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嘉藝 謝櫻
2022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shù)達457萬人,而招生人數(shù)在110萬人左右,這意味著將有約3/4的考生落榜。激烈競爭之下,選擇考研機構的學生越來越多,考研的“產業(yè)鏈條”愈發(fā)完備,其暴露出的亂象也讓部分學生陷入低效競爭,甚至給高校招生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
考研輔導成了“硬需求”
越來越多人加入考研大軍,讓一些人捕捉到了新的市場信號?!爸灰舷鹿Ψ颍湍苜嵉藉X。”一位考研機構負責人認為,目前考研培訓市場大、需求細,不同規(guī)模的機構都能找到消費群體?!芭c學科類輔導相比,考研培訓的服務沒什么不同,產業(yè)化特征已經十分明顯?!边@位負責人說。
《中國考研培訓行業(yè)白皮書2021》顯示,中國考研培訓市場規(guī)模已超110億元,年增長達30%以上。
對于部分考生而言,考研培訓確實是“硬需求”。據(jù)市場機構統(tǒng)計,有約22%考生在考研培訓中支出超過了1萬元。一位考生告訴記者,動輒幾千上萬的培訓費成了自己最大的生活開銷,“但只要能‘上岸’,貴也值得?!币幻缈疾煌瑢I(yè)的考生也表示:“找對考研機構很重要,剛備考時一頭霧水,如果沒人帶著梳理考點,自己很難弄明白?!?/p>
部分機構存在“虛把式”
市場“野蠻生長”,考生和考研機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這一方面能夠幫助考生填充信息盲區(qū),另一方面也給一些“虛把式”問題留下了死角。
“從授課老師到助教,幾乎都是兼職,流動很大。”北京某培訓機構老師透露,自己并沒有考研經歷,但也在機構講授專業(yè)課。相比授課老師,其他崗位則顯得更為隨意。一名考研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負責批改作業(yè)的多是從學生群里臨時拉來的,招聘時幾乎沒有門檻,“要求很低,批改快速簡單即可”。
一位考研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些機構為了吸引考生,會收集整理研究生導師的私人信息。從職業(yè)經歷到性格特點,一些機構整理的導師“資料”會在統(tǒng)一匯總后出售給考生。一位研究生導師表示:“在面試階段,不少考生盡管沒有見過老師,但對面試老師已經非常熟悉?!?/p>
記者了解到,一些機構宣稱在學校內部有“人情網絡”。一名考生反映,有的機構老師上課直播時稱“學校招生辦老師也在直播間”,這讓她覺得這所機構“很靠譜”。多名受訪人士表示,一些機構打著“與學校關系好”的旗號,實際上并不會提供有用的信息。
創(chuàng)新招生機制
部分高校老師認為,考研機構“流水線式”教學,對高校選拔學生造成了一定影響。有高校教師表示,批改考研試卷時,經常遇到模板化、套路化的答案,“有些試卷答案如出一轍,看不到學生自己的思考”。
“在培訓機構的全方位‘武裝’下,考生筆試分數(shù)越來越高,但招進來后發(fā)現(xiàn),專業(yè)素養(yǎng)并沒有什么提升?!币晃桓咝@蠋熣J為,研究生考試應試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多所知名高校也開始積極推進考綱改革,例如在考試中增加“主題寫作”“人文基礎”等靈活度較高的科目。
湖南科技大學教授黃洪珍認為,考研培訓市場亟待有效的監(jiān)管規(guī)范,進一步來說,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要警惕過度的考研產業(yè)化,多在學術教育上做“加法”,在應試競爭中做“減法”。
(摘自《半月談》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