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莉
摘 要:民歌有著朗朗上口、內容質樸、易于傳唱等很多鮮明的特點,同時不同地區(qū)的民歌還匯聚了當?shù)氐奈幕剩窀柙谛纬傻倪^程中對當?shù)氐奈幕?、禮儀、情感、習俗等多方面都進行了充分的展示和沉淀,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山歌、小調等民族音樂的了解和傳唱,無論是對學生自身還是對文化的傳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字:中國民歌;音樂欣賞;高級技工學校音樂教學
音樂課程在學生的每一個學習階段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一門藝術課程,不僅豐富著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同時也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學生也很喜歡音樂課,渴望歌唱和欣賞音樂。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全面的發(fā)展,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對培養(yǎng)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合格型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對整個高職階段的音樂教學進行一體化教學研究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的引導學生自主的對我國的民歌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學習、傳唱,提升整個音樂教學中山歌、小調、勞動號子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加強學生在民族音樂方面的傳承,音樂教師要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進行充分的培養(yǎng),同時對一體化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一、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一)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山歌、小調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民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民歌的興趣,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向往,整個音樂課堂才更有活力。比如教師可以先從帶有民歌色彩的流行歌曲入手,如張惠妹演唱的“站在高崗上”。首先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有沒有同學會唱這首歌?如果有同學會唱老師可以請這位同學先進行演唱,調動音樂課堂的氣氛。然后老師再進行提問:“有同學知道這首歌是出自于哪個民族的民歌嗎?”這個問題會激發(fā)學生們的討論。然后老師再次提出問題:“那么同學們知道這個民族還有哪些朗朗上口的山歌和小調嗎?”有的同學會對教材中的山歌或小調進行充分的了解,同時還會借助多媒體資源進行小調和山歌資料的查閱,這樣就會對山歌、小調等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下課就會聽到很多同學對小調、山歌等進行學習演唱。
通過音樂老師的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并對不同民族的民歌、小調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學習,有的同學甚至比音樂了解了解的更多,這樣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就會十分的積極,有效的提升了整個音樂課堂的活力。
(二)師生共同挖掘音樂素材,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知
音樂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歌介紹,同時也對一些有特色的經典的小調、山歌、勞動號子等進行了體現(xiàn),但是為了讓學生更深層的了解民歌,就要擴充民歌資源庫。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民歌的收集,現(xiàn)在多媒體教學資源這么豐富,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參與搜索并通過搜索的知識去了解民歌。主要的目的是使學生自己能夠參與到民歌資源的搜索當中,同時對民歌的曲目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了解。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將搜集到的各種小調、山歌和勞動號子等曲目及其相關資料進行充分的展示,并且對一些熟悉的民歌可以讓同學積極的進行演唱。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山歌、小調、勞動號子等民族歌曲進行充分的了解,同時對自己喜愛的歌曲進行學習和演唱,使學生能夠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民歌進行了解和學習,同時在班級中可以有效的帶動班級同字對音樂課堂的積極性,這樣使音樂教師可以輕松愉快的和學生度過音樂課堂時光。
(三)提升音樂教學評價,提高學生音樂欣賞水平
歌曲的創(chuàng)造源自生活靈感,尤其是民歌,之所以經久不衰的進行傳唱,是因為它融合了人對生活的熱情、期望、情感等等一系列感情。在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民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給整個音樂課堂增添了歡樂的氣氛。這個時候,音樂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綜合學生演唱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
比如有些學生在對康定情歌進行深情演唱的過程中,有些同學對其中的情感拿捏的不是十分完美,老師不要急于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而是去問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理解,作者抒發(fā)了怎么樣的情感,那么我們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色彩去唱這首歌?”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對整首歌曲會進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通過自己對這首歌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感情再去演唱。老師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感理解給學生演示著唱,學生通過音樂老師的演唱風格和自己的演唱風格的對比還可以進行山歌唱功的提升。
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演唱表演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所表達的情感,然后去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情感理解,再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評價,評價過程要注意表達方式,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提升音樂素養(yǎng)。
結束語
學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多進行民歌鑒賞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對民歌進行充分的了解,掌握民歌與當?shù)厝嗣裆钋闆r、感情的關系,對民歌進行高度的弘揚,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弘揚,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尤其是學生在進行民歌的學習過程中,唱上幾句具有代表性的民歌,那種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國家榮譽感。重視和提升學生的民歌鑒賞能力,不僅可以弘揚民族精神,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情感,為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做貢獻,綜合提升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尼釋丹.初中音樂課堂民歌教學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國音樂教育,2021(01):16-22.
[2]蘇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音樂欣賞課中的應用價值及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05):68-69.
[3]劉鑫,單宏健.河北民歌融入學校音樂欣賞課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22(06):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