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中學(xué)高一(8)班 房伶琳 周巖
近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朱征夫提交了一份提案:拐賣婦女兒童,買賣同罪。眾人都為這個提案叫好。須知,人口拐賣,傷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些作惡者的利益,都是受害者的血與淚!若無買賣,何來傷害?
因為各種原因,以前不少人認為買者無罪,這無疑助長了人口買賣現(xiàn)象。就像深山老林中的光棍買一個花季少女以傳宗接代,沒有生育能力的富人花錢買來一個還不記事的小孩來養(yǎng)育,因為“買者無罪”,所以他們無須為此憂心;因為他們“心有苦衷”,所以他們不用被懲罰。可憑什么呢?那些尋尋覓覓多年如孫海洋一樣的父親,他們的苦難由誰來負責(zé)?孫海洋足夠幸運,他找到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也夠幸運,被養(yǎng)父母和兩個姐姐善待,沒有經(jīng)歷什么黑暗??墒哪旯侨夥蛛x的痛誰能體會?內(nèi)心的煎熬誰能感同身受?買者就無罪嗎?不!他們有罪!因為他們提供了需求,愿意付出報酬,才會有人販子為了高額的利潤去拐賣婦女兒童,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同樣是讓受害者家庭破碎的根源,你能說他們無罪嗎?他們有原罪!這就是朱征夫的提案得到大家擁護的原因。
況且,并非所有的故事都以團聚的溫馨收場,更多的是一生尋找,卻無結(jié)果,抱憾終生。有人傷心垂淚,抑郁成疾。有人風(fēng)雨兼程,卻只尋到一具白骨。而那些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在遠方安好的畢竟只是少數(shù),更多的是在暗無天日的角落過著悲慘的生活——或許被虐待而致殘,或許被鐵鏈鎖身,或許被困在了深山,毫無自尊可言……倘若沒有被拐走,他們會盡情享受家庭的溫暖和幸福,享受生活的美好,擁有光明的未來。可惜,沒有如果。
是什么讓他們淪落至此?是人性的惡。因為娶不上媳婦,就花錢去人販子手上買;因為自己無法生育,就從別人手中奪走孩子。這是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他人死活的極端自私之舉。朱征夫建議買賣同罪,正是要發(fā)揮法律的威懾作用,提高這些人的違法成本,大力打擊買賣婦女兒童的行為,著力建設(shè)和諧社會。
打擊買賣婦女兒童的不法行為,國家出臺法律固然重要,地方部門、社會公眾也應(yīng)行動起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不久爆出的豐縣“一女生八孩事件”震驚國人。它為何會發(fā)生?鎮(zhèn)長從未走訪村民,村委會人口排查不仔細,村民們視而不見……因此基層干部要切實關(guān)心群眾,把工作做細做實,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的利益。
曾看過一則新聞:一位女大學(xué)生外出時被一個四十幾歲的男子拐賣到偏遠山村。十幾年來,女孩被折磨得精神失常,生活環(huán)境極為惡劣,但同村的大部分人自打女孩進村竟從未產(chǎn)生過懷疑。有村民發(fā)現(xiàn)這家人不對勁,但不敢說。殊不知,他們的閉口不說,毀的是女孩的一生!因此,邪惡面前我們要敢為。站在正義背后的是法律,更需要一大批正義者!
除此,婦女兒童也應(yīng)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某地一高三女生被騙至黑車,發(fā)現(xiàn)與其目的地背道而馳后,她機智自救。雖不是血淋淋的教訓(xùn),但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努力保護好自己,不聽信花言巧語,不做給顆糖就跟別人走的人;盡量不要獨自一人在夜晚出門,放學(xué)回家時與同學(xué)結(jié)伴而行;不隨便上陌生人的車,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
婦女和兒童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更多的關(guān)注和保護。我認為修改“拐賣婦女兒童”的法律完全有必要。如此,那些逍遙法外的非法分子才不會有機可乘,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
愿天下無拐,還這盛世一份安寧。
【簡評】針對“拐賣”這一非法行為,本文剖析其產(chǎn)生的根源,提出具體的防范措施,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期望,顯示出較大的說理格局。作者既批判了拐賣者的人心之惡,又批評相關(guān)人員的失職和放任,呼吁人們筑起防范拐賣的銅墻鐵壁,措施具有可行性。文章用詞精練,字句鏗鏘有力,尤其是多用感嘆號、問號,增強了感染力。(指導(dǎo)教師:李仁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