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 輝
南宋 李迪 楓鷹稚雞圖
花鳥畫是兩宋時代院體畫的重要繪畫題材,發(fā)展到南宋時達到一個高峰,在中國繪畫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代北宋以降,以二黃(黃荃、黃居宷父子)花鳥畫精致細膩的富麗氣,兼和崔白、吳元瑜畫風清新俊秀之書卷氣,逐漸成為皇家院體工筆花鳥畫的主流。宣和年間,宋徽宗積極倡導的審美趣味,形成了雅致工整的格調和文靜雋永的意境,促使了工筆花鳥畫發(fā)展繁盛。靖康之亂,北人南渡,眾多畫家經歷了顛沛流離,體知到民間之苦和鄉(xiāng)野之趣。南宋立,定都臨安,畫院再建,畫風也隨之有變,雖仍具宣和遺風,卻不似那么的宏大和嚴謹,多是小品冊頁,構圖靈活新穎,以靈秀雅趣取勝。李迪,便是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工筆花鳥畫大家。
李迪,河陽人,宣和時為畫院郎,南渡后,紹興年間復職畫院,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藝精深,盛名當時,活躍南宋畫壇數十年。迪擅長寫生,工于竹石花鳥、耕牛鷹犬,所繪山水小景,構思精巧,頗具鄉(xiāng)野村趣。將宣和以來的工整寫實畫風引導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李迪本身就是畫風多變,典雅莊重有之,清新寫意有之,細致綿密有之,簡筆粗墨有之,甚至開創(chuàng)了“超寫實”工筆花鳥畫。在李迪的積極倡導下,南宋院體工筆花鳥畫逐步走向多元和成熟,引領南宋花鳥畫進入一個歷史高峰,確立了其在中國工筆花鳥畫壇的地位,對后世影響深遠,延續(xù)至今。本期封面取自李迪《風雨牧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