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竹,趙 武,劉 猛,沈懷云
(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1.兒科;2.兒科檢驗,安徽 蚌埠 233000)
嬰幼兒因纖毛運動能力弱、支氣管狹窄、抵抗力差,故成為肺炎多發(fā)人群,且具有發(fā)病急、進展迅速等特點,受酸中毒及缺氧等影響,可造成肺動脈高壓、水鈉潴留,進而增大心臟負擔,損害心臟功能[1-3]。研究表明,由于肺炎嬰幼兒病原體與毒性產物可侵襲損傷心肌細胞,隨病情進展可引發(fā)HF[4-5]。當前臨床多通過LVEF等對HF進行診斷評估,但檢查結果易受嬰幼兒受檢時狀態(tài)、操作者技術等影響。而BNP由心室肌細胞分泌,可參與調控血壓等,能用于心功能評估; NT-proBNP半衰期長,可用于評估HF病情程度[6]。此外, IMA為心肌缺血的早期敏感性評估指標,其可于心肌損傷發(fā)生后急劇增高[7]?;诖耍狙芯繑M選取我院肺炎并發(fā)HF嬰幼兒37例,通過設置對照組,探討其IMA、BNP、NT-proBNP表達特征與檢測意義。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肺炎并發(fā)HF嬰幼兒37例設為研究組、單純肺炎嬰幼兒37例設為對照組,另選取同期健康嬰幼兒37例設為健康組。研究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3~14個月,平均(8.51±2.04)個月。對照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2~15個月,平均(9.06±1.98)個月。健康組男24例,女13例;年齡2~15個月,平均(8.35±2.10)個月。三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均衡可比(均P>0.05),且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科批字[2020]第156號)。
1.2 選取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研究組及對照組經心電圖、X線胸片等檢查確診;(2)嬰幼兒家屬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3)年齡為1~24個月。
1.2.2 排除標準 (1)合并川崎病者;(2)存在腎肝臟器功能衰竭者;(3)存在自身免疫系統(tǒng)病變者;(4)存在醛固酮增多癥者;(5)合并支氣管哮喘者;(6)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心包炎者;(7)存在貧血者。
1.3 觀察指標與檢測方法(1)統(tǒng)計三組BNP、NT-proBNP、IMA及LVEF水平。(2)統(tǒng)計分析研究組嬰幼兒急性期與恢復期BNP、NT-proBNP、IMA及LVEF水平。(3)統(tǒng)計分析研究組嬰幼兒急性期與恢復期BNP、NT-proBNP、IMA水平與LVEF水平間關聯性。具體檢測方法如下:抽取所有受檢者入院后第2 d晨起時空腹狀態(tài)下肘靜脈血5 mL,于不抗凝生化管內靜置30 min,離心處理(3000 r/min,10 min,離心半徑9.5 cm),取上清液,采取TBA-120F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東芝公司)以終點法測定IMA含量,采取羅氏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測定BNP、NT-proBNP含量;選取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Phillips)測定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SPSS 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檢驗,BNP、NT-proBNP、IMA水平與LVEF關聯性經Spearman秩相關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各指標水平對照組BNP、NT-proBNP、IMA水平高于健康組,LVEF水平低于健康組(P<0.05);研究組BNP、NT-proBNP、IMA水平高于對照組,LVEF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各指標水平比較
2.2 研究組不同時期各指標水平研究組恢復期BNP、NT-proBNP、IMA水平低于急性期,LVEF高于急性期(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不同時期各指標水平比較
2.3 生化指標與LVEF關聯性研究組急性期、恢復期BNP、NT-proBNP、IMA水平與LVEF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P<0.05)。見表3。
早期診斷及評估嬰幼兒肺炎并發(fā)HF病情對指導臨床針對性治療、保證疾病預后轉歸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臨床診斷嬰幼兒肺炎并發(fā)HF的措施包括心內膜活檢、心臟磁共振、胸片、超聲心動圖、心電圖等,其中血清標志物檢測具有準確度高、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8-10]。BNP可于HF發(fā)病后增高,心臟牽拉、應力與張力改變等均可導致其水平異常,可準確反映心室功能;NT-proBNP半衰期較BNP更長,故所測得的水平顯著高于BNP[11-13]。同時,BNP可用于對HF予以診斷及病情評估,而NT-proBNP血清水平可更準確反映HF病情變化情況及預后轉歸情況,故聯合檢測價值更高。此外,有研究發(fā)現,心肌缺血后,IMA可于數分鐘內急劇增高,且缺血停止后數小時內仍較高[14-15]。
本研究對肺炎并發(fā)HF嬰幼兒BNP、NT-proBNP、IMA水平進行檢測分析后發(fā)現,研究組BNP、NT-proBNP、IMA水平高于對照組、健康組,LVEF水平低于對照組、健康組(P<0.05),表明肺炎并發(fā)HF者BNP、NT-proBNP、IMA水平較正常嬰幼兒明顯增高,且高于單純肺炎者,提示臨床實際可通過測定BNP、NT-proBNP、IMA水平明確肺炎嬰幼兒有無HF,主要是因肺炎嬰幼兒發(fā)生HF后,其心室容量負荷增大,可增加室壁張力,影響心室舒張或收縮功能,進而導致心室合成、釋放BNP、NT-proBNP,以致上述指標水平異常增高。同時,肺炎嬰幼兒發(fā)生HF后,其心肌細胞血流灌注量減少,發(fā)生缺氧,加之肺炎造成低氧血癥,導致心肌對氧缺乏的問題更加嚴峻,機體可快速啟動脂肪酸供能形式,以致血液內IMA含量異常增高,且嬰幼兒心肌損傷發(fā)生后,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故IMA可大量釋放至血液。另由本研究結果還可得知,研究組恢復期BNP、NT-proBNP、IMA水平低于急性期,LVEF高于急性期,且經相關性分析發(fā)現,研究組急性期、恢復期BNP、NT-proBNP、IMA水平與LVEF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P<0.05),提示肺炎并發(fā)HF不同時期BNP、NT-proBNP、IMA水平增高幅度不同,故臨床實際可通過動態(tài)監(jiān)測上述指標水平明確肺炎并發(fā)HF所處階段、評估嬰幼兒心功能狀態(tài),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此保證治療有效性,促使疾病良好轉歸。
綜上所述,嬰幼兒肺炎并發(fā)HF者BNP、NT-proBNP、IMA水平異常增高,LVEF顯著降低,且不同時期各指標增高或降低幅度存在明顯差異,各生化指標水平與LVEF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可通過測定上述指標水平評估嬰幼兒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