式,更是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
現(xiàn)在,競爭日益激烈,很多學生厭學,認為學習是枯燥無味的事,上課不認真聽,下課不做作業(yè),把學習看成負擔,這已經(jīng)成為影響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嚴重問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除了及時調(diào)整課程難度外,還得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要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不愿意干的事,就是再努力,也達不到預想的效果。相反,面對喜歡做的事,一定會全力以赴,結果定會事半功倍。
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優(yōu)勢,首先,思維導圖能深度結合寫作教學的文字內(nèi)容與圖形內(nèi)容。在寫作教學中,如果采用枯燥的敘述方式講解寫作知識,會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而通過思維導圖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能有效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的枯燥問題,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能讓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其次,作為一種思維模式,思維導圖通過記憶鏈接的方式,充分調(diào)動人體的左右腦機能,能幫助那些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快速記住知識要點,而對那些思維能力突出的學生,無疑也是一把求知的新鑰匙。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但是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導致很多學生雖然想象力豐富,但是寫作時仍然面臨無從下筆、無話可說的問題。
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寫作問題,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到寫作教學中。思維導圖突破了單一文字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借助數(shù)字、符號、線條、圖片的完美融合體現(xiàn)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生更容易接受。思維導圖最大的優(yōu)勢是能將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立體、形象,并且能理順寫作思路,讓學生將心中所想和要表達的內(nèi)容以清晰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對解決寫作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例如,講述一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教師應先指導學生認真分析,只有把題目審清楚,才能始終不脫離主題;然后,讓學生講述之所以喜歡某本書的原因。顯然,這個話題有點大,在開始階段,很多學生會感覺茫然無措,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讓他們將思路逐漸凝聚到寫作主題上來。
當然,指導要循序漸進,更要有的放矢。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推薦的課外書都十分有趣,能否分享一下你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呢?”在解決這種延伸性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自己喜歡課外書的主要內(nèi)容、書本名字、書本類型及價值等多個方面描寫。同時,還要讓學生充分理解課外書的內(nèi)涵和價值,明白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本書,進而真正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思維導圖能將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這樣不僅能避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能順利銜接的問題,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積極思考。
思維導圖不僅能優(yōu)化寫作知識結構,還能讓課堂形式精彩紛呈,將相對枯燥的寫作知識更加具體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讓理論知識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例如,教學《西游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和討論,說出在閱讀完文章后,對孫悟空的印象。在交流討論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學生對于人物角色的看法也不相同。有的學生認為孫悟空嫉惡如仇,消滅了取經(jīng)路上的妖魔鬼怪;有的學生認為孫悟空聰明伶俐,為了奪取兵器大鬧東海,為了長生不老大鬧地府。由于大家都打開了思路,課堂的氣氛非常好。
等討論得差不多了,在各種意見紛紛亮相之后,教師就得趁熱打鐵,針對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描寫一個人物。由于很多學生還處于意猶未盡之際,所以這是作文的最佳時機。
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構思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要包含人物類型、人物特征、人物形象等內(nèi)容。由于學生在作文之前就形成了基本的框架,能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寫作中。毫無疑問,這種事先設計好的“套路”,一定能幫助學生在寫作時將作文內(nèi)容銜接在一起,也能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思維導圖離不開信息技術的輔助,打造思維導圖的重點在于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隸屬關系等建立記憶鏈接,因此不能拘泥于文字和圖像,還得巧妙地借助五顏六色的圖片,將思維的過程、探索的經(jīng)歷立體化地呈現(xiàn)出來,所以必須借助信息技術。
目前,多媒體已經(jīng)普遍應用于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科技帶來的便捷優(yōu)化作文教學課堂。借助音樂、視頻等烘托課堂氣氛,通過與思維導圖的結合,共同營造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教學氛圍。
教學前,要安排有趣的課堂導入,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寫作思路形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提前制作成相關課件,并且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在制作思維導圖課件時,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色彩搭配方式,在導圖中加入有趣的圖片,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以“我的老師”為話題寫作,起初學生只能用“好老師”“好媽媽”等簡單的語言概括,具體好在哪兒,并沒有寫。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影視劇中尊師重教的片段剪輯出來,然后邊播放、邊講解,一個好老師應該具備的品質(zhì)逐漸清晰。學生能一邊欣賞影視作品,一邊回憶老師在生活中的所做作為。這樣,一個個鮮活的老師形象就自然而然地涌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然后再借助思維導圖,學生描寫的老師會更形象生動,更有感染力。
總之,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具有極為顯著的應用優(yōu)勢,能讓學生理順寫作思維,將平面化的寫作知識變得更加系統(tǒng),在潛意識中形成相應的寫作理論體系,從而將寫作理論知識更好地遷移到實踐運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