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雙
“老師,我有點心事,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想和您說說?!?/p>
“老師,我考試考得太差了,同學們會不會嘲笑我……”
“老師,我父母總是吵架,要離婚,我好擔心……”
每周一的放學前,班級的“小信箱”都會收到一些這樣的小紙條,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秘密、煩惱、迷茫、開心都寫進來。我會一一解答。從設(shè)立到如今,整整一年時間,信箱收到了600多個小紙條。
其他老師不解地問我:“為什么學生可以和你敞開心扉?甚至是一些敏感的話題,諸如‘早戀’‘攀比’‘父母離異’等等?!蔽蚁耄茏寣W生敞開心扉,是班主任和學生拉近距離的最高境界。
做傾聽者,給予學生傾訴的空間。很多家長說:“孩子一回家除了吃飯,就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我們和他說什么,他都愛理不理?!薄昂⒆右缓臀覀冋f話,就會吵起來?!背霈F(xiàn)問題后,家長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只能采取躲避的方式,不交流、不傾聽、不對話。久而久之,思想距離越來越遠。
我能做到的就是認真傾聽,不打斷、不反駁、不壓制、不強加。有很多時候,學生都有傾訴的欲望,他們心里往往有自己的判斷和解決辦法,不過此時需要傾訴。那么,此時,不妨做一個聆聽者,事半功倍。
做接納者,給學生更多成長的等待。父母總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強行而武斷地把孩子扭轉(zhuǎn)到自己認為正確的軌道上來。常常出現(xiàn)父母怒吼著,“我為你好!”孩子卻滿臉的不屑一顧,“那是你認為的好!”
其實,給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靜靜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讓父母和教師以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去言傳身教,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我收到小晨發(fā)來的一個信息,他說:“父母每天都要嘮叨讓我學理科,說理科的前途更遠大,出路更多,可是,目前我的理化成績遠不如我的史地成績,學習是我的事,未來也需要我去努力,為什么他們偏要用他們認為的好來左右我呢?如果我聽從了他們,學不好,不就沒有未來了嗎?”
我回復他:“學習是自己的事,父母的意見可以參考,但是不能越俎代庖,溝通是必要的,不能躲避,也不能違背自己的意愿,更不能尖銳沖突,適當?shù)臅r間,真誠的態(tài)度,和善的語氣,都是溝通的鑰匙?!?/p>
事后,我找到小晨的父母做了溝通,建議他們尊重孩子的想法,要接納孩子,理解孩子。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能夠打敗問題,而不是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受小晨父母理性地接受了我的建議,也接了孩子的想法,小晨如愿以償進入文科班,卸掉了壓力,小晨學習狀態(tài)越來越好。
做協(xié)調(diào)者,躬身為學生做好一座橋。小紙條上的信息,除了學習上和成績上的困惑之外,最多的困惑便是人際關(guān)系方面。有同學間的比較,甚至是嫉妒、攀比;有和父母間的爭吵、冷戰(zhàn),甚至是對立;有和科任老師之間的摩擦。無論哪種情況,我告訴自己,這是學生在向我發(fā)出求助信號,無論怎樣的問題,背后有怎樣的矛盾,首先要做的,不是評判對錯,而是要先敞開懷抱,安撫學生,然后,去協(xié)調(diào)、解決問題。
小林和生物老師出現(xiàn)了矛盾,小林說老師誤解了他,但是老師不聽解釋,小林倔脾氣上來,不肯認錯。我相信小林的話是真的,生物老師是個火爆脾氣,脾氣上來不聽解釋是有可能發(fā)生的。我耐心地和小林談起生物老師的善良和風趣故事,然后,真誠地代表生物老師,向小林道歉,告訴小林,老師上課的時候,口誤或者誤會學生也很正常,老師也是普通人,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包容。
事后,我以生物老師之名,送給小林一本生物圖解參考書,小林開心地笑了,真誠地跑到生物老師那里,和老師道謝……
默默地協(xié)調(diào)各種矛盾,是班主任的策略和方法,不必眾人皆知,只要化解矛盾就好;不必宣揚表明,只要維護班級穩(wěn)定就好。
班主任是一座橋,用行動和智慧,俯身為學生前行架起一道道坦途,讓學生快樂、自如地到達彼岸。
編輯/王? ?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