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毅
摘 要:小學體育創(chuàng)新的有效性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心理,使他們在樹立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態(tài)度的同時,具有與困難作斗爭的勇氣和不怕挫折的精神,為學生的持續(xù)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有益于他們的健康。因此,有必要探索小學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具體策略總結如下: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引言
在小學體育教學研究中,教師要著力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育環(huán)節(jié),填補更多新的教育形式,根據(jù)小學體育的表現(xiàn)和學習特點推薦教育目標內容,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小組教學模式,向協(xié)作學習,引入互動模式、游戲學習模式、話題實踐模式,開展更豐富的情景學習活動和補充活動,滿足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和研究的基本需求, 最高程度的挖掘個人潛力。在此基礎上,要體現(xiàn)差異化、科學性、層次性等諸多特征。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實踐中探索具體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基于教材帶領學生走進更多的繪本故事
小學生對外界的認識比較單一,對一個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效率比較低。在這一時期,教師往往很難通過播放單一的體育比賽視頻直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的心理和體育精神,極易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改善這種狀況,首先要扎扎實實地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培養(yǎng)目標,然后以此目標為中心,設計符合學生當前學習和成長情況的教學計劃,以繪本的形式建構有趣的運動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以全新的視角對運動充滿好奇,使教師在向學生滲透體育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進入繪本,使學生在感性思維的驅動下有效掌握體育知識,不過在進行繪本故事的篩選時,教師要切記以教材作為依托,綜合分析學生的需求,規(guī)劃科學的教學結構,確保學生能夠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地加深理解體育知識內容,凸顯出小學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的價值。例如在學習到“乒乓球”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完整的乒乓球教學劃分成不同的區(qū)域,并且為每一個教育區(qū)域設立針對性的目標,而后以教材作為基礎針對性地編寫繪本,讓學生以階段式的學習方式逐步攻克乒乓球學習的難題。對此,教師可以我國國家乒乓隊的故事作為原型基礎,利用多媒體工具為每一個國家乒乓球隊的成員設計相對應的Q版形象,而后為學生講解這些國家乒乓球隊員的故事,如給乒乓球拍取名字、觀眾對自己喜歡的乒乓球員的愛稱等,以一個個趣味且真實的故事調動學生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興趣,使學生能夠逐步將關注點集中在乒乓球上。在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后,教師可以適當播放一些乒乓球比賽視頻,以慢節(jié)奏的方式向學生詳細講解這些動作的標準要求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在他們有趣的例子的推動下有效地記住運動,最終有效地掌握乒乓球比賽的規(guī)則和技巧,在體育教學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創(chuàng)新效果。
二、運用互動式的游戲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大部分社會交往活動都是在游戲中開始、進行和發(fā)展的,所以可以說體育游戲是小學生社會交往的開始。在體育游戲中,小學生會與老師和同伴進行雙向交流和互動。他們需要獨立表達和說出自己的意愿,同時需要耐心傾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做出回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得到了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能力發(fā)展的特點,積極為學生設計互動式體育游戲,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和娛樂體驗,同時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例如,在對學生展開跳躍這一動作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接力蛙蛙蛙”的互動式體育游戲。游戲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學生需要組成5人小組,并挑選出一名隊長。在比賽前,隊長從教師所準備的盲盒中抽出接力畫畫的題目,如抽到的題目是“豬”,學生就必須從起點青蛙跳到終點,并在終點的黑板上繪畫出豬的圖案,然后青蛙跳到起點,第二名學生拿到接力的信物——粉筆之后重復第一名學生的動作,五個學生輪流進行,最終用時最短且畫得最生動的小組獲得勝利。在這種互動游戲中,學生需要在小組中互相交流,決定接力的順序和繪畫的分配,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社交能力的發(fā)展。而且,這種活動形式能迅速引起學生對游戲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氛圍中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最終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三、重視線下與線上體育教學整合
在小學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通常只能簡單地向學生演示幾次體育技術動作,并要求學生課后練習體育活動。但是,很多小學生在課后練習的過程中,往往很難完全回憶起老師演示的運動技術動作。由于學生課后缺乏老師的指導,不確定動作是否規(guī)范,從而限制了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提高。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在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中注意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借助信息技術強大的信息傳遞功能,成功營造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的小學體育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借助信息技術成功打破傳統(tǒng)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豐富體育課后教學資源,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一方面,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將課堂上演示的運動技術動作錄制成微課視頻,通過班級的QQ群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課后觀看視頻進行模仿練習,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運動標準技術動作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動作視頻實時上傳給老師,老師可以及時在線回復學生,評價學生的動作是否準確規(guī)范,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這樣老師就不需要在下節(jié)課花大量時間幫助學生復習記憶,可以直接進入新的體育動作教學,從而有效提高了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訴求也在不斷變化。為了呈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效果,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應高度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的設計和實施,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不斷做出調整,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服務。
參考文獻
[1]崔學明.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探微[J].學周刊,2021(22):151-152.
[2]吳煌.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探微[J].安徽教育科研,2020(06):63-65.
[3]楊鐵貴.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探微[J].學周刊,201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