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平
(中國人民大學數(shù)學學院,北京 100872)
矩陣的秩是線性代數(shù)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與難點,是線性方程組、矩陣、向量三個重要研究對象的交叉點,地位十分重要。矩陣的秩的行列式定義與矩陣的行秩和列秩的關(guān)系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1-6],本研究總結(jié)出了一個較為簡潔的講授方式。
定義1:矩陣的列向量組的秩稱為矩陣的列秩;矩陣的行向量組的秩稱為矩陣的行秩。
定義2:設(shè)A為m×n矩陣,在A中任選k行k列,位于這些選定的行和列的交點上的k2個元素按照原來的次序所組成的k階行列式被稱為矩陣A的k階子式。
定義3:矩陣A中最高階非零子式的階數(shù)被稱為矩陣A的秩,當A為零矩陣時,稱A的秩為零。
注:這幾個概念都比較簡單,先給出概念,使學生能夠盡早理清并記住概念,這有助于后面理論內(nèi)容的學習。
在這一部分詳細證明幾個命題,使學生能夠清晰理解初等變換不改變矩陣的列秩與行秩。同時,命題1的證明過程也是向量組的極大線性無關(guān)組和秩的求法的理論保證,這為后續(xù)求極大無關(guān)組和秩做好了鋪墊。
命題1:初等行變換不改變矩陣的列向量組的線性關(guān)系,從而不改變矩陣的列秩且保持極大無關(guān)組的位置不變。
證明(如圖1可得結(jié)論):
圖1 證明過程Fig.1 Process of proof
同理可以證明下面的對稱結(jié)果命題2。
命題2:初等列變換不改變矩陣的行向量組的線性關(guān)系,從而不改變矩陣的行秩。
下面來證明命題3與它的對稱結(jié)果命題4。
命題3:初等行變換保持矩陣的行向量組等價,從而不改變矩陣的行秩。
證明(如圖2所示):
圖2 證明過程Fig.2 Process of proof
由圖2可知,左右兩個向量組等價,從而它們的秩相等,同理可以證明下面的對稱結(jié)果命題4。
命題4:初等列變換保持矩陣的列向量組等價,從而不改變矩陣的列秩。
綜合命題1至命題4的結(jié)果,可以得到矩陣的初等行列變換不改變矩陣的行秩與列秩。
注:命題1和命題3的證明采用圖表,避免繁瑣的敘述,使學生能夠抓住問題的核心,領(lǐng)悟證明的主要思想。教學過程中,語言講解配合這兩個圖即可順利完成這一難點的證明。
命題5:任何矩陣都可以經(jīng)過初等行變換化為階梯形矩陣,進而通過初等行變換化為簡化階梯形矩陣,再經(jīng)過初等列變換可化為標準形。
定理1:矩陣的行秩=矩陣的列秩
證明:設(shè)矩陣A為m×n矩陣,由命題5可知A經(jīng)過一系列初等行變換與初等列變換可以化為標準形B。
在這一部分,用以秩為2的4×4矩陣A為例來證明A的秩與A的列秩相等。這樣的處理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該證明方法的核心思想,而且避免了證明這個結(jié)果的一般形式時的繁瑣表達。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對該結(jié)果的一般情況的證明理解不透,而以低階矩陣的證明為例,學生以此為參照就可以自學教材中的一般情況的證明,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同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定理2:矩陣的秩=矩陣的列秩
證明:以秩為2的4×4矩陣為例來證明該結(jié)果,一般情形的證明類似。
注:若其他二階子式不為零,證明方法類似。
下面證明矩陣A的列秩為2,從而定理得證。
(1)證明的A的列向量組{α1,α2,α3,α4}含有兩個線性無關(guān)的向量。
(2)證明的A的列向量組{α1,α2,α3,α4}中的所有向量都可以由α1,α2線性表出。
綜合(1)和(2)的結(jié)果,可知矩陣A的列秩為2,從而可得矩陣A的列秩等于矩陣A的秩。
推論:矩陣的秩=矩陣的行秩
由命題1可知,求矩陣的列向量組的極大無關(guān)組和秩,只需對該矩陣作初等行變換化為階梯陣即可觀察得出。
例:
一般情況下,在B中很容易找到一個不為零的最高階子式,這是因為矩陣B是階梯形矩陣,只需選取矩陣B的全部非零行,再選取每一行的首非零元所在的列,這些行和列的交叉位置上的元素一定構(gòu)成B的一個非零子式,且B不可能有更高階的非零子式(這是因為已經(jīng)選取了B的所有非零行),這樣B的秩就是這些列的列數(shù),當然也是這些行的行數(shù)(即階梯陣B的非零行的行數(shù));B的這些列就一定是B的列向量組的一個極大線性無關(guān)組,進而由命題1可知矩陣A的秩和矩陣A的列向量組的一個極大線性無關(guān)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