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李靜
(唐山市圖書館,河北唐山 063000)
2018年,國務院發(fā)布《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強化了“旅游+”的融合發(fā)展、公共服務等內容,突出了政府統(tǒng)籌性,要求由企業(yè)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將景區(qū)建設管理向服務轉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圖書館是為公眾免費提供學習、教育等文化資源和活動的重要場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積極探索公共圖書館服務新路徑,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能,對推動新時代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意義深遠。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這既是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新時代背景下賦予文旅部門的職責和使命,意義重大。
陳少峰認為,文旅融合有利于解決如圖書館等文化類場館事業(yè)與產業(yè)兼顧的系列問題:一是實現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既能壯大文化產業(yè),又能強化旅游中的文化體驗和產業(yè)屬性;二是增強戰(zhàn)略規(guī)劃和實施大項目的整體性,促進協調管理、資源互補等;三是有助于加大文化產業(yè)挖掘力度,拓展內容服務。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質文化等內容的“硬需要”,還包括“軟需要”,如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嚴、權利等內容。文旅融合是豐富“五位一體”中文化建設內容。旅游將文化記憶、文化遺址等資源轉化為可供游客直接感知或觀看的“文化”產品。旅游是解決大文化需要的重要載體,旅游的文化功能會更加得到關注。文旅融合符合產業(yè)發(fā)展趨勢、消費升級的要求,將更有利于豐富旅游的文化內涵,將為更廣大人民帶來文化含量更高的旅游產品和服務。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各級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發(fā)展迅速,實現了線上服務,逐漸呈現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fā)展趨勢。公共圖書館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對于宣傳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方式更加靈活,內容更加豐富、立體,引導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知傳統(tǒng)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在文旅融合時代,資源整合必不可少。公共圖書館要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yōu)勢,加強與博物館、科技館、人文旅游景點等相關機構或企業(yè)合作,通過開展研學游、專題講座、文化沙龍、服務宣傳等活動,讓群眾更多地了解并掌握本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沿革等知識,激發(fā)群眾想旅游,體驗實地游覽的興趣。
近年來,雖然我國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支持、引導公共圖書館開展文旅融合工作的政策,但多為宏觀指導,缺乏具體實施細則,公共圖書館對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融合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標準,把握不準,導致圖書館文旅融合不深,銜接不緊,難以真正落地。
我們習慣將走進圖書館的服務群體稱之為“讀者”,服務項目也多以圖書查詢、借閱為主,對于來館參觀學習、休閑游覽的服務群體缺少主動服務意識,圖書館的研學游服務設施不健全、服務內容不完善,未能凸顯圖書館在融合發(fā)展中的專業(yè)性、開放性、包容性。
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應秉承“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工作思路,立足自身優(yōu)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積極探索融合發(fā)展新模式。
文化是旅游持續(xù)深度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旅游讓文化更具活力,并逐步實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求,從而達到精神富足,心情愉悅。公共圖書館是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服務效率是提升市民滿意度、幸福感的重要指標。新時代公共圖書館不能僅停留在傳統(tǒng)的圖書借還和儲藏功能上,而應做到與時俱進,拓展新思路,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積極推進“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走出來服務打破地域瓶頸,服務“全域旅游”,積極探索在服務工作中凸顯特色文化,讓公共圖書館不僅成為城市的建筑坐標,更加彰顯城市的文化品質。
公共圖書館要推進文旅融合發(fā)展,就必須注重在各個層面上統(tǒng)籌協調,培育融合新機制。如在圖書館的建設規(guī)劃、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政策制定等方面充分考慮并納入文旅融合要素,有針對性地確定文旅融合的切入點,科學合理設置工作崗位,完善各項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管理制度??梢詫⒂^游覽、研學游等活動融入日常服務工作中,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提升服務,實現讓每個進館的服務群體都能享受到更加愉悅的文化體驗。
為推動文旅融合發(fā)展,公共圖書館要加強跨界合作,拓展服務新領域,在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以及運營模式上下功夫,權衡好現有資源與服務群體、稀缺資源與個性化服務之間的內在聯系,尋找新的突破點,打破地域局限性,從傳統(tǒng)的“堅守陣地式”的服務,向館外“流動式服務”拓展延伸,兼收并蓄,實現優(yōu)勢互補,構建“圖書館+”文旅融合的新領域新業(yè)態(tài)。
1.資源嵌入景區(qū),推動旅游服務新升級
