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實驗幼兒園 萬寶妮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觀照目前部分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教學,幼兒僅僅是在進行“鸚鵡學舌”般的簡單模仿,即便動手也是無心無腦的“照著葫蘆畫瓢”,無論是探究能力還是對知識的探索活動都停留在淺層水平上,弱化了科學活動的育人功能。
基于此,我們嘗試了“問題—活動—評價”三位一體的教育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設置問題、激活思維。教師統(tǒng)整教學內容,建構有思維含量的問題,然后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觀察現(xiàn)象和思考問題?!皢栴}”是串聯(lián)整個活動過程的紐帶,驅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生,承載了幼兒對現(xiàn)象和信息的初步整理,是幼兒心目中最想揭開的“面紗”。
第二環(huán)節(jié),組織活動、體驗探索。教師依據(jù)課前預設方案組織幼兒參與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動腦進行自我探索?!盎顒印笔墙虒W過程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復雜的真相,承載了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親身體驗,是揭開“面紗”的有效路徑。
第三環(huán)節(jié),平等對話、交流評價。無論是提供的學習資料,還是精心設計的科學活動,都是教師為了搭建與幼兒平等對話的平臺?!霸u價”是自我分析與總結提升的過程,承載了幼兒對知識的反思重建,同時也是幼兒解決問題、豐富內容、加工活動的媒介,是對“問題”與“活動”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深度回應。
“問題—活動—評價”三位一體教育方法是一種貼近幼兒底層邏輯和思維內核的教育方法,揭示了教育活動的“真面目”。幼兒通過觀察、提問、活動、體驗和評價,不僅解決了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且完善了感性經(jīng)驗、豐富形象思維。該教育方法基于“問題”指向“做什么”,基于“活動”指向“怎么做”,基于“評價”指向“為什么這樣做”——“三塊基石”優(yōu)勢互補、高度統(tǒng)一,有效發(fā)展了幼兒初步探究能力和知識背后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制定教學目標
“保護蛋寶寶”為源自于小班下學期主題活動“有趣的蛋寶寶”中的一節(jié)教育活動?;顒又校變和ㄟ^認識各種各樣的的蛋,了解蛋寶寶的結構特點,知道蛋寶寶很容易破碎,從而產(chǎn)生保護蛋寶寶的想法。基于“問題—活動—評價”三位一體教育方法與主題活動“有趣的蛋寶寶”,我抓住契機順勢遞進,選擇幼兒身邊最常見的雞蛋作為活動素材,設計了“識蛋”“護蛋”和“葬蛋”三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均從“問題”“活動”和“評價”三個維度展開。雞蛋易碎,更容易激發(fā)幼兒情感,所以我引導幼兒大膽實驗,探索保護雞蛋的方法。
教師播放故事視頻“調皮的蛋寶寶”,提出問題:“誰能幫助雞媽媽想一個好辦法,既能讓蛋寶寶出去玩,又能保護蛋寶寶不破碎呢?”
幼兒1:“雞媽媽用自己的翅膀和毛茸茸的羽毛護著蛋寶寶。”
幼兒2:“雞媽媽一動不動地看著蛋寶寶。”
幼兒3:“雞媽媽把蛋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
㈠識蛋
教師提供各種材料,幫助幼兒認識雞蛋、鵝蛋、鵪鶉蛋、鴿子蛋等各種蛋,讓幼兒了解蛋的外形及內部結構、知道蛋內含有很多身體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
1.問題
教師:“這些蛋寶寶是什么樣子的?它們有什么不同?蛋寶寶里面藏著什么?蛋清和蛋黃是什么樣子的?這些蛋寶寶有什么營養(yǎng)?”
2.活動
看一看:各種蛋寶寶的顏色一樣嗎?鵪鶉蛋和其它蛋寶寶有什么不同?
抓一抓:用小手輕輕抓一抓,各種蛋寶寶大小一樣嗎?哪個蛋寶寶最大、哪個最?。?/p>
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蛋殼有什么感覺?
敲一敲:敲開蛋殼,蛋清和蛋黃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蛋寶寶的外殼很脆弱,很容易破碎,如果我們是它們的媽媽,我們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蛋寶寶呢?
幼兒1:“我會用厚厚的衛(wèi)生紙將蛋寶寶包起來,不容易碎?!?/p>
幼兒2:“我會用結實的小盒子裝著更好?!?/p>
幼兒3:“我拿的是個大鵝蛋,殼很厚,不會碎?!?/p>
幼兒4:“我用很多泡沫把它包起來了?!?/p>
3.評價
教師對幼兒的問題和答案進行評價,并提出問題引導幼兒進行評價?!半u媽媽在照顧蛋寶寶的時候并沒有把蛋寶寶包起來,如果用各種材料護著蛋寶寶,蛋寶寶還能孵出小雞嗎?”于是,孩子們都把保護蛋寶寶的“外殼”脫掉了。
4.小結
科學研究源于活動中的觀察現(xiàn)象和提出問題。幼兒心目中能想到的讓蛋寶寶安全的方法都比較單一。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問題,幫助幼兒解決疑惑,同時為幼兒提供相對公平的探索環(huán)境和融洽的學習氛圍。
㈡護蛋
教師準備水彩筆,帶領幼兒給自己的蛋寶寶取名并畫上笑臉圖案,實施護蛋行動。
1.問題
教師:“假如你是雞媽媽,你肯定會非常疼愛你的蛋寶寶,你的蛋寶寶長得是什么樣子呢?你會給它取一個什么好聽的名字呢?你該怎樣照顧好自己的蛋寶寶?”
