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
(金臺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臺州 318000)
目前,我國在鐵路建設領域已經(jīng)走在了世界前列,鐵路網(wǎng)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很多新修建的鐵路會出現(xiàn)與既有鐵路在設計時交叉等情況,所以新建鐵路在進行爆破施工時不可避免地對既有鐵路造成影響,使既有鐵路的運營面臨較高風險。為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來控制爆破振動[1],以減少對既有鐵路的影響。
林家岙隧道位于浙江省臺州市境內,隧道進、出口位置與村道形成交叉。隧道起訖里程為K470+063—K474+996,全長4 933m,主要為單線電氣化無砟軌道鐵路隧道。該隧道附近有一條正在營業(yè)的黃毛山隧道,其中擴建既有平導180m,林家岙隧道進、出口與黃毛山隧道的間距分別為35m、36.5m。為確保黃毛山隧道的運營安全,在林家岙隧道爆破施工時必須使用控爆技術。
(1)常規(guī)開挖段擴挖至5.0m(寬)×6.0m(高)。平導擴挖斷面的寬度約為5m,高度約為6m。首先必須保證斷面尺寸準確無誤,其次在新建隧道側展開挖掘,既有隧道側務必保持完整。在開挖的整個過程中,應保持平導的穩(wěn)定性能和確保隧道安全。
(2) 已施作二次襯砌段擴挖至5m (寬) ×6m(高)。鐵路施工結束后,可以將平導視為應急通道投入應用。
從實際測量結果來看,隧道既有平導襯砌段主要襯砌為混凝土襯砌,厚度最低為20cm,最高為60cm。爆破襯砌斷面分布情況較為復雜,呈現(xiàn)不規(guī)則分布,局部巖體炮孔位置無法精確定位,如左右和頂部巖體炮孔的位置。斷面主要分為比較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兩部分。前種情況下,左側與右側需要爆破的距離基本保持相同,沒有過大差距;后種情況下,左側比原有的設計位置超出了1.23m。
從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斷面進行優(yōu)化設計,并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過渡段。應嚴格按照襯砌洞段設計要求和有關施工規(guī)范開展施工,遵循“先襯砌后圍巖”“先光面后預裂”的順序實施爆破。在充分確?!皵嗝娉叽纭钡幕A上,盡力使左側與右側開挖寬度均衡,保證既有鐵路與二線正洞的安全性。在這一準則下,可以保證平導本身以及既有與新建隧道的安全。
平導頂部保持不動,只對平導左側與右側進行擴挖,但左右兩側擴挖的厚度比較淺,基本保持在30cm以下,所以適合斜向鉆眼爆破法。該方法的特點是便于施工且速度較快。通過了解本工程地形地質的規(guī)律與特點,采用“淺孔與爆破控制相結合”完成平導常規(guī)段的爆破作業(yè),規(guī)范開展作業(yè),保證爆破的安全性,強化爆破效果。如果需要二次破碎大塊巖石以滿足運輸標準,則可以實施二次爆破。
襯砌洞段爆破時主要有如下四個注意事項:第一,平導襯砌是首先需要爆破的部分,平導襯砌主要是素混凝土襯砌,厚度最低為20cm,最高為60cm;第二,原初支結構肯定會遭到破壞;第三,開挖的寬度為5m、長度為6m;第四,軟弱圍巖穩(wěn)定性較差,存在較高的坍塌風險。因此,爆破方案總體如下:
(1)開展右側預裂爆破。右側進行裝藥與起爆設計,注意不能影響右側既有路線的運營安全,并在此基礎上明確預裂炮孔分段和最大段裝藥量。
(2)進行襯砌爆破。爆破時以隧道軸為主向打入水平炮眼。
(3)進行圍巖段爆破。以襯砌與預計開挖線距離為參照,確定左側與后側的位置以及其到洞頂?shù)呐谘畚恢?,爆破最好分段進行。
(4)進行左側光面爆破。在設計時充分考慮裝藥與起爆情況。
綜合考慮巖石性質,把握巖石的種類、特性及結構,并開展爆破試驗,確定目標爆破參數(shù)。必要情況下,需在局部地域采用預裂控制爆破技術實施爆破[2-3]。
(1)鉆孔直徑。因為利用了淺孔鑿巖裝備,孔徑最低為36mm,最高為42mm,藥卷直徑大多數(shù)情況下維持在32mm左右。
(2)炮孔長度按式(1)計算:
式(1)中:L1為炮孔長度(m);L為單次進尺(m);h為爆破厚度(m)。
