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慧紅
(廣西教育學院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廣西南寧 530023)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傳統(tǒng)的課堂知識傳授和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學生的學習需求?;诰€上線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融合在線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將兩者的優(yōu)勢進行結合,既能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受到越來越多高校教師的關注并在教學中進行實踐[1]。然而,隨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它的弊端也逐漸凸顯,例如教學質量良莠不齊、課程教學效果也不太理想,如何利用學生線上學習行為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已成為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目前大多數研究者基于慕課或網絡課程的視角對學生在線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而基于線上線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的卻相對較少。因此,本文以廣西教育學院“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實驗,對線上線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在線學習行為與其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相關性分析,探索學生在線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關系,為優(yōu)化教學策略、促進教與學提供依據,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本研究選擇廣西教育學院“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以參與該課程的2020 級數學教育專業(yè)的71 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在2021-2022 學年度上學期參與該課程的在線學習行為數據進行收集,并以該課程期末考試成績?yōu)閷W習效果,分析他們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在線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關系。
“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依托廣西教育學院網絡教學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按照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1)課前線上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發(fā)布的課前任務單,自主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如觀看微課視頻和PPT 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線上自主學習后完成線上課前自測題[2]。(2)課中線下互動與指導:教師首先根據學生課前教學資源學習情況,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對共性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分析并解決問題。然后,教師對重要知識點進行解析和探究,通過在線應答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重要知識點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3)課后線上鞏固與拓展: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fā)布作業(yè)及測試,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和拓展,學生需要在截止時間內提交作業(yè)和測試。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通過課程討論區(qū)進行討論和答疑。此外,根據教學要求,學生需參加線下期末考試,完成該課程的全部學習。
本研究采用數據挖掘和量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以廣西教育學院網絡教學平臺數據為數據源,對采集到的71 名學生在線學習行為原始數據進行數據概化和規(guī)范化等預處理,然后再利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 Statistics 20 對學生在線學習行為數據與學生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學生在線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關系[3]。
按照教學活動和學生實際在線學習過程,將學生在線學習過程歸納為課前準備、資源學習、交流互動和作業(yè)測試四個階段,根據從網絡教學平臺收集到的數據構建了15 個在線學習行為指標并進行相應編碼,如表1所示。其中,(1)課前準備:通過學生瀏覽課前任務單次數、課前測試完成率和課前測試正確率三個指標來表征。(2)資源學習:課程資源包括微課視頻和PPT 教學課件兩種,故微課視頻資源學習情況通過觀看微課視頻次數、觀看微課視頻時長和微課視頻完成率三個指標來表征。PPT教學課件學習情況通過PPT 教學課件觀看次數和PPT 教學課件完成率兩個指標來表征。(3)交流互動:選取學生在課程討論區(qū)參與情況和課堂應答參與情況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其中,課程討論區(qū)參與情況通過課程討論區(qū)瀏覽次數、課程討論區(qū)發(fā)帖次數和課程討論區(qū)回帖次數三個指標進行表征;課堂應答參與情況通過課堂應答完成率和課堂應答正確率兩個指標進行表征。(4)作業(yè)測試:作業(yè)和測試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并且設置為只能提交一次,未按時完成的,成績?yōu)?。學生作業(yè)測試情況通過作業(yè)測試完成率和作業(yè)測試正確率兩個指標進行表征[4]。
表1 學生在線學習行為指標
研究發(fā)現,由于“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邏輯性較強,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傾向于在課堂中與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解惑,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更多集中于課堂,學生在課程討論區(qū)發(fā)帖數僅有5條,且帖子內容都是關于考試的咨詢與評論,與學生學習效果無關。因此,將課程討論區(qū)參與情況的三個指標課程討論區(qū)瀏覽次數(B9)、課程討論區(qū)發(fā)帖次數(B10)和課程討論區(qū)回帖次數(B11)剔除。利用SPSS Statistics 20 的雙變量Pearson 相關分析,對剩下的12個在線學習行為指標與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探尋學生在線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發(fā)現,瀏覽課前任務單次數(B1,相關性.647)、課前測試正確率(B3,相關性.572)、微課視頻完成率(B6,相關性.618)、PPT 教學課件完成率(B8,相關性.606)、課堂應答正確率(B13,相關性.661)、作業(yè)測試完成率(B14,相關性.708)、作業(yè)測試正確率(B15,相關性.727)與學習效果的P值都小于0.01,而且與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性系數都大于0.5,說明這些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課前測試完成率(B2,相關性.451)、課堂應答完成率(B12,相關性.413)與學習效果的P值都小于0.05,而且與學習效果之間的相關性系數都大于0.4,說明這兩個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之間在0.05 水平上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觀看微課視頻次數(B4,相關性.082)、觀看微課視頻時長(B5,相關性.121)、PPT 教學課件觀看次數(B7,相關性.068)與學習效果的P值都大于0.05,說明這三個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都不相關。
表2 相關性分析結果
4.1.1 學生瀏覽課前任務單次數、課前測試完成率和課前測試正確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
研究發(fā)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瀏覽課前任務單次數、課前測試完成率和課前測試正確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學生瀏覽課前任務單的次數越多,課前測試完成率和正確率越高,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越好。課前任務單是由教師精心提煉、用于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案,瀏覽課前任務單次數越多,說明學生對課前學習任務越明確,能夠高效率和高質量地進行課前學習[5]。課前測試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課前線上教學資源學習及知識掌握情況,課前測試完成率和正確率越高,說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越強、課前學習質量越高,其期末考試成績也就越好。
4.1.2 學生微課視頻完成率和PPT 教學課件完成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次數、時長和PPT教學課件觀看次數對學習效果沒有影響
研究發(fā)現,學生微課視頻完成率和PPT 教學課件完成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學生微課視頻完成率和PPT 教學課件完成率越高,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越好。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在課前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微課視頻完成率和PPT 教學課件完成率越高,說明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任務越重視、學習態(tài)度越端正,同時也反映了認真完成課前教學資源學習的學生,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次數、時長和PPT 教學課件觀看次數對學習效果沒有影響,這說明線上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單純刷教學資源學習次數和學習時長,不能保障有效學習質量。因此,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次數多、學習時間長和PPT教學課件觀看次數多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
4.1.3 學生課堂應答完成率和正確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
課堂應答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中師生互動的一種方式,是教師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重要知識點并進行知識內化的一個過程。研究發(fā)現,學生課堂應答完成率和正確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學生課堂應答完成率和正確率越高,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越好。課堂應答完成率高,說明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參與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應答正確率高,說明學生學習質量高、知識得到了深度內化。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內化,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4.1.4 學生作業(yè)測試完成率和正確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
教師設置課后作業(yè)和測試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檢測和拓展,讓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相關性分析發(fā)現,學生作業(yè)測試完成率和正確率與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表明認真對待作業(yè)和測試以及在作業(yè)和測試方面完成質量越高的學生,其學習態(tài)度及在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方面表現就越好,因此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6]?;谘芯拷Y果,對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提出以下建議,教師方面應:(1)精心設計課前任務單,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前學習,提高學生課前學習效率與質量。(2)精心策劃課堂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及激勵學生深度內化知識,提升課堂教學質量。(3)關注作業(yè)及測試的設計及完成情況,提高學生作業(yè)及測試的完成率和完成質量,對于不能及時完成或者完成質量不高的學生要給予教學干預與指導。學生方面應增強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線上線下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嚴格按照教師要求,認真完成每一項學習任務,積極思考、討論并及時對相關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