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專 魏麗琴
1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湖北 武漢 430060;2武漢市第一醫(yī)院 湖北 武漢 430022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臟在多種致病因素下,其收縮或舒張功能出現(xiàn)嚴重障礙,致使心臟泵血功能降低,無法將回流血排出以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1]。有研究調(diào)查顯示,在中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占0.7%,女性占1.0%[2]。最近有研究顯示,超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心肌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等血清因子在介導并參與心肌細胞壞死過程中起重要作用[3],但是它們對CHF患者的診斷價值還沒有明確。本研究通過檢測CHF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hs-CRP、cTnI及CK-MB的表達水平,探討血清hs-CRP、cTnI及CK-MB對CHF患者的診斷價值,旨在為CHF患者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為CHF組,同時選取48例健康者為對照組。CHF組:男41例,女性59例;年齡42~73(61.17±9.45)歲;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22例,Ⅲ級41例,Ⅳ級37例;風心病25例,冠心病38例,高心病37例。對照組:選取來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門診體檢中心的健康者48例,男18例,女30例,年 齡45~75(62.57±13.24)歲。2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4]中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均知情同意;③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感染性疾病者;②6個月內(nèi)出現(xiàn)心肌梗死者;③伴有惡性腫瘤者;④伴有嚴重的肝、腎等其他器官疾病者。
1.3 檢測方法入院12 h以內(nèi)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靜脈血。以3 000 r/min的轉(zhuǎn)速將采集來的血液樣本離心10 min,分離上層血清備用。利用免疫比濁法檢測hs-CRP,利用免疫抑制法檢測CK-MB,利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檢測法測定cTnI。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ˉx±s表示,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指標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受試者工作特 征(ROC)曲 線 評 價hs-CRP、cTnI、CK-MB對CHF的診斷價值。ROC曲線下面積(AUC)比較使用Z檢驗。
2.1 CHF組與對照組hs-CRP、cTn I及CK-M B水平比較CHF組患者hs-CRP、cTnI及CK-MB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CHF組與對照組hs-CRP、cTn I及CK-MB水平比較(±s)
表1 CHF組與對照組hs-CRP、cTn I及CK-MB水平比較(±s)
組別CHF組(n=100)對照組(n=48)t P hs-CRP(mg/L)5.09±0.65 1.00±0.43 39.597<0.001 cTnI(10-3 mg/L)2.51±0.39 1.04±0.51 19.366<0.001 CK-MB(U/L)17.53±1.25 6.57±0.51 58.376<0.001
2.2 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hs-CRP、cTnI及CK-MB水平比較心功能Ⅳ級組hs-CRP、cTnI、CK-MB水平明顯高于心功能Ⅱ級組和心功能Ⅲ級組(均P<0.05);心功能Ⅲ級組和心功能Ⅱ級組hs-CRP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功能Ⅲ級組cTnI及CK-MB水平均明顯高于心功能Ⅱ級組(均P<0.05),見表2。
表2 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hs-CRP、cTn I及CK-M B水平比較(±s)
表2 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hs-CRP、cTn I及CK-M B水平比較(±s)
與心功能Ⅱ級組比較,*P<0.05;與心功能Ⅱ、Ⅲ級組比較,#P<0.05
組別心功能Ⅱ級心功能Ⅲ級心功能Ⅳ級F P例數(shù)22 41 37 hs-CRP(mg/L)4.87±0.35 5.02±0.33 5.29±0.22*#15.352<0.05 cTnI(10-3 mg/L)1.43±0.09 2.42±0.12*3.24±0.35*#429.947<0.05 CK-MB(U/L)15.72±2.58 17.36±2.24*18.69±3.13*#9.236<0.05
2.3 CHF組不同病因患者的hs-CRP、cTnI及CK-MB水平比較高心病組hs-CRP、cTnI、CK-MB水平與冠心病組、風心病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 義(均P>0.05);冠 心 病 組hs-CRP、cTnI、CK-MB水平與風心病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CHF組不同病因患者的hs-CRP、cTn I及CK-MB水平比較(±s)
