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小學(xué)附屬幼兒園 周曉莉
幼兒教師總是承擔著來自幼兒家庭的很多期待。在我看來,不讓這些期待落空,就是幼兒教師的職責所在。
在《給童年“留白”》這本書中,作者用自己的實踐經(jīng)歷為我們的工作開展提供了很多具有借鑒價值的意見,也給我們在工作中做到盡職盡責提供了很多方向性的指引。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讓孩子活在自然里的幼兒園”,不僅詮釋了“留白”的意義,也讓我們看到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之下,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這本書以“有一所這樣的幼兒園”開篇,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自然里的幼兒園”是真實存在的——素凈的大理石、黑色的柵欄門以及隨季節(jié)變換的花飾將幼兒園從氛圍上與鬧市進行了隔離,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最為自然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和成長環(huán)境。
這樣一所幼兒園,除了借助自然進行設(shè)計和裝飾外,還少不了教育教學(xué)活動在課程游戲化中的參與和塑造。只有將“硬件”和“軟件”相結(jié)合,才能讓幼兒園更好地發(fā)揮“自然里的幼兒園”的作用。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進一步了解了讓孩子親近自然的各種好處。同時我也開始思考:也許教師可以從日常工作入手,通過游戲化的課程設(shè)計,讓孩子們更多地接觸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并且愛上大自然。
還記得在上學(xué)期開展的班本課程“遇見豌豆”中,孩子們在種植園偶遇豌豆,接著認識豌豆并觀察豌豆的顏色、形狀,感知和發(fā)現(xiàn)豌豆的特性。在種植、關(guān)注、呵護、拯救、再見、又見豌豆的過程中,孩子們快樂滿滿。在與大自然一次次的接觸中,孩子們清晰地展現(xiàn)了獲得經(jīng)驗的痕跡和點滴的進步。
作為幼兒教師,我努力讓大自然成為我的助教,用行動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帶到工作中,為愛創(chuàng)造更多留白,為孩子們帶來更多不一樣的成長感受。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越來越覺得幼兒教育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責任。作者用一篇《兒童宣言》結(jié)束了第一部分,這一篇宣言展示了對兒童無限的尊重與熱愛,是對兒童日常行為的規(guī)范,也是對幼兒教師提出的要求。
在課程游戲化的推動之下,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和生活技能。我們要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并針對性地給予他們愛和關(guān)懷,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吃飯、游戲、待人接物等看似很小的事情中收獲更多的成長。
小班第一學(xué)期一次美工區(qū)剪紙活動中,好多孩子都不會剪對角線。有的孩子剪得歪歪扭扭的,有的孩子甚至拿著剪刀直接說:“老師,我不會?!逼綍r很內(nèi)向、不善于和老師交流的陳陳拿著剪刀坐在那兒,看著我不說話。我就跟他說:“你看到這條虛線了嗎?你就沿著這條虛線剪開來,剪壞了也沒關(guān)系。”對于一些孩子來說,有些事情不是不會,只是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不敢去嘗試。于是,我就用自己的方法鼓勵和引導(dǎo)他們,幫助他們成長、獲得技能。
當我們把責任感體現(xiàn)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孩子們一定能第一時間感受到來自我們的愛與支持。
在很多人看來,幼兒教師要接觸各種各樣的熊孩子,想一想就很棘手。但大多數(shù)老師都能樂在其中,我想大概是因為熱愛,所以才讓自己很享受。
給孩子的童年“留白”是一項非常系統(tǒng)的工作,幼兒教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幼兒教師是孩子、家長和幼兒園之間溝通的橋梁。當家長和幼兒園對“留白”理念有了共識,那么教師讓孩子在“留白”中成長就會得到家長更多的支持。我相信,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有自己的初心和堅守,都在工作中努力追求著夢想。當我們的夢想與孩子的成長完美契合時,我們在工作中的價值就會得到顯現(xiàn)。
雖然《給童年“留白”》是一本大篇幅講述幼兒園管理的書,但其中很多觀點對于幼教工作開展有著重要的啟發(fā)意義。在當下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幼兒家長對于幼兒園的各項工作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幼兒教師更需要從孩子的特點出發(fā),積極地開展教學(xué),做到“留白”而不“無為”,從而讓孩子能夠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快樂成長,在詩意的環(huán)境中享受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 育 感 言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潛心育人、辛勤耕耘,用溫柔細心關(guān)愛每一顆幼小的心靈、用勤懇踏實編織幼教事業(yè)、用愛心和智慧打造教育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