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成大實驗幼兒園 呂 萍
在指導新教師開展家長工作中,心理建設與實踐操作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方面,“雙管齊下”中“雙”即指這兩個方面,“雙管”指的就是心理狀態(tài)和實踐操作的相互融合。我們要理解新教師在家長工作中的心理狀態(tài),關注他們的心理情緒,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引導。
我們要站在新教師的角度,關心新教師在家長工作開展中的狀態(tài)、情緒,理解新教師在家長工作開展中的感受,打開他們的心扉,為新教師開展家長工作學習活動與實踐操作奠定堅實基礎。
1.尊重理解
剛?cè)肼毜男陆處熃?jīng)驗不足,在家園溝通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家長對于新教師的接納度也不同,部分家長認為新教師經(jīng)驗不足,對他們不信任,導致產(chǎn)生距離……這容易讓新教師對家園工作產(chǎn)生排斥與膽怯的心理。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對新教師表示理解,可以通過新教師座談會、黨群攜手談心會、師徒結(jié)對等方式表達對新教師在家長工作上的理解,并告知他們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不需要擔心。充分的理解與尊重的表達能夠給予新教師很大的安慰與力量。
2.信任鼓勵
新教師剛走出校園,理論基礎相對扎實,但實踐經(jīng)驗缺乏,所以我們在專業(yè)能力方面要給予其充分肯定和信任。在理論運用實踐中,我們要鼓勵他們進行案例學習,遇到相同或類似的實際案例能大膽實踐、積累經(jīng)驗。另外,新入職教師對于工作充滿著熱情與期待,我們需要保護這份熱情,在各項活動中給予他們適度的肯定與鼓勵。
在學習開展家長工作的過程中,新教師是主體,幼兒園是支持者、引導者,雙方需要共同商議、充分溝通,調(diào)動新教師主動學習的能動性。
1.充分交流
充分交流,既是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緩解情緒的方式。我們可以采用口頭表達也可以采用文字表達。
我們可以定期組織專題交流會,讓新教師把自己在家長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提出來進行現(xiàn)場討論。一方面可以解決新教師當下遇到的困難,防止因問題不及時解決而產(chǎn)生更大的矛盾;另一方面,對于講述者來說,描述問題是一次問題再現(xiàn)、思考梳理、情緒抒發(fā)的過程,是新教師思維碰撞、經(jīng)驗重構(gòu)的過程。
文字表達方式適合內(nèi)向的新教師,幼兒園可以在固定位置設立“家長工作困惑交流冊”,并安排家長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家長工作負責人進行值班。新教師將遇到的困難、問題寫在本子上,由值班教師負責解答;若需要一對一單獨指導,也可以在本子上注明,由值班老師主動聯(lián)系。
無論是定期的主題交流還是定點的“家園溝通困惑交流冊”,不僅能讓新教師在家長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有地方說、有人指導,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給予他們一份支持的力量。
2.適度留白
人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適度的留白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界的時空留白,另一方面是自身成長的時空留白。
“外界的時空留白”是指創(chuàng)設可以安靜、獨立思考的空間和彈性的時間安排。比如,幼兒園可以在教工之家設立“家園溝通成長區(qū)”,用卡座小沙發(fā)、茶幾、小書柜間隔出相對獨立的空間,書柜中放入家長工作方面的書籍。新教師可以在此靜思冥想,集中注意力、減少焦慮、提升創(chuàng)造力。
“自身成長的時空留白”是指在培養(yǎng)新教師過程中關注差異性。每個新教師成長經(jīng)歷不同、性格特點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所以我們在制定學習計劃、安排活動時可以建立菜單式學習項目供其選擇,建立多種階梯式學習進程支持他們按照自身成長的節(jié)律進行學習。
他人的幫助和引領在新教師成長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jù)新教師的原有經(jīng)驗建立多種團隊,促進每位新教師在原有水平上充分提升。
在幼兒園共同學習、工作的新教師們既是同事,也是同伴。我們可以讓他們通過自我選擇,組建“家長工作同伴互助組”,設立組長、副組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等職務,做到人人發(fā)揮作用、人人貢獻能量。
同伴互助組適合以項目形式開展活動,把組員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真實的問題情境中,讓組員在團隊中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進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組織“親子迷你馬拉松”時需要確定線路。首先,組員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和能力,觀察、記錄、討論、繪制線路;其次,組員自主探索、實地考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規(guī)劃方案、解決問題;再次,組員通過合作來完成項目,發(fā)現(xiàn)線路規(guī)劃中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合作完成線路繪制,由擅長陳述觀點的組員做成果展示;最后,組員與組員間進行描述性評價,并邀請老教師對項目進行整體評價。
互助組充分發(fā)揮了同伴的合作與支持作用,互相給予情感支持和實踐動力。
我們將家長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喜歡思考和總結(jié)的經(jīng)驗型教師組建成“家長工作導師群”。導師群以相對固定的人員、相對固定的時間進行長期示范引領,在線上開展專題讀書會——“每日閱讀打卡”“每周領讀交流”“每月讀書沙龍”;線下開展專題分享會——“每周導師經(jīng)驗分享”“每月導師答疑解惑”“每學期導師專題講座”等。
為了提高學員的積極性,保證學習效果,我們還設置了一些激勵機制。如:“糖果機制”,由學員組建小組,在活動中回答問題、踴躍互動后,小組能得到一顆糖果,以此激發(fā)學員的好勝欲,組員之間自發(fā)形成約定,組與組之間形成競爭,激勵各小組積極思考、舉手拿糖。
通過多樣化、持續(xù)性的家長工作學習分享活動,學員積累了豐富的家長工作經(jīng)驗。這種導師模式使得新教師心里有支持的力量,導師更是成為他們成長的指路“燈塔”。
幼兒園的各項支持工作都是給予新教師開展家長工作堅強的后盾。
建立由園長擔任校長的家長學校,讓新教師全方位與全園家長進行互動學習;建立由副園長擔任部長的家幼部,推進幼兒園家長工作、家園共育工作;建立由家庭教育指導師任家長工作干事的家庭教育專項組,針對有特殊需求家庭進行指導與培訓,定期對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建立以年級組為單位的家長工作共同體,形成家長工作共同探討的氛圍。
設立多維度的家長工作規(guī)范制度——《幼兒園家長學校制度》《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師職責》《幼兒園家委會職責》《幼兒園家長與幼兒教育溝通要點》等,以此確保家長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
如何提高家長對于新教師的了解度與信任感,是幼兒園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準備的。在開學初,我們通過幼兒園微信公眾號、幼兒園官網(wǎng)進行“新教師秀一秀”,從個人簡介、學習經(jīng)歷、特長展示、教育觀點、互動留言等欄目將新教師一一向家長進行全方位介紹,并且設置互動欄目,使得新教師與家長在未開學前就有充分了解。對于新教師來說,線上互動比直接見面交流少了一些緊張感,多了思考的空間,可以讓新教師提前了解班級幼兒的性格特點、生活照顧需要,了解家長的性格、育兒觀點、對于幼兒園教育的期待等。
通過提前把新教師推出來,進行開學前預熱,可以為開學后新教師開展家長工作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