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林
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口腔科疾病,慢性根尖周炎主要指的是根管受長時間感染及病原刺激使得根尖周圍組織出現(xiàn)慢性炎性反應的病理現(xiàn)象,患者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根尖膿腫、患齒疼痛,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與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根管治療術是臨床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的常見手段,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的進步以及根管消毒技術的發(fā)展,根管一次性治療成為可能,即一次性完成根管預備、消毒及填充等各項操作,不僅縮短了治療療程,而且避免了患者多次復診[1]。作為一種常用根管消毒劑,氫氧化鈣根沖糊劑在清除感染方面有著突出的效果。超聲震蕩沖洗則是利用空化作用、聲流對細菌進行有效殺滅的過程。為探究兩種方案聯(lián)合的治療效果,選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50 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納入標準選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50 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通過發(fā)放隨機數(shù)字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 例。觀察組男42 例,女33 例;年齡21~64 歲,平均年齡(46.63±8.55)歲;牙損位置:34 例為前牙,23 例為前磨牙,18 例為后磨牙。對照組男43 例,女32 例;年齡22~65 歲,平均年齡(46.53±8.18)歲;牙損位置:34 例為前牙,22 例為前磨牙,19 例為后磨牙。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jīng)X 線檢查、牙髓活力測驗均符合慢性根尖周炎診斷標準,參照《牙周病診療指南》[2];②患者及家屬已明確研究目標及流程,加入研究均為自愿,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閱研究申請表示支持、認可;③患者年齡≥18 歲,可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心臟受損或肝腎異常者;②合并精神異常、心理障礙或意識喪失患者;③患者存在惡性腫瘤疾??;④聽力喪失、語言溝通不順暢,對研究無法做到順利配合患者;⑤患者合并其他類型感染疾??;⑥存在其他類型牙周疾病患者;⑦藥敏試驗顯示患者對研究藥物過敏或對超聲震蕩沖洗不耐受者;⑧處于妊娠及哺乳特殊階段女性。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照常規(guī)流程進行開髓拔髓,將15#K 銼通暢根管放置于根尖狹窄位置,采用機用NiTi 根管銼Protaper 遵循冠向下法預備根管至F2。在器械更換前及預備根管后均采用0.5%的NaClO 溶液進行常規(guī)沖洗,沖洗量以10 ml 為宜。對照組采用注射沖洗及甲醛甲酚根管內(nèi)封藥治療:沖洗時在根管深部放入注射針頭,卡緊,后續(xù)2 mm 左右,給予20 ml 0.5%NaClO 提拉沖洗。采用含有甲醛甲酚的消毒紙尖放置于根管2/3 位置,防止與根尖區(qū)接觸,氧化鋅暫封。觀察組采用超聲震蕩沖洗聯(lián)合氫氧化鈣根充糊劑一次性治療:完成根管預備后,在根管中插入15#超聲根管銼,長度應控制在2 mm左右,超聲震蕩沖洗功率調(diào)整為中檔,根管超聲沖洗時間控制為1 min,并采用0.5% NaClO 持續(xù)沖洗。然后將氫氧化鈣糊劑(武漢沃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320,規(guī)格:粉5 g:液6 ml)經(jīng)過螺旋充填器導入根管。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 個月的IL-6、TNF-α 水平以及疼痛發(fā)生情況、臨床療效。①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患者靜脈血,以5 ml 為宜,按照3000 r/min 的離心速率實施離心處理,時間為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IL-6、TNF-α 指標予以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貝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②疼痛癥狀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VAS 評分范圍為0~10 分,1~3 分表示輕度疼痛,患者能夠耐受,不影響睡眠與生活;4~6 分表示中度疼痛,需接受鎮(zhèn)痛藥物輔助治療;7~10 分表示重度疼痛,無法耐受,嚴重影響睡眠[3]。③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經(jīng)過治療癥狀消失,X 射線檢查根管密實、密度增加表示顯效;治療后癥狀緩解,根管經(jīng)X 射線檢查有恢復表示有效;治療前后癥狀無變化,尖透射區(qū)無擴大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TNF-α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6、TNF-α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 個月,兩組患者IL-6、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IL-6、TNF-α 水平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TNF-α 水平比較(,ng/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TNF-α 水平比較(,n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bP<0.05
2.2 兩組患者疼痛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疼痛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疼痛發(fā)生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慢性根尖周炎病因機制復雜多樣,患者發(fā)病后多伴隨炎性肉芽、牙槽骨損傷,部分患者合并疼痛,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式不當,將會發(fā)展為慢性瘺管、瘺道,影響患者正常進食及下方恒牙發(fā)展。傳統(tǒng)臨床多采用注射沖洗及甲醛甲酚根管內(nèi)封藥,盡管能夠對患者癥狀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甲醛甲酚在發(fā)揮殺菌、防腐作用的同時,也具有較大的組織穿透力,化學刺激作用強,存在穿透根管及引起根尖周組織損傷的風險,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觀察組患者接受的是超聲震蕩沖洗聯(lián)合氫氧化鈣根充糊劑一次性治療方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超聲震蕩治療優(yōu)勢如下:①將牙本質(zhì)碎屑及玷污層去除;②徹底將根管內(nèi)有機物質(zhì)溶解,殺菌能力強;③對根管狹窄、彎曲具有顯著改善作用,沖洗效果好[5]。以往有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超聲震蕩沖洗模式下,根管內(nèi)各個位置都能夠被清洗劑覆蓋,在清除復雜根管方面有著突出的效果[6]。超聲震蕩通常與沖洗劑配合使用,達到更好的滅菌效果。作為臨床常用的根管消毒藥物,氫氧化鈣糊劑可溶于水,并分離出氫氧根離子與鈣離子,引起pH升高,通過與口腔內(nèi)細菌的中和,達到清除細菌的作用。不僅如此,氫氧化鈣糊劑防腐及收斂作用強,能夠維持長時間的作用,有利于實現(xiàn)慢性根尖周炎牙齒自我修復[7-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 個月,兩組患者IL-6、TNF-α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IL-6、TNF-α 水平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疼痛發(fā)生率13.3%低于對照組的29.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7%高于對照組的7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該治療方案有效,且能夠減少疼痛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超聲震蕩沖洗聯(lián)合氫氧化鈣根充糊劑一次性治療方案應用于慢性根尖周炎,較常規(guī)治療能夠獲得更好的療效,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更為突出,有利于降低疼痛發(fā)生率,效果顯著,可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