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摘 要:對于很多學習英語的學生而言,一直會覺得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非常難的兩部分內容。因為學生只有具備充分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并且能夠將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內容進行合理的組織,并且完成寫作。而閱讀和寫作本身又是英語中不可或缺的兩部分內容。因此,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去進行語言的運用,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推動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融合,通過讀寫結合模式的實施,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之后靈活地進行應用,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習實效。由此,本文就圍繞著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進行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寫結合;益處;措施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一般是按照教材的提示來為學生按次序導入不同的知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其實教師并沒有以學生的多棲能力培育作為教學方向,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只是完成一些機械化的背誦和記憶,但實際上沒有較強的應用能力。而在我國新課程革新視角下,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有所變更。在教學中,教師要發(fā)展學生的多種技能和能力。而經(jīng)過調研發(fā)現(xiàn),閱讀和寫作能力是當前初中學生普遍缺乏的。因此,為了推動英語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進行合理的銜接,通過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完成有效的英語學習。
一、研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結合的實際益處
以往在教學英語知識時,教師一般是采用分板塊的教學模式,將閱讀、寫作等不同的內容劃分進行劃分。在每堂課上,教師會導入不同的主題內容,但實際上,就閱讀和寫作而言,本身是具有明顯的相輔相成特點。在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能夠將這兩部分內容融合在一起,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能夠產(chǎn)生明顯的幫助。首先,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融合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應用意識。之前可能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一般會閱讀一些不同的文字材料,同時也會積累一些語言知識。但是在學生完成積累和摘抄之后,他們并沒有進行鞏固和運用,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會出現(xiàn)比較明顯的知識遺忘現(xiàn)象。而通過這兩部分內容的融合,教師能夠將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應用意識。如在學生閱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寫作應用任務,讓學生能夠及時地將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在此情形下,能夠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同時也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更為清楚的方向。比如對于很多學生而言,他們在初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一般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去進行學習,但其實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比較迷茫,他們對于一些不同文章內容的了解不夠多。而在將閱讀和寫作進行結之后,教師會組織不同話題的內容寫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去進行學習。在此情形下,能夠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二、探析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措施
(一)合理銜接,打造多元課堂
要推動閱讀與寫作教學之間的有效結合,那么教師首先需要具備較強的結合意識。如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課堂上,教師首先要將閱讀和寫作兩個板塊放在一起,讓學生在課堂上既能夠有閱讀的機會,同時也具有寫作的機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如在教學“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這一單元內容時,其實學生了解到。在這一單元講解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關于這一單元中所提到的故事內容,教師可以合理地進行刪減。如圍繞著故事結尾內容,教師可以直接進行刪減,然后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去閱讀前面的情節(jié)內容,接著學生需要在前面課文的提示之下去補充后面的結尾。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奇思妙想,并且能夠結合文章所設定的情境來進行有效的銜接。借助這樣的教學實施方式,就能夠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研究文本材料,了解其主旨內容,能夠在確定主旨的前提下進行適當?shù)膬热菅a充。在此情形下,既能夠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意識,也能夠強化學生的寫作意識。第二種方式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能夠將自己所閱讀的一些材料進行合理的改變。如針對于故事的一些結局內容,可能有些學生覺得情節(jié)發(fā)展不夠合理,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來進行改編。如“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這一故事中,學生認為從現(xiàn)實生活思考,故事情節(jié)走向不合理,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將這種帶有神話色彩的一些故事內容改編為現(xiàn)實的故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靈活地將不同的一些英語詞匯組織在一起變成更為簡短的故事或者小片段,以此能夠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
(二)有效對比,進行充分積累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在初中英語階段往往會覺得閱讀和寫作沒有方向,因為學生并不知道自己在學習中的薄弱點。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例如在教學“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這一單元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去思考自己所了解的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一座山,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圖片,然后讓學生能夠結合提供的一些資料來進行描述。在學生完成內容的續(xù)寫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來對比自己在本單元中需要學習的一些描述型文章,然后學生可以分析自己和作者在描述同樣的事物時所選擇的方式是否有什么的差別或者是作者在文章中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使得文章的結構或者是內容更加合理化。借助這樣的教學實施模式,就能夠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查漏補缺,并且能夠結合自己的薄弱點去找到自己在閱讀以及寫作中的實際短板,有針對性地去搜集更為多元的學習素材,以此能夠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將閱讀與寫作兩部分內容進行結合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能夠產(chǎn)生比較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可以立足于學科特點進行全面的構思,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完成不同的閱讀或者是寫作練習,將二者進行銜接和融合之后讓其更加靈活地使用英語這一門語言,提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毛金娥. 基于讀寫結合模式下的初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探究[J]. 文學少年, 2021(26):1.
[2]梁沖. 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究[C]// 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四). 2019.
[3]王瑞英, 孫雪紅. 并蒂花開,方能絢麗多彩——讀寫結合話寫作[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