表3 CHF組不同病因患者的hs-CRP、cTn I及CK-MB水平比較(±s)
組別風心病組(n=25)冠心病組(n=38)高心病組(n=37)F P hs-CRP(mg/L)4.88±0.45 5.12±0.53 5.10±0.77 1.326>0.05 cTnI(10-3 mg/L)2.48±0.15 2.52±0.16 2.55±0.21 1.154>0.05 CK-MB(U/L)16.98±1.15 17.49±1.21 17.68±1.16 2.711>0.05
2.4 CHF組患者血清hs-CRP與cTn I、CK-M B的相關性分析經(jīng)Pearson相關系數(shù)分析顯示:血清hs-CRP與CK-MB、cTnI水平存在直線關系,呈正相關(r=0.872,0.801,P<0.05)。
2.5 血清hs-CRP、cTnI、CK-MB對CHF患者的診斷價值血清hs-CRP、cTnI、CK-MB診斷CHF的最佳截斷值分別為4.05、2.26、10.26;hs-CRP、cTnI、CK-MB以及三者聯(lián)合預測CHF的AUC分別為0.745(95%CI:0.662~0.828)、0.703(95%CI:0.616~0.789)、0.730(95%CI:0.644~0.816)、0.830(95%CI:0.761~0.899);三者聯(lián)合預測CHF的AUC大于hs-CRP(Z=2.526,P=0.012)、cTnI(Z=3.125,P=0.002)、CK-MB(Z=3.372,P<0.001)(均P<0.05),而hs-CRP與cTnI、CK-MB診斷的AUC差異不顯著(Z=0.752、0.271,均P>0.05),cTnI與CK-MB診斷的AUC差異不顯著(Z=0.618,P>0.05),見表4及圖1。
表4 hs-CRP、cTnI、CK-MB以及三者聯(lián)合診斷CHF的診斷效能比較
圖1 hs-CRP、cTnI、CK-MB以及三者聯(lián)合診斷CHF的ROC曲線
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以老年人為主要群體,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日常生活[5]?,F(xiàn)代病理生理學認為,CHF主要與兩大因素有關:心室重構和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因子系統(tǒng)啟動[6]。細胞因子學說認為,機體細胞因子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過度激活,會導致血管收縮物質(zhì)表達異常改變,從而觸發(fā)炎癥反應,導致心肌損傷,使CHF進一步惡化[7]。CHF通過早期診斷、治療能夠明顯改善預后以及降低死亡率。目前,診斷CHF的方法很多,其中標記血清中心肌細胞損傷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而cTnI、hs-CRP、CK-MB是診斷CHF的常用臨床指標[8]。
hs-CRP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既可作為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也可預測心血管疾?。?]。cTnI是心肌細胞上的一種調(diào)節(jié)蛋白,對診斷心肌損害有較高的特異性,當患者發(fā)生心力衰竭后,cTnI迅速釋放到血液中,是一種理想的心肌損傷標志物[10]。CK-MB主要分布在心肌中,當心肌受到損傷后,3 h就可以出現(xiàn)在血清中,可作為診斷早期心肌損傷的指標[1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心力衰竭時,hs-CRP、cTnI、CK-MB在外周血表達增加,且隨著病情加重而升高。心功能Ⅳ級組hs-CRP、cTnI、CK-MB水平明顯高于心功能Ⅱ級組和心功能Ⅲ級組(均為P<0.05),心功能Ⅲ級組和心功能Ⅱ級組hs-CRP水無明顯差異,心功能Ⅲ級組cTnI及CK-MB水平均明顯高于心功能Ⅱ級組(均P<0.05),與郭兆凌等[12]報道相似。但在不同病因CHF者之間上述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示hs-CRP、cTnI、CK-MB水平只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有關,而與病因無關,可以用來判斷CHF患者心功能的嚴重程度。
目前,國內(nèi)外的研究學者對CHF患者發(fā)生心肌損傷的機制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但是大部分的學者認為,心臟血管系統(tǒng)中毛細血管與冠狀動脈遭到免疫性損傷后,血管周圍會有大量炎性細胞滲出導致出現(xiàn)局灶性心肌炎,進一步發(fā)生心肌損傷[13]。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清hs-CRP與CK-MB、cTnI水平存在直線關系,呈正相關(r=0.872,0.801,P<0.05),證實了CHF心肌損傷的炎性學說,并且心肌損傷與炎性反應呈正相關。
此外,通過ROC曲線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hs-CRP、cTnI、CK-MB對CHF具有較好的診斷效能,根據(jù)約登指數(shù)最大時,計算的最佳截值分別為4.05、2.26、10.26。早期診斷對于提高患者遠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降低漏診率是臨床診斷時的重中之重,應用hs-CRP、cTnI、CK-MB聯(lián)合診斷時,診斷效能明顯提高。可作為CHF早期診斷的分子標志物。與焦方曉等[14]的結(jié)論一致。
綜上所述,血清hs-CRP、cTnI、CK-MB水平可以判斷CHF的心功能受損程度,且與病因無關,hs-CRP、cTnI、CK-MB可作為CHF早期診斷的標志物,三者聯(lián)合應用能提高診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