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一經上線便養(yǎng)足了觀眾胃口。陳曉卿導演團隊通過視聽敘事的力量,呈現(xiàn)我國沿海各地的“風味人間”。截至目前,騰訊視頻9.5的高分評價,8.1億次播放創(chuàng)下了不凡的神話。本文將從敘事主題、敘事符號兩個層面進行闡述,以更為專業(yè)的視角去解讀《風味人間》系列背后帶來的文化屬性。
關鍵詞:風味人間;敘事主題;敘事符號;畫面;聲音
一、敘事主題:小中見大
“地域特色是民族特色的重要內容,地域特色濃的作品,往往是受歡迎的作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越鮮明的作品,其藝術價值越高。”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生活在海邊的人依靠大海來捕魚,生活在森林里的人依靠森林來捕獵等等。而《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正是傳遞一種觀察海邊生活生產的視角給觀眾。
一個地方的地域特色造就了一個民族的特色,而一個地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越鮮明的作品,藝術價值越高。正如片中所塑造的一個個人物的形象,每個人都具有典型性,但同時又具有共性——漁民身上所有的獨特的堅韌、拼搏、質樸的品質。
(一)民以食為天
《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每個故事的敘事主體,都在傳達著一個“民以食為天”的觀念。如第1集:天涯·四海為家中,李天佑一家從黑龍江到遼寧大連海洋島,雖客居他鄉(xiāng),但“來自海洋的食物送來美味,讓他們在異鄉(xiāng),獲得家的溫暖和安寧”。這是海洋食物成為他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橋梁。
一個個故事以食物為媒介,構建起整個影片的結構,通過食物與人物的相遇,體現(xiàn)出一定的人文關懷,從而增加影片的可讀性。對應“民以食為天”這一主題。
(二)漁民形象建構國家形象
黑格爾曾指出:“人物性格必須把它的特殊性和它的主體性融合在一起,它必須是一個得到定性的形象,而在這種具有定性的狀況里必須具有一種一貫忠實于它自己的情致所顯現(xiàn)的力量和堅定性?!比宋镄愿竦乃茉鞓O其重要的一點便是特殊性,影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人物性格的塑造,要呈現(xiàn)出一定的特點所在,而一類人,要塑造出這類人的群像特征,否則便是蕓蕓眾生了。
不難看出,在2022年推出的《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中所提及到的地區(qū),實則是在勾勒出中國廣闊的海岸線?!叭蚧顺毕拢吔绾蛧缛允堑鼐壵蔚闹匾h題。”說明,在21世紀的當下,領土、領海等國際爭端仍不斷存在。如何擺脫或解決這一局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議題,這是全球化浪潮下不可避免的爭論。出現(xiàn)領海爭端問題,國家力量的嚴正聲明是一重要舉措,其次則是漁民對于生存空間的堅守。
《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第五集“時鮮·秋去春來”中第一部分,32262號出海已經四十多天,“每年冬至,帶魚從北向南洄游,形成漁汛?!笔壍娘L力仍未放棄,為了打撈深海高質量帶魚,他們一船人航行至距陸地500公里的海洋深處,這里,仍然是中國領海?!皾O船不僅為國家力量的存在提供合法的民事基礎,也被賦予邊界的功能意義。”民用漁船不僅僅具有遠洋捕撈的謀生價值,對于國家領海的統(tǒng)治也具有實際意義,南海爭端中的漁民活動便充分體現(xiàn)。同時,漁民形象的建構也不容小覷。在第二集“弄潮·浪頭擊水”,“這是最后的狩獵之地,吸引勇敢的人,立上潮頭?!痹谂畠盒闹?,父親許環(huán)明是無所不能英雄,他不借助任何的潛水裝備,依靠體力和膽量潛入海水中,通過一張漁網進行捕獵,獵手的本能讓她們與海浪抗爭。面對神秘莫測的大海,居住在近海的漁民絲毫沒有畏懼,反而經過大海的洗禮,鍛造了他們的質樸、勤勞、剛毅、勇敢的品格,而這種品格堅守,構建了中國漁民的形象,構建了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品格,同樣也構建了我們偉大中國的國家形象。
二、敘事符號:畫面符號、聲音符號
陳曉卿導演曾說過:“一部紀錄片要靠三樣東西與觀眾達成一致。第一個層面是價值觀,即要有一個價值觀正確地故事;第二個層面叫奇觀,即能夠給觀眾帶來視覺、聽覺上沒有體驗過地東西;第三個層面叫科技,即通過最好地手段將前兩個層面呈現(xiàn)?!苯酉聛韺⒁缘诙用娴囊曈X和聽覺進行分析,從畫面與聲音來展示《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中的符號元素,同時,分析陳曉卿導演所述第三個科技層面,畫面與聲音的展示又是通過何種技術來實現(xiàn)?
