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國,韓瑞飛
(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唐山 064404)
煉焦生產中,一般利用焦爐煤氣或高爐煤氣燃燒進行加熱,為焦爐提供熱量,而產生的焦爐廢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對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國家對于焦爐煙囪污物排放提出新的調整與任務,制定了相應的排放標準[2]。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擁有6 座55 孔JN60-82 型6 m 焦爐,設計年產焦炭330 萬噸,配套建設有3 座煙氣脫硫脫硝系統用于煙氣凈化,每兩座焦爐共用一套。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系統主要分為脫硝和脫硫兩大部分,脫硝采用的是應用廣泛、脫硝效率較高的SCR 法脫硝技術[3],脫硫則采用是以氨水為脫硫劑的濕法脫硫技術。濕法脫硫在脫硫塔內進行,脫硫塔從下往上主要分為氧化段、濃縮段、吸收段和水洗段,其中濃縮段主要是利用系統循環(huán)溶液對煙氣進行噴淋降溫,并除去循環(huán)溶液中一定量的水分,噴淋后的溶液經濃縮段底部回流管流入循環(huán)槽,再由二級循環(huán)泵將循環(huán)槽內的溶液輸送至濃縮段噴淋管道進行噴淋,如此反復循環(huán)(圖1)。
圖1 脫硫塔濃縮段噴淋系統工藝流程
在整個脫硫脫硝系統運行中,發(fā)現脫硫塔濃縮段噴淋系統存在以下5 個問題:①脫硫塔濃縮段結晶問題嚴重,經常堵塞噴淋管道及噴頭;②濃縮段噴淋泵故障較多;③脫硫塔入口煙氣溫度高,影響塔內防腐使用壽命;④脫硫塔內濃縮段噴淋管道檢維修不便,作業(yè)難度較大;⑤循環(huán)槽需備用改造。
新建脫硫脫硝系統投運一段時間后,發(fā)現系統煙氣降溫效果下降,檢查發(fā)現脫硫塔內噴淋管道、塔壁等部位均有大量結晶物存在,清理困難且硬度較大。經取樣化驗分析,結晶物的主要成份為CaSO4·2H2O 結晶體,難溶于水。隨著脫硫系統運行時間的增長,塔內壁、管道的結晶物不斷增多,逐步堵塞噴淋系統的管道與噴頭,致使噴淋系統效果下降,煙氣溫度升高,破壞脫硫塔內壁的防腐。同時,當脫硫塔內壁上附著的結晶物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還會出現局部脫落,并將塔內壁上的防腐材料一并粘掉,塔內壁防腐能力下降,進而導致塔內壁出現局部腐蝕甚至泄漏等嚴重后果(圖2)。另外,濃縮段塔壁內部的結晶物脫落后會逐步堆積,當堆積量較大時會堵塞濃縮段底部的回流孔,導致循環(huán)溶液無法回流至循環(huán)槽,使得濃縮段液位不斷升高,當液位高度超過煙道入口時循環(huán)溶液會通過煙道倒灌入風機殼體內,導致風機停機。
圖2 脫硫塔噴淋管道結晶情況
通過分析發(fā)現,系統原用水的硬度較大、約150 mg/L,在脫硫過程中容易形成CaSO4·2H2O結晶體。經過工藝調整,將系統用水改為干熄焦余熱鍋爐所使用的除鹽水,其硬度在10 mg/L 左右,使用一段時間后對系統進行停機檢查,發(fā)現塔內壁、噴淋管道等以前的結晶部位已基本上沒有結晶物,系統噴淋效果良好,有效保證了系統的穩(wěn)定運行(圖3)。
圖3 脫硫塔噴淋管道及塔壁結晶情況
脫硫塔二級循環(huán)泵主要負責脫硫塔濃縮段與循環(huán)槽之間的液體循環(huán),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泵電流小的問題,使得泵流量減少,導致濃縮段噴淋效果下降,系統煙氣溫度升高等一系列問題??偨Y分析后認為,導致二級循環(huán)泵電流減小的原因主要有:系統結晶嚴重堵塞泵入口的濾芯或噴淋管道、噴頭等部位;其他異物堵塞泵入口的濾芯或管道;系統長時間運行后產生的污物較多,并容易產生泡沫,導致泵入口流量減小;泵葉輪故障。
針對系統結晶和異物問題導致泵電流減小,應改進工藝用水,采用硬度較低的水源并定期清理泵的入口濾芯。由于廢煙氣內含有一定的焦油、粉塵等雜質,使用一段時間后系統循環(huán)溶液污物的不斷增多,循環(huán)溶液在回流入循環(huán)槽時,在流體運動的沖擊下更容易產生泡沫,當液位較低時泵入口會進入一定量的汽泡,進而導致泵的流量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對系統循環(huán)溶液進行排污,以減少污物。
循環(huán)泵長時間運轉后,由于日常檢查不及時、系統腐蝕、磨損等原因,會導致葉輪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這樣應及時進行檢修更換。另外,還應根據系統的氯離子濃度選擇適應的葉輪材料,如317 不銹鋼或2205、2507 等雙相不銹鋼材料,以延長葉輪的使用壽命,降低設備的故障率。
