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沛霽,計偉,齊玉凱,賈代漢,薛永峰,李軍,鐘光,楊昱萍
(1.江蘇立華牧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常州 213100;2.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內(nèi)蒙古包頭 014030)
鈣和磷水平不足會導致骨骼異常并對生長性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邵玉新等,2019 ),而過量的鈣會干擾磷和其他礦物質(zhì)(如鋅和錳)的有效利用率(Driver等,2005)。當與脂質(zhì)復合時,會使它們無法利用,從而減少飼料中的有效能量供應(Majeed等,2020)。過量的磷攝入被認為會破壞磷、鈣和維生素D 的激素調(diào)節(jié),導致骨吸收受損。就肉雞而言,飼養(yǎng)NRC(1994)標準,對鈣、非植酸磷的需求因年齡和品種而異。0~ 3、3~ 6周齡和6~ 8 周齡肉雞的鈣需求量分別為1.0%、0.9%和0.8%,肉雞的非植酸磷需求量分別為0.45%、0.35%和0.3%(Dale等,1994)。植酸酶是一種水解植酸產(chǎn)生肌醇和正磷酸的酶,我國家禽飼糧中植酸酶的添加劑量為100~ 200 g/t,酶活性為1000~ 2000 FTU/kg。研究表明,添加高劑量植酸酶可以進一步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楊敏等,2018;劉松柏等,2018)。家禽飼糧通常以玉米和大豆為基礎,且含有相對較高水平的植酸磷。在家禽日糧中添加磷和鈣對消化道中植酸磷的消化有負面影響(Shastak,2014;Tamim,2004)。相比之下,在飼料中添加植酸酶會增加植物成分中磷的可用性,并減少植酸鹽和易感礦物質(zhì)之間的復合物形成。非植酸磷(NPP)可以精確估計家禽對磷的需求(Bradbury,2014)。因此,優(yōu)化飼糧鈣和非植酸磷水平對黃腳麻母雞生產(chǎn)具有重要意義。
1.1 材料 植酸酶由康地恩生物提供,單位:20000 IU/g。
1.2 試驗動物與設計 選擇1 日齡健康的黃腳麻母雞1440只,隨機分成4 個處理組,每個處理6 個重復,每個重復60 只。試驗分為4 個階段,1~14、15~28、29~43 日齡和44~60 日齡。1~14日齡:高鈣磷組、中鈣磷組、低鈣磷組和植酸酶組(200 g/t)的鈣和非植酸磷水平依次為0.95(0.38)、0.85(0.34)、0.75(0.3)、0.75(0.3);15~ 28日齡:高鈣磷組、中鈣磷組、低鈣磷組和植酸酶組(200 g/t)的鈣和非植酸磷水平依次為0.85(0.34)、0.75(0.3)、0.65(0.26)、0.65(0.26);29~ 43日齡:高鈣磷組、中鈣磷組、低鈣磷組和植酸酶組(200 g/t)的鈣和非植酸磷水平依次為0.75(0.3)、0.65(0.26)、0.55(0.22)、0.55(0.22);44~ 60 日齡:高鈣磷組、中鈣磷組、低鈣磷組和植酸酶組(200 g/t)的鈣和非植酸磷水平依次為0.65(0.26)、0.55(0.22)、0.45(0.18)、0.45(0.18)。各組鈣磷比保持在2.5:1.0。試驗在江蘇立華牧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養(yǎng)殖基地場進行,周期為60 d。
1.3 試驗日糧及飼養(yǎng)管理 參考肉種雞和黃羽肉雞的飼養(yǎng)NRC(1994)標準,結(jié)合企業(yè)生產(chǎn)實際設計日糧配方,科學生產(chǎn)試驗料。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顆粒料飼喂。育雛育成期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按雞場設定程序進行常規(guī)免疫。試驗期間每天觀察雞的精神狀況。
表1 各組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4 指標測定
1.4.1 生長性能 在試驗第60天,分別以重復為單位對試驗雞進行空腹稱重(供水禁食12 h),統(tǒng)計試驗階段的日糧消耗量,計算1~60 日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F/G)。
1.4.2 血清生化指標 分別于40、60 日齡時,每重復隨機選取1 只試驗雞,禁食8 h 后翅靜脈采集血液于無菌采血管中,血清分離管的全血標本在室溫放置2~4 h,3000 r/min、4 ℃、離心10 min,收集血清,貯存于-20 ℃。測定血清鈣、磷含量。
