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友
(珠海市香洲區(qū)前山小學,廣東 珠海 519000)
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中共中央 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明確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和特長,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1-2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
城市的絕大多數(shù)學校能做到配齊體育教師、開足體育課堂,所以上好體育課就至關重要。但目前仍有不少學校的體育教師上課比較隨意,體育課的內容與體育教師的專項技能、興趣愛好有較大的關系。通常,教學內容為教師熟悉的運動項目,上課的內容就豐富,課堂教學效率也高些,非教師熟悉或喜歡的運動項目,往往就會一帶而過,甚至很少涉及。這樣就出現(xiàn)了我們常見的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或不喜歡體育教師的現(xiàn)象,難于達到讓每個學生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的要求,不利于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
為有效解決體育教師“憑專業(yè)興趣愛好”上課,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喜歡體育課未必喜歡體育教師等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教師走班式”教學進行體育教學探索,以期從整體上提升體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體質健康。
文中所指的“走班式”是指在體育課程的課堂教學組織中,實施以教師為主體,對相同年級的行政班級進行教學內容相同的教學。體育教師走班上課,學生仍然是固定的行政班,體育教師到各個年級和班級為學生授課。體育教師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特點和興趣特長,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運動項目或教學內容進行小單元的備課和上課,其備課、上課通常涉及全校多個年級。這與大學和中學的“走班制”上課方式不同,由學生走班上課換成體育教師走班授課。一般各年級的同一類教學內容(運動項目)的單元課程都由相同教師授課,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相比學生走班制上課所需大量的場地器材、課程安排難、師資數(shù)量不足等劣勢,教師走班式上課更具優(yōu)勢和操作性。
體育組全體教師根據(jù)學校的學生數(shù)、運動場地、設施設備,學校的體育特色,結合體育教師的專項和興趣,上級部門和學校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部署和計劃,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討論,確定本學年各年級體育教學計劃。各年級每學期安排4~6個不同內容(運動項目)的教學單元,備選的體育教學內容一般包括:田徑 (跑、跳、投等)、球類 (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軟式排球等)、跳繩 (跳短繩、集體長繩、花式跳繩等)、體操(廣播操、自編操、韻律操等)、技巧 (前滾翻、后滾翻、側手翻、肩肘倒立、支撐跳躍、技巧聯(lián)合等)、傳統(tǒng)體育游戲等,所備選運動項目可徹底解決教學內容相對單一的問題。確定單元教學模塊后,組內進行備課分工安排,見表1。
表1 第一學期體育教師單元教學備課分工安排表
召開體育科組教師會議,根據(jù)各年級學生的特點、學校場地等條件,每學期每個年級安排4-6個單元教學任務。每個教學單元大約用2-3周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每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單元檢測。討論通過單元教學任務后,體育科組根據(jù)各教師專項技能、興趣愛好和各年級制定好的單元教學任務進行分工備課。比如:籃球專業(yè)的老師備一至六年級籃球單元的教學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打破原來一位老師備一個年級教學計劃的傳統(tǒng)。這種備課方式有利于各年級運動技能教學的銜接,備課教師清楚各年級學生學習和掌握的教學內容、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避免了以往接班教師不清楚上學年學生此項教學運動項目的技能水平狀況。往常常可發(fā)現(xiàn),有的年級前幾個學年,任課教師就沒上過這個項目的課程,后面接班的老師就很難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導致備課教案與課堂實際教學“兩張皮”的現(xiàn)象。采用單元模式備課和上課制度,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確定備課和上課分工目標后,要求各教師在暑假期間完成備課任務,開學前將備好的教學計劃交備課組長及教導處檢查審核。
根據(jù)“誰備課誰上課”的原則,待學??傉n表及分工安排出來后,體育科組組內協(xié)調安排,明確各任課教師具體的分工。分工安排具體到哪個年級(班級)哪幾周講授哪個單元的課,見表2。
表2 第一學期體育教師走班教學分工安排表
體育科組內教師之間的分工協(xié)調安排,不涉及其他學科,學校的總課表不需要做任何調整,不影響各班級其他學科教師的課表,即某班第幾節(jié)是體育課,沒有變動。簡單地說,只是體育教師之間換班上課,一個單元教學任務結束后,又與另外一個年級的教師換課,這樣確保每個年級的體育教學能在一個學期完成4-6年級單元教學任務,并且每個單元的課都是由相對專業(yè)的教師完成教學,各學??梢愿鶕?jù)學校班級的數(shù)量、體育教師數(shù)量進行調整,可以六個年級統(tǒng)一協(xié)調安排,也可三個年級為一組進行安排。體育科組調整分工后,交一份體育教師任課表到教導處備份即可。因為體育教師的課時量基本一致,如果是某個教師任教整個年級的體育課就更容易調整,相比學生走班教學的排課簡單得多,完全不影響其他科目的排課順序。