(3)單耗q與單孔裝藥量Q。單位巖體炸藥消耗量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斷面情況、炸藥性質等。且單位巖體炸藥消耗量的科學與否不僅會影響炮眼的使用效率,還會影響巖石破碎塊度。線裝藥密度q密為0.25kg/m,則:
式(2)Q= 0.4kg。
(4)孔距和排距。在布置孔距時,務必依據(jù)平導輪廓線進行詳細布置。布置的均勻性非常重要,排距情況也相同。換言之,孔距a要與孔深L孔保持彼此對應的關系,a與L孔的數(shù)值均為1.5m。
布置炮孔的初始位置為距離底板20cm 處,炮孔一共有7排,每排的距離約為0.5m;每排炮孔的布置不隨機,而是按照實際情況展開。炮孔布置具體如圖1 所示。圖1僅對部分炮孔進行了標識,其他炮孔的布置形式基本保持一致。
圖1 炮孔布置
一般情況下,爆破施工按照設計藥量具體開展,從現(xiàn)場爆破經(jīng)驗出發(fā),根據(jù)巖石的種類、特點、結構等,在保證填塞密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合理調整炮孔的裝藥量。從孔口到孔底連續(xù)柱狀裝藥,不能出現(xiàn)中斷的情況。
(1)微差間隔時間。根據(jù)爆破微差間隔和起爆網(wǎng)絡確定爆破順序,起爆順序為:首先起爆兩側墻下,其次起爆拱肩。
(2)起爆網(wǎng)絡設計。該項目主要通過毫秒電雷管等設備進行排間微差松動控制爆破,并根據(jù)實際控制最大段裝藥量來分段,分別取ms1、ms3、ms5 和ms7等段。
在設計爆破參數(shù)時,設計人員應綜合考慮影響爆破施工因素,對襯砌、圍巖、左側光面、右側預裂等因素進行科學分析。
4.1.1 襯砌爆破參數(shù)
襯砌爆破的重點是炸碎素混凝土,特別要注意K471+052—K471+990 段,因為平導左邊的襯砌已經(jīng)在輪廓線位置之外,所以這段襯砌始終保持不變,僅對右側部分進行擴挖。同時,需要及時關注右側部分圍巖變形情況,避免圍巖變形影響既有線路的穩(wěn)定性。
(1)鉆孔直徑。因為利用了淺孔鑿巖設備,孔徑最低值為36mm,最高值為42mm,藥卷直徑為32mm。
(2)炮孔深度和超深。根據(jù)式(3)計算:
式(3)中:La為炮孔的深度(m);L0為單次爆破進尺(m);Lc為超深(m)。
超深最低取炮孔深度的10%,最高取炮孔深度的15%。
(3)其他參數(shù)。素混凝土襯砌厚度最低為20cm,最高為60cm,厚度δ=40cm。
炮孔個數(shù)n=10個。
(4)炸藥單耗:qa=0.5kg/m3。
(5)單孔藥量:
式(4)中:qa為炸藥單耗(kg/m3);V為進尺爆落巖石的體積(m3)。
(6)總藥量:
式(5)中:n為炮孔數(shù)量(個)。
4.1.2 圍巖擴挖爆破參數(shù)
在設計爆破參數(shù)時,應充分考慮巖石的種類、特點、結構。不得隨意調整爆破參數(shù),應開展爆破試驗,并根據(jù)試驗結果調整參數(shù)。
(1)鉆孔直徑。由于選擇的是淺孔鑿巖設備,孔徑最小36mm,最大42mm,藥卷直徑為32mm。
(2)炮孔深度和超深與襯砌相同。
(3)其他參數(shù)。孔距a=0.8~1.0m,排距b=0.8m。
考慮造爆破時無法精準確定待爆破圍巖巖體和輪廓線的距離,所以要靈活設置孔距和排距,孔距和排距設置為最小0.8m,最大1.0m。
(4)炸藥單耗:qb=0.6kg/m3。
(5)單孔裝藥量:Qb=1.344kg,取1.4kg。
(6)根據(jù)裝藥系數(shù)核校裝藥量:線裝藥系數(shù)取值0.5,裝藥長度為:
式(6)中:L2為炮孔深度(m)。
因此Qb= 1.75× 100 ÷ 20 × 0.2 = 1.75kg,最終確定Qb=1.8kg。
4.1.3 左側光面爆破參數(shù)
(1)炮孔參數(shù)。平導設計的圍巖等級為Ⅳ級,破碎性高。因而在設計炮孔時應合理調整周邊炮眼的眼間距,控制爆破輪廓,嚴格按照開挖規(guī)范完成開挖作業(yè),預防超欠挖。斷面值為45cm。光爆孔裝藥不耦合系數(shù)r=D÷d。其中,D為炮孔直徑,取42mm;d為藥卷直徑,取25mm。經(jīng)計算r=1.68。光面爆破采用不耦合間隔裝藥結構,反向起爆。
(1) 線裝藥密度:qc=0.2kg/m。炮孔長度:Lc=3.5m。
(2)單孔裝藥量:
(3)光面孔數(shù)目:中心線左側所有光面孔總數(shù)為20。