2.活動
取名字:請寶寶們開動腦筋,給自己的蛋寶寶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吧!有了名字,蛋寶寶就是獨一無二的了。
幼兒1:“我的叫小萌?!?/p>
幼兒2:“我的叫小凱。”
幼兒3:“我的叫奧特蛋,哈哈!”
畫笑臉:我們的蛋寶寶長的是什么樣子呢?請你們用水彩筆給自己的蛋寶寶畫上頭發(fā)、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老師會幫助大家把名字寫在蛋寶寶上。
保護蛋:剛才我們給蛋寶寶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并且畫上了笑臉。從現(xiàn)在開始,你就是蛋寶寶的“爸爸”或者“媽媽”。每個蛋寶寶都是一個可愛的小生命,從現(xiàn)在開始你不管是去活動區(qū)玩,還是洗手、如廁、吃飯、睡覺,都要細心呵護好自己的蛋寶寶。
活動時,有很多孩子因為照顧不周,導致蛋寶寶破碎了?!芭?、啪、啪!”我們時不時會聽到蛋寶寶掉落并跌碎的聲音,有的是因為孩子剛進門不小心手滑,有的是孩子不小心放得太重,有的是蛋寶寶從裙子上滾落下來……蛋寶寶破碎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孩子們的心情都是一樣的,都很傷心。
幼兒1:“老師,我的蛋寶寶放在小椅子上后滾落到地上跌碎了?!?/p>
幼兒2:“蛋寶寶會滾動,所以不能放在小椅子上?!?/p>
幼兒3:“它的殼太脆弱了,所以不能使勁將其放在桌子上,會碰碎的?!?/p>
幼兒4:“我的也碎了,嗚嗚嗚……”
3.評價
教師:“怎樣才能照顧好蛋寶寶呢?”
幼兒1:“要輕拿輕放?!?/p>
幼兒2:“放在口袋里。”
幼兒3:“不要讓蛋寶寶碰在桌子和椅子這些堅硬的地方?!?/p>
幼兒4:“如廁的時候找其他小朋友照顧……”
教師抓住契機繼續(xù)引導:“看到蛋寶寶碎了,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做‘爸爸媽媽’容易嗎?蛋寶寶被我們照顧才這么短短幾分鐘就碎了,爸爸媽媽從小照顧我們到現(xiàn)在,把我們照顧得那么好,他們容易嗎?長大后我們應該怎么感謝爸爸媽媽?”
幼兒1:“不容易?!?/p>
幼兒2:“我們要聽媽媽的話?!?/p>
幼兒3:“多幫爸爸媽媽干活?!?/p>
幼兒4:“不惹爸爸媽媽生氣?!?/p>
4.小結
活動過程中,當幼兒之間產(chǎn)生情感共鳴時,教師應該及時鼓勵、強化這種情感,讓幼兒在遭遇困難或者挫折時可以感受到來自同伴的力量,促使幼兒盡快振作起來。這是幼兒自主探索、經(jīng)驗分享的過程,也是幼兒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通過評價,幼兒能體會到父母每時每刻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照顧自己、呵護自己,體會到自己應該感恩和報答父母。
㈢葬蛋
教師提前準備好面巾紙等材料,選擇幼兒園合適的區(qū)域讓幼兒埋葬破碎的蛋寶寶。
1.問題
教師:“每個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一個鮮活而寶貴的生命。蛋寶寶破碎了,它的生命也就結束了。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破碎的蛋寶寶呢?”
2.活動
擦一擦:破碎的蛋寶寶流出了蛋液,有的弄臟了桌子,有的流到了地面上,我們應該怎么辦?
洗一洗:有的小朋友弄臟了衣服,還有的小朋友將蛋液撒在了玩具上,我們應該怎么辦?
包一包:有的蛋寶寶只剩下了蛋殼的碎片,我們應該怎么處理這些蛋寶寶的“遺骸”呢?
埋一埋:用面巾紙或者衛(wèi)生紙包起殘留的蛋殼,帶領幼兒選擇安全區(qū)域將蛋寶寶埋葬,讓幼兒對破碎的蛋寶寶說一聲“對不起”。
3.評價
教師:“通過這次保護蛋寶寶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在這次活動中,有三位小朋友成功完成了保護蛋寶寶的使命,你們有什么感受?”
4.小結
護蛋和葬蛋環(huán)節(jié)不僅滲透生命教育,促進幼兒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而且讓幼兒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發(fā)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管理情緒能力、理解他人和接納他人能力。整個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真正體現(xiàn)生命活力的科學活動應具備三個方面:問題是快樂學習的源頭,活動是有效學習的平臺,評價是智慧學習的保障。“保護蛋寶寶”主題活動激發(fā)了幼兒興趣,調動了幼兒多種感官,讓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幫助幼兒勤于觀察思考、敢于探究嘗試、樂于想象表達,滿足幼兒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同時在幼兒的心靈深處播下善良與美好的種子,讓幼兒收獲感恩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