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恕 劉紅梅 李郁 羅曉棠 鄔瑞祥
(1.北京市十一學校,100039;2.北京市海淀區(qū)進修學校,100097)
運動教育模式教學,結合高中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為學生營造出濃厚的比賽氛圍,將學生的技術練習過程轉化到比賽中,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從而提高比賽水平和比賽質量,完成教學目的和任務。運動教育模式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學習和比賽,鼓勵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目標轉化為群體目標,促進各能力水平的學生共同提高。此外,運動教育模式讓學生擔當裁判員、記錄員、隊員、啦啦隊等角色,使命感促使他們對相關知識主動學習、理解,進而掌握,并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模擬比賽具有特殊的教育屬性,是學習和社會化的有益設置。筆者以羽毛球選項課的實施方案為例,以比賽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體育教師的教學提供新的借鑒思路。
1.通過比賽了解學生水平
經過了學期前2周的體能恢復和課程介紹,在第3~第7周進入比賽準備階段(季前賽)。在這一階段,教師主要通過比賽了解班級每名學生的基本水平和在班級中的位置以及心理狀態(tài),據此做出比賽計劃的調整和個別輔導的介入。比賽設置由低水平的對打數數、高遠球對打開始,逐步進入場地輪轉比賽、5分小比賽、3分鐘快賽等競技性較高的比賽,將學生逐步帶入比賽的情境,從心理和生理方面體驗和適應比賽的節(jié)奏,用比賽勝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分析比賽過程和對手得分,找到自己技術學習的問題和目標,養(yǎng)成認真對待每一球的習慣,利用每一次擊球練習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2.學習規(guī)則并體驗不同賽制
比賽開始前,教師先詳細講解比賽的賽制和規(guī)則,強調場地邊界、發(fā)球權、得分、賽點、交換場地及判勝方法,保證每一場比賽都是嚴格按照規(guī)則要求進行和完成的,特別說明此階段比賽結果不計入總分,消除部分學生的怕輸心理,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規(guī)則內容的學習上。
對于羽毛球常用的單循環(huán)賽、分組循環(huán)賽、單淘汰賽和雙淘汰賽,以及常見比賽項目的團體賽和單項比賽,盡量讓每名學生對每一種比賽類型都有初步的了解和體驗,為隨后獨立組織比較全面的比賽做準備。
3.提升和規(guī)范“小裁判”專業(yè)水平
經過以上鋪墊,可以采用體育課上不常見的“筆試”方式進行比賽規(guī)則考核。在“季前賽”結束的一周拿出15分鐘進行考試,試卷內容為課堂上重點強調過的有關比賽組織和羽毛球規(guī)則,可以高效檢驗學習成果(圖1)??荚嚨哪康牟皇菂^(qū)分學生水平,而是促使所有學生都能掌握與羽毛球比賽相關的核心知識,將教師所講和自己所經歷的知識點形成自己的知識圖譜??荚嚳梢圆扇?名學生1組的方式完成,促進學生彼此合作、相互促進,有利于學生在比賽組織過程中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和采納合理建議,形成良好的互助學習氛圍。
圖1 規(guī)則測試考試卷
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前實施賽季(第8~10周、第14~17周),第8周確定比賽組織小組、比賽賽制、比賽時間,向教師提交比賽方案,根據反饋意見討論修改方案,最終確定比賽方案、對陣表和裁判分工。為了保證比賽組織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可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比賽。在此前幾周的季前賽中,小組成員之間已經相互熟識,在此基礎上,在第8周成立策劃組,分工會更明確合理,合作會更高效。學生只需在不同的賽制中選擇一種比賽類型和競賽方法,每個組需要在這一周確定本組所要策劃的比賽時間和比賽賽制,向教師備案后,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完善比賽細節(jié)。
在課堂時間安排上,可以前10分鐘為準備部分,20分鐘進行課堂教學和練習,最后15分鐘交給學生組織比賽,讓技術學習在實戰(zhàn)中應用和檢驗。比賽當天,組織比賽的小組成員提前5分鐘結束課堂練習進行比賽準備,向全體學生說明賽制,按照比賽方案帶領選手進入場地開始比賽,在比賽中及時登記比賽結果,比賽結束后宣讀結果,安排獲勝隊伍和個人慶祝(可在下一節(jié)課進行)。賽事結束后,小組需進一步完善比賽方案,并提交比賽總結報告。
在進行了一個學期的賽季之后,期末最后一周(第18周)根據一個學期中學生的表現和累計成績進行總結和慶典獎勵??偨Y慶祝活動應比較正式,以凸顯師生一個學期的努力和成果??偨Y活動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總結比賽得失并宣布比賽結果;總結小組分工與合作并反思不足;總結比賽組織與裁判過程中的個人收獲。在總結之后,安排隆重的慶典和獎勵儀式,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除物質獎勵外,讓獲勝者或優(yōu)秀學生參加冠軍賽和表演賽也一樣具有吸引力。
運動教育模式教學中,教師將基本技術動作方法傳授給學生后,學生始終以團隊為基本單位進行學習,由團隊成員自主決定練習手段和練習方法、確定參賽人員,促進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運動教育模式的教學以比賽為主,隊長的選舉、隊名的確定、慶典的實施,營造了歡樂的學習氛圍,教師更加關注每名學生的成長,增加課堂的吸引力。
評價方式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對不同項目學生進行統(tǒng)一及時評價。評價分為6個部分,總分由6個部分得分之和組成(表1)。
表1 運動教育模式的評價方式
此外,還可以實施學生課外實踐評價,學生經過課堂上對比賽組織的學習和練習,選擇在課余積極參與到年級羽毛球比賽、全校教工羽毛球比賽等賽事的組織和裁判工作中,并依據其表現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