(一)畫面符號:營造視覺上的盛宴
1.顯微攝影構造獨特視角
顯微攝影的獨特魅力在于,能夠使得被攝物體的物理結構展現(xiàn)地更為精致?;仡櫭朗臣o錄片的成片歷程,《舌尖上的中國》在拍攝食材的過程中,常以特寫鏡頭去展示、去表達獨特的情緒。“特寫鏡頭對觀眾的情感召喚性,以及這個景別本身在畫面造型上產生的視覺沖擊性,使得特寫鏡頭在電視轉播語言中能產生很好的傳播效果?!碧貙戠R頭具有的這種強制性,能夠使得被攝物體從大環(huán)境中抽離出來,呈現(xiàn)在觀眾的面前。而顯微攝影,更是將被攝物體放大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從一種更為獨特、唯美的角度去表達,去展現(xiàn)食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美。
在《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中,多處使用顯微攝影的技術,如第二集中展示辣螺辣腺的畫面,若通過特寫鏡頭去展示,也許辣螺的辣腺只是通過放大的畫面呈現(xiàn)給觀眾,而顯微攝影的技術表達,辣螺的辣腺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產生色彩的變化,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在畫面的影像中。因此,一種獨特的視野縱橫在紀錄片的制作過程中。
2.HDR Vivid調色還原真實色彩
《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仍采用了前兩季所采用的HDR Vivid調色策略,除普通SDR版本之外,同步上線HDR Vivid版本?!癏DR 全稱為 High Dynamic Range,意指可以提供高動態(tài)范圍的顯示技術。HDR Vivid 是國內自主研制的高清視頻標準,其在呈現(xiàn)效果、亮度以及適配性方面要優(yōu)于國際標準?!奔碒DR Vivid 可以呈現(xiàn)極高素質的畫面,《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在騰訊視頻網絡平臺同步上線了此版本,騰訊視頻會員用戶可通過選擇相應“臻彩視聽”模式進行觀看。
視覺作為人的五大感官之一,作用及功能排在五大感官之首?!叭搜鄣慕邮苣芰Υ笥谌硕说奈骞俳邮芡饨缧畔⒌谋壤牵阂曈X80%,聽覺20%,其他不足1%?!币簿褪钦f我們在接觸一個物體時,視覺接受到的信息占了80%,因此HDR Vivid調色使得畫面信息更具有吸引力。
首先是對于色彩的還原。“在內容上,紀錄片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紀實拍攝,二是美食展示。對于前者,在保留更加真實、自然的色彩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故事、場景,做一些氛圍及情緒上的渲染。至于后者,則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處理畫面層次及細節(jié)上,讓食材的質感更細膩、色澤更飽滿、誘人?!盚DR Vivid調色能夠盡可能地將最為原始的色彩呈現(xiàn)在顯示器上。如在第二集中“鮮椒耗兒魚”畫面,除了白皙的耗兒魚,與其搭配的是青翠的辣椒和花椒,如果是普通的調色也許無法將如此鮮活的場景表達,真實的質感與翠綠的顏色,看了的觀眾很難不垂涎欲滴。
其次是畫面的明暗對比。也就是影片中明暗的對比度,對比度的呈現(xiàn),能夠將畫面中的明暗情況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將細節(jié)部分展示。如第一集中魚餃的制作過程,魚餃蒸熟后用筷子夾起,小景深特寫鏡頭下的魚餃在黑色背景下的呈現(xiàn)更為晶瑩剔透,甚至是面皮包裹的肉餡若隱若現(xiàn),HDR Vivid將人間的風味一覽無余地獻給每一位觀眾。
(二)聲音符號:培養(yǎng)聽覺上的豁然