一般情況下,每學期三個時間段 (學期開始、期中、期末)安排一周或兩周的時間由原始班級(本班)的體育教師上課(表2中的A教師),目的是方便體育教師掌握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與本班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對教師走班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體育科組內每周的教研活動,要圍繞各自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加以改進。每個學期結束,各位體育教師要在組內(邀請學校主管教學的領導)對自己本學期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進行分析、總結,對單元備課、走班上課方式的優(yōu)勢和不足進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做出調整和改進。
采用“體育教師走班”教學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有效解決了一些原來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特長,激發(fā)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經(jīng)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從表3、表4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學校的體育教學在多個方面有了可喜的變化,取得較明顯的成效。
表3 體育教師走班授課前、后學生(全校2400學生)調查統(tǒng)計表
表4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學生報名社團體育項目統(tǒng)計表
有研究表明: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yè)或事情,可發(fā)揮個人全部才能的80%~90%,且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采用單元式備課、走班式上課,可充分挖掘和利用體育教師的個人特長優(yōu)勢,激發(fā)其工作熱情,促使他們主動研究和探討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積極思考教育教學方法。教師教學熱情高,可以解決很多往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
采用體育教師走班式教學授課,激發(fā)了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傳遞到學生,同樣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每個教學單元換一個不同的體育教師,學生非常期待新的老師能帶給他們新的課堂體驗,能教會他們新的技能。老師們上著自己熟悉、感興趣且精心準備的課得心應手,教師熟練的技術動作、正確的示范動作,就能更好地吸引學生進入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動技能技巧的學習,掌握得越快,學生就越感興趣,教學雙邊關系越融洽,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體育教師走班”教學方式,看似老師們在不斷更換上課班級,其實輪換起來很簡單,無需像學生走班上課一樣,需要全年級統(tǒng)一上體育課,并且上課前要做大量的統(tǒng)計分班工作,無需改變其他科目的課表,可以全校統(tǒng)一安排,也可以幾位老師之間甚至兩位之間相互協(xié)調操作。體育教師上課的場地因為采用單元授課,布置起來更有規(guī)劃性、合理性,很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
單元模式的教學,教師目標性更強,有每個單元的單元檢測(類似語文、數(shù)學學科),不會出現(xiàn)體育教師“憑專業(yè)興趣愛好”上課的情況,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小學六年直至畢業(yè)都沒有打過籃球或踢過足球、沒有練過體操的情況。不同年級相同單元教學內容的教學,教學的遞進關系有層次,學生的學習連貫性強,最終,達到每個學生掌握一至兩項感興趣的體育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采用單元目標,教師走班教學,需要教師授課前認真?zhèn)湔n,特別是備學生。因為不像固定班級授課那樣熟悉學生,教師必須根據(jù)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同樣的教學單元,不同年級學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不一樣。課后教師要及時完善教案,單元授課結束后,做好各年級單元教學總結,根據(jù)單元檢測結果統(tǒng)計,分析、調整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每個教學班涉及多位授課教師,各位老師要及時分享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充分利用體育教師同處辦公室的優(yōu)勢開展頭腦風暴式的教研活動。除了與科組內教師加強溝通,授課教師還要多與任教學生溝通,必要時與班主任甚至家長進行溝通。雖然每位教師在一個班授課時間可能只有2-3周,但每位教師必須增強責任心,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加強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管理,遵循“誰的課堂誰負責”原則,嚴格落實學校制定的體育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