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婷婷
文言文的教學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變遷,人們追崇“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同時也慢慢缺少靜下心來細細閱讀一篇文言文的耐心,對于學生也是如此,大多數(shù)學生抱有文言文只是考試時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什么用的想法,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不夠重視,甚至抱有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這對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無疑是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運用多元教學方法。本文將以《蘭亭集序》為例,教師在進行此篇文言文的教學時可以合理運用小組討論方法,精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一、教學方法簡約高效化
文言文的常規(guī)教學模式多是課前讓學生朗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字詞,結合課文注釋和字典查閱,初讀便算完成了,接下來就再次回到文章,帶著問題去讀,結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思考,這便是細讀,最后在老師講解結束后,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感總結性地再讀一遍文章,這便是精讀。如此,一篇文言文的教學便結束了,通過這三遍閱讀——初讀、細讀、精讀,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仿佛已經(jīng)深刻掌握了此篇文言文,然而,課堂結束后學生只知道文章的生僻字詞、文章的大意,離理解文章的要求相去甚遠,這樣的教學效率不高。但是,如果教師在一開始便巧妙地引導學生閱讀,將學生分好組,并設置好任務和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在閱讀結束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互相分享各自所得,對于文言文的教學可謂事半功倍。
《蘭亭集序》也稱《蘭亭序》《臨河序》《三月四日蘭亭詩序》等,是晉代書圣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所寫下的“天下第一行書”?!短m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被歷代書法界奉為極品,此作品不僅有著出神入化的書法技藝,而且有著如水般流暢的文采。《蘭亭集序》主要描述的是作者與眾多文人墨客相聚的場景,大多數(shù)篇幅都是描繪聚會場景,并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變化。因此,在《蘭亭集序》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計討論任務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例如,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描繪聚會的時間、地點以及聚會的盛況,眾多文人墨客在此與知己好友暢所欲言,好不愜意,描寫了聚會的極致歡樂和享受,此時作者的情感是大喜,然而興盡悲來,面對著好友和壯麗的山河,詩人感慨萬千,抒發(fā)了“人生苦短,命運難測”的痛惜之情。作者的情感在此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從此入手,提出問題:作者提倡的到底是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呢?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帶著這個問題去思考、討論,并以最簡單的方式推動合作討論的進行,如規(guī)定討論時間、代表發(fā)言時間、總結反饋時間,等等,如此下來,整個教學討論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既發(fā)揮了課堂小組討論學習的優(yōu)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并主動思考,又能提高教學效率,推進課堂有序進行。
二、課堂練習簡約精致化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部分,不僅能幫助學生查缺補漏,鞏固課堂學習成果,還能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因此,課堂練習也愈來愈受到重視,成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的老師甚至會留出半節(jié)課的時間來進行課堂練習,以希望幫助學生提高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爭取做到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完成知識的掌握并靈活運用的教學目標。但因為過分重視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許多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文言文水平,會為學生設計很多課堂練習,以此來強化知識的吸收,但教師在習題設置方面,要么過于注重題型的“新穎”,不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導致學生對大多數(shù)習題望而生卻,甚至產生排斥心理。要么就是煩瑣復雜,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反而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產生“我就是不會,學了也不會做”的消極心理,不利于文言文的教學。鑒于此,文言文的課堂練習要盡可能簡明扼要、切中要害,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問題,同時注重基礎性知識的設置,夯實學生的文言文基礎。
《蘭亭集序》本身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文中生僻字詞較少,文章的學習重點是對于作者情感變化的掌握,以及作者主要情感起伏的緣由探究,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具有極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文章中的各種文言文基礎知識和把握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
在教學結束后,關于本文的基礎字詞,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練習題來鞏固學生的文言文基礎知識。例如,1.下列詞語中黑體字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群賢畢至(全)少長咸集(都)B暢敘幽情(幽深、內藏)人之相與(交好)C感既系之(附著)修短隨化(變化)D喻之于懷(比喻)其致一也(情趣)2.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B此小大之辯也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這樣的教學方式簡約直接,沒有過多彎彎繞繞,有利于學生迅速抓住出題要點,提高做題效率,并且切實幫助學生鞏固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文言文學習一直是高中生語文學習的難點,很少有學生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導致很多同學喪失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信心。高中生對于文言文的評價褒貶不一,兩極分化,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竅門的同學熱愛文言文,深刻領略了文言文的魅力,而沒有掌握文言文閱讀技巧的同學認為文言文簡直如同天書,在考試中往往因文言文而失分過多。高中語文教材將文言文編寫作為教材必修課程,由此可見文言文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課堂練習這一途徑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文言文的方法,本著練習是為了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加強吸收理解這一目的,切忌弄太多煩瑣,并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方法解題,提高學習效率,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也發(fā)生了變化,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教師主要是發(fā)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并進行思考,將知識內化進自己的思想體系,成為自己的理論知識,并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掌握一定的技巧,能夠將自己所學靈活運用,做到會做題、做對題,提高學習效率。文言文教學看似只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但文言文教學確是極其復雜甚至最能體現(xiàn)教師基本素養(yǎng)的教學內容。文言文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文言文知識、歷史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人文情懷,能夠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將晦澀的文言文以學生能接受能學懂的方式教授給學生,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因此,文言文教學課堂安排極其重要。以《蘭亭集序》的文章教學為例,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合理使用多元教學方法、精簡課堂練習等方式使教學過程更加精準高效,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良好目標,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