公共圖書館要勇于打破傳統(tǒng)的服務模式,發(fā)揮自身資源優(yōu)勢,突破服務的地域限制,積極探尋圖書館服務與旅游公共文化服務的契合點。圖書館可以將圖書、檢索機等資源嵌入景區(qū),為游客提供更為便捷的旅游資源信息獲取方式。如遷安市圖書館通過與景區(qū)聯合建立讀書驛站、流動服務點和城市書房,組織各類閱讀推廣活動,開展持讀者證景區(qū)門票享半價等創(chuàng)新服務舉措,既提升了景區(qū)的服務質量,又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有效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讓旅游更有溫度,更具人文關懷,“詩與遠方”更有魅力。
2.推動研學旅游,探索教育服務新領域
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度發(fā)展,研學游逐漸在圖書館等社會文化機構興起。公共圖書館研學依托于圖書館自身資源優(yōu)勢,組織開展以體驗式閱讀、研究性學習、參觀瀏覽等活動方式來滿足社會公眾求知欲的服務。研學旅行可以將學習和教育有機融合,以直觀、體驗的方式,獲得全新的文化感受。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qū)或城市的“文化象征”“文化名片”,它以其獨特的建筑造型、豐富的館藏資源、多層次的閱讀空間,越來越受公眾青睞。如唐山市圖書館新館位于南湖生態(tài)城文化廣場東南部,緊鄰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態(tài)公園,唐山市檔案館、唐山市群眾藝術館、唐山大劇院、唐山飲食博物館等大型公共設施環(huán)繞,集區(qū)位優(yōu)勢、豐富資源于一體,可以探索打造精品研學線路,通過定期或擬定主題的方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學習生態(tài)自然知識,了解唐山工業(yè)文明,領略唐山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文化內涵。
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文旅融合發(fā)展,讓文化更富活力,旅游更具魅力。公共圖書館擔負著弘揚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職責。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加入旅游元素,讓讀者與游客有機結合,讓閱覽與游玩兼容并蓄,如何最大限度地讓服務對象,學玩相宜,樂在其中,這是今后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要著眼點。
1.加強宣傳力度,做好文旅融合的服務工作
一是樹立“融合”服務理念。公共圖書館要摒棄以圖書為媒介來劃分服務對象的傳統(tǒng)觀念,建立融合服務群體的理念,市民只要走進圖書館,就已成了服務對象,包括圖書閱覽、參觀學習、休閑度假等行為活動。公共圖書館可增設參觀導覽部門,設置導覽服務崗位,培養(yǎng)專業(yè)解說人才,宣傳推介圖書館的旅游研學活動;在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中,要重視并豐富文旅融合內容,舉辦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的講座或沙龍,讓文化于游覽中更具活力和內涵。
二是建立“營銷”策劃思維。公共圖書館要摒棄傳統(tǒng)的、內斂式的被動服務模式,以營銷的理念來發(fā)現或發(fā)掘準服務群體的需求,讓服務群體真正了解公共圖書館,引導群眾走進并融入圖書館組織的活動中來,真正體驗并享受提供的服務活動或項目。如天津濱海圖書館設計立意“濱海之眼”和“書山有路勤為徑”,以“書山”造型取勝,以極具沖擊力的文化空間,成了文化新地標、游人打卡地,相繼被《人民日報》《參考消息》等官方媒體相繼報道,并于2018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新景點,開館至今,濱海圖書館熱度不減。
三是探索“多元”宣傳模式。利用數字化新媒體平臺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點,發(fā)布創(chuàng)意宣傳片,閱讀推廣、研學旅游等資訊,以便群眾及時掌握圖書館開展進景區(qū)等文旅融合服務項目以及相關活動開展情況;開辟專欄,及時刊載最新文旅融合動態(tài),向群眾普及文旅融合政策及知識,提高群眾的知曉度、參與度,營造圖書館文旅融合發(fā)展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務建筑集群優(yōu)勢,在人員集中、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置服務宣傳點或設立服務活動宣傳牌,向游人重點推介圖書館研學游等活動開展情況;定期收集、分析服務群體需求信息,找準服務群體需求與圖書館服務的契合點,結合文旅融合的服務項目,定期或不定期的策劃主題宣傳推介活動,提升服務效能。
2.立足自身優(yōu)勢,打造文旅融合活動品牌
圖書館服務品牌是指圖書館提供的以高質量、獨特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延伸全方位地滿足服務群體需求的活動或項目,具有文化內涵、服務藝術、廣泛影響力等特征。圖書館的文旅融合發(fā)展必須依托自身優(yōu)勢,深挖潛在資源,將文化旅游元素注入圖書館服務活動中,讓文化載體更加立體豐富,兼具特色。唐山市圖書館以全市創(chuàng)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為契機,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fā)展新路徑。一是積極承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贏積分·免費游景區(qū)文旅融合主題活動,并被唐山勞動日報、唐山文明網、騰訊網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刊載;二是以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開辟專欄“積分游景區(qū)”,分設“積分抽獎”“兌換記錄”“賺取積分”“熱門推薦”“景區(qū)門票”五個欄目,活動動態(tài)一目了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余家旅游景區(qū)(點)參與,免費兌換門票500余人次,切實讓群眾享受了文旅融合的豐碩成果,豐富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新需求。
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發(fā)展要打破空間、地域,主動適應休閑旅游、定制旅游等融合發(fā)展需求,立足自身資源優(yōu)勢,深挖文旅融合服務項目。公共圖書館如何在文旅融合發(fā)展中,借助旅游資源,以優(yōu)質的服務提升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值得我們反復研究,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