脫硫系統的前端設有熱管式煙氣換熱器,其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對脫硝后的原煙氣進行換熱、降溫,保證進入脫硫系統的煙氣溫度小于150 ℃。但隨著系統使用時間的延長,在脫硫系統之前的熱管式換熱器因內部積料、腐蝕等原因,會導致換熱器換熱效率逐步下降,這會使進入脫硫塔的煙氣溫度隨之升高,根據現場使用情況了解到,脫硫塔入口煙道溫度最高時曾達到205 ℃,而脫硫塔內的防腐層最高耐溫150~180 ℃,嚴重影響脫硫塔內防腐層的使用壽命,給整個系統的運行帶來不利影響。
同時,脫硫系統前端的熱管式換熱器,因更換難度大,且更換時需要系統停機才可進行,為保障環(huán)保設施的持續(xù)穩(wěn)定運行,減少設備停機,經過共同研討最終決定采取在脫硫塔煙道入口前加裝降溫霧化噴槍,將水通過霧化噴槍霧化后噴入煙道內與熱煙氣進行混合,達到煙氣降溫的目的。經過現場實際使用,煙氣經過霧化噴槍降溫后溫度可以下降約30 ℃,降溫效果明顯。為了滿足不同的工況,也可以多裝幾只噴槍、通過閥門調節(jié)開關,以更加合理地控制煙氣降溫的效果。
為確保溶液經過管道噴淋噴頭后形成的覆蓋面能充滿整個塔的斷面、保證噴淋效果,濃縮段噴淋管道在塔內按照一定的幾何結構布置。但原設計濃縮段噴淋管道安裝位置位于管道支撐結構的下方,且管道采用玻璃鋼材料,當管道出現異物堵塞噴頭、噴頭脫落、管道泄漏等故障時,檢維修作業(yè)難度較大。當噴頭或管道需要檢修時,因位于支撐結構下方且距離底部高差較大,所以需要搭設吊架、跳板等臨時檢修平臺才能進行檢維修作業(yè),施工難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作業(yè)時間較長。經過研討決定采取如下措施:①為方便作業(yè)、提高檢維修作業(yè)的效率,縮短作業(yè)時間,提高安全性,將原有的噴淋管道放置于管道支撐結構的上方;②為保障噴淋效果,將連接噴頭的支管延長并加裝彎頭,使得每一個噴頭的平面分布位置不變;③考慮到玻璃鋼材料的拆裝、維護有一定局限性,接口進行粘接時需要的固化時間比較長,且當使用周期較長時,隨著玻璃鋼材料的性能老化、下降,故障率也會增加,因此改造時將噴淋管道的材料更換為2205 雙相鋼,并將管道分成多個管段,管段之間用法蘭連接;④噴淋所使用的噴頭也改為法蘭結構,通過法蘭與管道進行連接。
改造后的脫硫塔濃縮段噴淋管道,當出現故障需要處理時,能夠很便捷地進行拆卸、安裝,操作簡單,有效地提高了檢維修作業(yè)的效率,縮短了作業(yè)時間,避免設備的長時間停機,降低了設備故障率,為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提供了條件。
循環(huán)槽作為脫硫塔濃縮段噴淋系統的中間儲液槽,是噴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循環(huán)槽原設計為槽體采用Q235 材料,內部做玻璃鱗片防腐層。當使用周期較長時,受玻璃鱗片防腐層性能下降、施工質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防腐層容易發(fā)生損壞,進而導致罐體出現泄漏現象。但因循環(huán)槽未設計備用設備,當循環(huán)槽出現漏點時,要想徹底處理只能將噴淋系統關閉,而關閉噴淋系統又會使得脫硫塔內煙氣溫度升高,容易破壞脫硫塔內的防腐層,影響整個系統的穩(wěn)定運行。
針對這些不利因素,經過深入現場實際進行調研,將脫硫系統中作為整個系統停機檢修時臨時儲存循環(huán)溶液的檢修槽進行改造,使其成為循環(huán)槽的備用槽。同時,考慮到系統的強腐蝕性,改造時管道采用PPH(PolyProplyene-Homo,均聚聚丙烯)材料,在循環(huán)槽入口管道上加裝一個三通并安裝控制閥門:一路管道仍按原路返回循環(huán)槽,一路管道經新加裝的PPH 管道回流至檢修槽,再通過管道上安裝的控制閥門分別單獨控制兩路管道,實現管路的在線切換。同時,在檢修槽與二級循環(huán)泵之間加裝聯通管道,管道接口引至循環(huán)槽與二級循環(huán)泵之間的聯通管上,聯通管道上分別布置閥門進行控制,至此濃縮段的循環(huán)溶液就可以實現在檢修槽、二級循環(huán)泵、脫硫塔濃縮段三者之間的連續(xù)循環(huán),讓檢修槽成為循環(huán)槽的備用槽。
此外,因為循環(huán)槽與檢修槽的結構稍有區(qū)別,在改造過程中還需要對檢修槽內部的防腐層進行修復、加固,以確保檢修槽能長期穩(wěn)定運行。改造后,當循環(huán)槽出現漏點或管道出現泄漏等故障時,可以通過管道上設置的控制閥門進行切換,將循環(huán)槽切出、投入檢修槽進行使用,這樣可以在不影響系統運行的情況下離線檢修循環(huán)槽,消除設備故障,保障環(huán)保設備穩(wěn)定運行。
焦爐廢氣是國家重點治理的廢氣之一[4],隨著脫硫脫硝技術的不斷成熟,為有效治理焦爐廢氣污染物提供了技術保障[5]。對脫硫脫硝系統運行中常見的故障及系統的不足進行分析、總結,并針對各類故障、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能夠有效降低設備故障率,確保環(huán)保設備系統的穩(wěn)定運行,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為同類設備故障處理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