豁然即開闊或豁達,而聽覺上的豁然便是聽覺上的開闊與豁達?!讹L味人間3·大海小鮮》中的聲音符號的運用同樣也是不同凡響。接下來將以同期聲和音效進行闡述。
首先是作為同期聲的人物自述。紀錄片中的同期聲運用是一種真實性的表現(xiàn),若紀錄片中完全以解說詞引導,觀眾的情緒會以解說詞的導向為主,如此便會將失去紀錄片客觀、真實的本質?!讹L味人間3·大海小鮮》中8集、32個片段故事中人物自述的同期聲,還原了多個沿海地區(qū)漁民的樸素生活方式,從他們一個又個主角的口中聽到了最淳樸的聲音,同樣這種淳樸的聲音也感動了每一個駐足觀看的人的心。
其次是影片中音效的使用。音效也就是聲音所產生的效果,能夠使影片的內容更具吸引力和氛圍感?!讹L味人間3·大海小鮮》最重要的內容呈現(xiàn)便是美食的制作過程,因此,處理好美食制作過程這段的聲畫關系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聲音的處理,而音效又是對聲音的一種完美補充,音效能夠伴隨著畫面帶給觀眾聯(lián)覺效果。如第八集中香煎大黃魚時,將熬制白湯用鍋勺澆至大黃魚上時發(fā)出的嘩啦嘩啦的聲音,嘩啦嘩啦的音效被放大后呈現(xiàn)在觀眾的耳前,如同親身經歷一般,瞬間食欲激起。
三、結語
通過上文對《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敘事主題、敘事符號研究,較為完整地呈現(xiàn)了影片所具有的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通過以漁民形象與國家形象、民以食為天表達一大一小主題,借以視覺與聽覺敘事符號,以極致的視聽語言技巧真誠表達,牢牢鎖住觀眾的胃口。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不僅僅是對“風味”的闡釋,更是對“人間”的尊重。
參考文獻:
[1]楊偉光.強化精品意識,把提高電視劇質量放在首位——在全國電視劇題材規(guī)劃會上的講話摘要:[J].中國電視,1995(05):21-26.
[2][德]黑格爾.美學《第一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307.
[3]Van Houtum H. The geopolitics of borders and boundaries[J]. Geopolitics,2005,10(4):672-679.
[4]劉云剛,劉玄宇,張爭勝.漁民視角下中國南海的領域構建[J].地理科學,2020,40(07):1062-1071.
[5]孫冰.專訪《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美食有情,風土難離”[J].中國經濟周刊,2018(44):33.
[6]張菁,關玲.影視視聽語言(第2版)[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19.
[7]朱正元,陳仁偉,譚曉悅.HDR Vivid顯示設備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標準解讀[J].電視技術,2021,45(08):10-13.
[8]周傳基.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221-222.
[9]影視工業(yè)網.更廣闊的想象與創(chuàng)作空間,HDR Vivid為內容創(chuàng)作者賦能——《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調色師專訪[EB/OL].人民日報客戶端,https://www.1905.com/m/news/touch/1569959.shtml,2022-03-21.
作者簡介:張迪(1999-06),男,漢族,河南焦作人,武漢紡織大學2021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影視文化藝術與新媒體視聽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