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涵 冶亞平 陰常欣 周玲玲 昌 媛 李婷婷▲
1.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血液科,廣東廣州 510515;2.南方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病理學系,廣東廣州 510515
結直腸癌是全球高發(fā)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 脅人類生命健康[1],闡明結直腸癌發(fā)生的分子機制,對結直腸癌進行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是結直腸癌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腫瘤組織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不斷增殖能力的細胞,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zhuǎn)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細胞被稱為腫瘤干細胞(tumor stem cell,TSC)[2]。TSC極強的運動和遷徙能力能促進腫瘤細胞轉(zhuǎn)移[3]。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點1(B-lymphoma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1,BMI1)基因是多梳基因家族中重要的調(diào)控基因,在維持腫瘤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4-6]。BMI1的過表達可以促進腸癌的增殖并誘導癌細胞出現(xiàn)化療抵抗[7]。
本研究發(fā)現(xiàn)miR-365a-3p可以靶向結合BMI1,而miR-365a-3p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在國內(nèi)外少見報道,本研究通過檢測miR-365a-3p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觀察其對結直腸癌細胞增殖能力和干細胞特性的影響,明確其抑制結直腸癌發(fā)生的分子機制。
1.1.1 試劑 血清(美國Gibco);逆轉(zhuǎn)錄試劑盒(日本寶生物),PCR試劑盒(日本寶生物);BMI1質(zhì)粒、miR-365a-3p、抑制劑及其空白對照均購自廣州銳博生物公司;CCK8(東仁公司)。
1.1.2 儀器 CO2孵箱(上海潤度);顯微鏡(德國萊卡);離心機(德國艾本德);酶標儀(深圳匯松);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箐華)。
1.1.3 細胞株 HCT15和SW620購自美國ATCC公司。
收集南方醫(yī)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住院患者的結直腸癌標本,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按照試劑說明書提取RNA,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RNA的濃度及純度。
①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逆轉(zhuǎn)錄提取好的RNA。②用PCR試劑盒檢測miR-365a-3p和基因的表達,引物序列見表1。反應條件:95℃ 6 min、95℃ 15 s、60℃ 32 s、72℃ 32 s,40個循環(huán)。U6及GAPDH為內(nèi)參,重復3次。
表1 引物序列
①利用在線網(wǎng)站TargetScanHuman 7.2預測miR-365a-3p的靶基因。②構建BMI1野生型及突變型的熒光素酶載體,分別與對照組(空白)、實驗組(miR-365a-3p)、干擾組(miR-365a-3p抑制劑)共轉(zhuǎn)染至結腸癌細胞。48 h后,按熒光素酶報告系統(tǒng)試劑盒的說明書檢測細胞的熒光素酶活性。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以5×105個/孔接種于6孔板中。12 h后,按照Lipo3000試劑說明書,分別轉(zhuǎn)染實驗組、對照組及干擾組質(zhì)粒。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按1×103個/孔接種至96孔板中,每孔加100 μl培養(yǎng)液,每組設5個復孔。在待測定孔中加入CCK8,2 h后用酶標儀檢測實驗組、對照組及干擾組吸光度值,連續(xù)測7 d,重復3次,繪制細胞增殖曲線。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PBS洗兩次以去除血清。用5 ml干細胞培養(yǎng)基(成分:DMEM+B27+FGF+EGF)重懸細胞,按5×102個/孔鋪到24孔超低吸附板中,補加干細胞培養(yǎng)基400 μl。12 d后觀察干細胞球的狀態(tài)及數(shù)目。成球率=每孔中直徑>75 μm的細胞球的個數(shù)/原始接種細胞數(shù)。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CCK8增殖能力比較用Two-way ANOVA;相關性分析用Spearman相關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iR-365a-3p在正常組織中的表達高于癌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148,P=0.015),見圖1A。miR-365a-3p在T1~T2期患者中的表達高于T3~T4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676,P=0.027),見圖1B。
圖1 miR-365a-3p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
生物信息學網(wǎng)站預測出miR-365a-3p與BMI1的3’UTR區(qū)結合位點,見圖2A,實驗組雙熒光素酶的數(shù)值明顯下降,對照組雙熒光素酶的數(shù)值無明顯變化,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112,P=0.013),見圖2B。
圖2 BMI1與miR-365a-3p的結合情況
Q-PCR結果顯示實驗組BMI1表達下降(t=6.378、5.784,P=0.004、0.005),干 擾 組BMI1表達升高(t=8.547、9.651,P=0.003、0.00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3。
圖3 BMI1的表達情況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CD44、CD133及Lgr5的表達下降(t=9.232、8.774、6.155,P=0.012、0.010、0.017),見圖4A;而干擾組CD44、CD133及Lgr5的表達升高(t=5.271、6.157、5.125,P=0.032、0.029、0.033),見圖4B,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圖4 干細胞相關基因的表達
CCK8實驗表明,實驗組細胞的增殖能力低于對照組,干擾組細胞的增殖能力高于對照組,第5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圖5。
圖5 CCK8檢測細胞增殖能力
干細胞成球?qū)嶒灡砻鳎瑢嶒灲M干細胞成球數(shù)低于對照組(t=17.341、19.232,P=0.004、0.002),見圖6A,而干擾組干細胞成球數(shù)高于對照組(t=8.212、5.473,P=0.017、0.041),見圖6B,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圖6 干細胞成球情況
miRNA是一類在真核細胞中廣泛存在的非編碼小RNA的總稱,其主要通過誘導靶基因降解起到翻譯抑制作用[8-12]。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miRNA可以通過靶向結合干細胞相關基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如miR-34a可通過結合CD44抑制乳腺癌干細胞的增殖[13],miR-150可通過抑制肝癌細胞中C-myc、Bcl-2的表達而影響肝癌干細胞的特性[14-15]。
本研究發(fā)現(xiàn)miR-365a-3p在結直腸癌組織中表達降低,并且其表達與患者T分期相關,miR-365a-3p低表達的患者分期較差;生物信息學軟件及熒光素酶報告系統(tǒng)實驗證實,miR-365a-3p與BMI1的3’UTR區(qū)有結合位點,miR-365a-3p可抑制干細胞相關基因BMI1、CD44、CD133及Lgr5的表達,使結直腸癌干細胞的成球能力下降,并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能力。但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是極其錯綜復雜的過程,本研究還需要繼續(xù)驗證和探索。
綜上所述,miR-365a-3p是一種抑制結直腸癌發(fā)生的重要microRNA,其通過調(diào)節(jié)BMI1的表達,影響結直腸癌干細胞特性,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增殖。本研究將為結直腸癌的預防、治療和藥物研制提供新思路和新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