4.1.4 右側預裂爆破參數(shù)
右側圍巖段采用光面控制爆破,并加強預裂爆破的控制,避免爆破作業(yè)影響既有鐵路,引發(fā)質量安全事故。具體參數(shù)如下:
(1) 線裝藥密度:qd=0.2kg/m。炮孔長度:Ld=3.5m。
(2)單孔裝藥量:
(3)炮孔數(shù)目:中心線條右側采用預裂爆破施工技術,預制爆破炮孔總數(shù)為21。
4.2.1 規(guī)則斷面爆破炮孔布置規(guī)則斷面爆破炮孔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規(guī)則炮孔布置(單位:m)
4.2.2 不規(guī)則斷面爆破炮孔布置
不規(guī)則斷面爆破炮孔布置如圖3所示。
圖3 不規(guī)則炮孔布置(單位:m)
根據(jù)圖3 可知,左側底部到超墻的一段不處于設計輪廓線位置,從目前平導既存的輪廓線出發(fā)考量,左側與后側基本保持不動,不斷向上部擴充,直至擴充到設計輪廓線位置。
爆破作業(yè)時要嚴格按照設計的具體總量進行。首先保證填塞的高度滿足要求,其次合理調整裝藥量。預裂爆孔時要充分考慮孔的實際長度,在導爆索上綁藥包并將其下放至孔底,孔底塞入1m 左右的填塞物,從而形成爆破藥卷。
4.4.1 微差間隔時間確定
主炮孔起爆前先進行預裂爆破,兩項之間有一定的時間微差,以保證形成人造斷層,微差一般保持在50ms 以上。微差主要根據(jù)兩方面的影響因素確定:第一,受巖石硬度的影響,質地比較松軟的巖石微差時間較長,質地比較硬厚的巖石微差時間較短;第二,受孔網(wǎng)參數(shù)距離大小的影響。嚴格管控微差間隔時間,從而提升開槽爆破的質量,并減少爆炸對隧道產生的影響??紤]主爆孔和預裂炮孔的排間距離很小,所以微差的間隔時間設置為25~50ms。
4.4.2 起爆網(wǎng)絡設計
本工程主要利用毫秒電雷管等設備進行排間微差松動控制爆破。安裝順序為預裂爆孔→主爆孔→光面爆破孔。
5.1.1 爆破振動速度計算
科學計算爆破振動速度,采用薩道夫斯基控制爆破振動速度公式進行計算:
式(9)中:V為振動速度最大值;K為地質系數(shù);Q為起爆中的最大用藥量(kg/m3);R為以最大一段起爆量的分布中心為參照,到附近被保護物的距離(m);α為地震波衰減指數(shù)。
5.1.2 Ⅱ級圍巖段
《爆破安全規(guī)程》(GB 6722—2014)對爆破安全進行了全面界定,交通隧道允許振動的速度不能低于10cm/s,不能高于15cm/s。按照具體規(guī)定,振動允許的速度保持在2.5cm/s。在本工程中,單孔最大用藥量約為0.2kg。如果采取排間起爆的形式,最大段的裝藥量約為1kg,將距離設定為20m,具體公式如下:
5.1.3 Ⅲ~Ⅴ級圍巖段
本工程的單孔最大藥量約為0.2kg,若采用排間起爆的形式,最大段的裝藥量約為1kg,將距離設定為20m。則有:
從上述的具體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爆破振動速度為1.14cm/s,在2.5cm/s的安全允許范圍之內,不會對既有隧道造成影響。
根據(jù)爆破方案,預裂孔先響,每一段的裝藥量約為1.6kg,每一段主要布置了2 個爆破孔眼。
5.2.1 Ⅱ級圍巖段
根據(jù)薩道夫斯基控制爆破振動速度公式,將路基設定為20m,則有:
5.2.2 Ⅲ~Ⅴ級圍巖段
將距離設定為20m,則有:
從上述具體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爆破振動速度為1.50cm/s,低于2.5cm/s的最大安全允許范圍,不會對既有隧道的結構造成影響。
當前,我國鐵路建設規(guī)模越來越大、路網(wǎng)越來越密,已經(jīng)居于世界前列。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新建鐵路與既有鐵路直接交叉的情況,且這種情況存在增多的趨勢。因此在隧道施工時會對地層產生擾動,進而影響鐵路隧道施工和既有線的安全。本文基于林家岙隧道工程,確定了平導開挖順序與總體爆破施工方案,并優(yōu)化設計常規(guī)洞段和襯砌洞段平導爆破控制方案,加強爆破安全評估與控制,達到了控制營業(yè)線小凈距施工安全風險的效果,對既有鐵路的干擾小,為同類工程的爆破施工提供了一種可靠的爆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