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2021年6月1日,在湖南省溆浦縣盧峰鎮(zhèn)警予學校師生的齊聲呼喚下,屏幕上的“向警予”笑了。老照片里,她的眼睛有了光彩,轉頭顧盼,窗外人流如織,溆水緩緩流過。
這是“時光之鏡”建黨百年沉浸式互動體驗溆浦巡展活動場景,現(xiàn)場很多學生都落了淚?!按┰健被貋淼模侵袊鴭D女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向警予,她在1916年夏天,回鄉(xiāng)開辦了第一所男女同校的新式學堂,并任校長。
106年后的今天,依著悠悠溆水的警予學校,朗朗讀書聲飄向天空,孩子們唱著向校長譜寫的校歌,繼承著先烈遺志。
一校便有一?;?,警予之愿當如此。
沖破封建枷鎖
警予學校東接警予館,西臨落陽橋,南靠溆水河,北面是警予路,占地12.6畝,成四合院型,創(chuàng)建于光緒三十二年。1978年,為紀念向警予烈士,改名為“警予學校”。
向警予的家族在當時的溆浦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開辦“鼎盛昌商號”,經(jīng)營綢布百貨、錢莊,還做著跨國貿(mào)易。她的父親向瑞齡思想開明,重視子女教育,沒有因為向警予是個女孩而差別對待。
向警予5歲識字,8歲入小學,開當?shù)乜h城女子讀書之先河;接著又前往常德、長沙、法國一邊深造學業(yè),一邊繼續(xù)革命事業(yè)。1916年,向警予從周南女校畢業(yè),抱著教育救國的心愿,壯志滿懷,回家鄉(xiāng)開辦了溆浦女校,實行男女合校,聘請男老師,有力沖破了封建枷鎖,強調科學與民主。
為了辦好學校,她邀請了任培道、熊李兄、吳家瑛等一批思想進步的同學擔任女校教師,這些教師也都成為了新民學會會員,溆浦女校也從教育救國的基地變成了革命志士的據(jù)點。
十月革命勝利,馬列主義傳入中國,向警予接受了馬列主義的影響,于1918年6月辭去校長職務,赴北京補習法文,準備去法國勤工儉學。“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她又回到溆浦組織反日運動,年底才離去赴法。
1928年,向警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入獄,國民黨當局用盡威逼、利誘、刑訊等種種手段,也無法動搖她的革命意志。她堅不吐實,“愿以身殉”,犧牲時年僅33歲。
為婦女解放奮斗終身
向警予是我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被譽為“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一生都在為“婦女解放”而奮斗的向警予,在溆浦新式學堂開辦之初,就曾和周南女校讀書時的好友吳家瑛背著干糧,走進山區(qū),給家有學齡女孩的家長們做工作,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勸導這些父母。
在她的努力下,學校的辦學規(guī)模從剛開始十幾個女子發(fā)展到男女同校300多人,甚至二十七八歲的女子也走進了學校。
當時,婦女纏足的陋習在中國依然存在,向警予任校長期間,曾親手為學生解開纏腳布,并陪同學生回家,向其父母闡述不裹腳的道理;教學期間,多次提及“男女平權”的概念,勇敢地向束縛了婦女幾千年的封建勢力發(fā)起挑戰(zhàn)。
警予精神感染師生
“這個學校,少先隊活動、周會課,老師同學都要肅立在英姿煥發(fā)的警予銅像前鞠躬宣誓。”住在警予學校附近的群眾對此印象深刻。學校教師周怡深也感慨道,凡在警予學校任過教的老師,總有一種責任感,他們都把振興中華的辦學初心深深融于血液里。
這些,便是警予精神對后世的延綿影響。作為烈士創(chuàng)辦的學校,警予學校努力辦出自己的特色;警予校長提出的校訓“自治心,公共心”,在其后來人身上得到發(fā)揚光大。
“美哉,盧峰之下,溆水濱,我校巍巍矗立當其前??囱剑F(xiàn)在正是男女平等……愿我同學做好準備,為我女界啊,大放光明?!毕蚓铻殇悠峙?chuàng)作的這首校歌傳唱至今。
“我們有底氣說,盛世中國,如她所愿?!睂W校五年級(5)班的學生鄭晨驕傲地說道。
(文/曾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