1.5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16 進行初步整理,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Duncan 氏多重比較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以P <0.05 為差異顯著。
2.1 不同鈣磷水平日糧和植酸酶對1~ 60 日齡黃腳麻母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各組黃腳麻母雞的初始重、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無顯著差異(P >0.05)。
表2 不同鈣磷水平日糧和植酸酶對1~ 60 日齡黃腳麻母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不同鈣磷水平日糧和植酸酶對40、60 日齡黃腳麻母雞血清鈣磷水平的影響 由表3 可知,各組肉雞的血清Ca 含量無顯著差異(P >0.05),各組60 d 肉雞血清P 含量無顯著差異(P >0.05),而植酸酶組40 d 肉雞血清P 含量顯著高于其他組(P <0.05)。
表3 不同鈣磷水平日糧和植酸酶對40、60 日齡黃腳麻母雞血清鈣磷水平的影響
3.1 不同鈣磷水平日糧和植酸酶對1~ 60 日齡黃腳麻母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Ca 和P 是家禽生長發(fā)育必需的礦物質(zhì)元素,是構(gòu)成家禽骨骼的主要成分。Ca 和P 還參與體內(nèi)物質(zhì)代謝、血液凝固、酶激活、激素分泌、酸堿平衡調(diào)節(jié)等一系列生化過程。肉雞生長周期短,對飼料中Ca 和P 含量以及比例要求嚴苛,Ca 和P 過量、缺乏或比例不當都會使其生長發(fā)育受阻,影響?zhàn)B殖效益。范秋麗(2019)研究發(fā)現(xiàn),飼喂不同Ca 和P 水平的日糧可影響1~ 42 日齡黃羽肉雞的生長性能。適當降低日糧鈣、磷水平不影響肉雞生長性能。Wang(2021)研究飼喂不同水平Ca(0.70%、0.80%、0.90%)和NPP(0.30%、0.35%、0.40%)的日糧對56~ 84 日齡黃羽肉雞的生長性能影響,結(jié)果表明,日糧0.9% Ca 可顯著提高黃羽肉雞的ADFI。飼喂日糧0.35% 或0.40% NPP 可顯著提高肉雞BW、ADG 和ADFI。Cao(2021)研究表明,1~ 21 日齡,隨著日糧NPP 水平的增加,ADG 和ADFI 增加,而FCR 呈線性和二次下降。22~ 42日齡,隨著日糧NPP 水平的增加,ADG 和ADFI呈線性和二次增加。谷物中的植酸磷是種子生長所必需的,可以結(jié)合礦物質(zhì)、氨基酸,抑制家禽內(nèi)源酶的活性。Walk(2020)研究發(fā)現(xiàn),植酸酶可改善肉雞回腸氨基酸消化率。Ajith(2018)研究表明,肉雞低磷和低鈣日糧中添加500 FTU/kg 植酸酶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生長性能,并減少排入環(huán)境中的磷。本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各組黃腳麻母雞的初始重、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無顯著差異,可能是鈣、磷水平的減少不足以影響試驗雞生長性能。
3.2 不同鈣磷水平日糧和植酸酶對黃腳麻母雞血清鈣磷水平的影響 動物體內(nèi)的甲狀旁腺、降鈣素、維生素D 等共同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血清鈣含量,飼糧中鈣的水平對動物體血清鈣含量影響不敏感。李樹鵬(2021)研究發(fā)現(xiàn),飼喂不同水平Ca(1.10%、0.90%、0.70%)和NPP(0.65%、0.60%、0.55%)的日糧對育成期太行雞血清鈣磷含量無顯著影響。植酸酶是一種水解植酸產(chǎn)生肌醇和正磷酸的酶。研究表明,添加高劑量植酸酶可以進一步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Gautier,2018;Jabbari,2016)。范秋麗(2018)研究表明,低比例的鈣磷比(1.89:1)可升高血清磷含量和堿性磷酸酶活性,高比例的鈣磷比(2.83:1)和添加植酸酶可升高血清磷含量。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適當降低日糧鈣磷水平,對1~ 60 日齡黃腳麻母雞血清鈣磷含量均無顯著影響,而在黃腳麻母雞低鈣磷日糧中添加200 g/t 植酸酶可提高40 日齡黃腳麻母雞血清P 含量。
適當降低日糧鈣磷水平,對1~ 60 日齡黃腳麻母雞生長性能和血清鈣磷含量均無顯著影響,而在黃腳麻母雞低鈣磷日糧中添加200 g/t 植酸酶可顯著提高40 日齡黃腳麻母雞血清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