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紀成
摘要:近些年,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中小學生的體育教學越來越被重視,為了全面落實國家素質(zhì)教育政策,體育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gòu),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從而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對當前教學有效性的內(nèi)涵和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現(xiàn)狀進行分析,分享了我個人在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方法,提高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同時也是體育教學分享。
關鍵詞:小學體育?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一、什么是體育教學有效性
教學有效性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
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能針對學生需要進行教學,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高度的熱情并積極地投入到學練之中,并且通過多次的練習后,學生能夠喜歡甚至能夠引用所學的知識或技術(shù)動作。
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
體育教師素養(yǎng)必須提高,同時也要更新教育理念。合格的體育教師必須在知識結(jié)構(gòu)、文化素養(yǎng)及專業(yè)技能等方面有著比較厚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注重知識和技能傳授的同時更新或轉(zhuǎn)變教育理念,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傳授他們終身體育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在教學中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變被動學習和機械訓練為自覺的鍛煉行為。以前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課堂上直接將教材中的知識與技能動作生硬地強“塞”給學生。這種教學理念方式是落后的,不科學的,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需要體育教師去認真研究和思考,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要確定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一名教師如果能夠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教課的目標如果不明確,重點不夠突出,教師在上課時都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更不用提學生能夠?qū)W好習,這樣是無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外,部分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制定課程目標的隨意性較大,在實際操作中不能按照要求完成或出現(xiàn)目標轉(zhuǎn)移等情況,這樣會使學生對教學要求模糊不清,在課中不知練什么,一堂課學完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針對以上情況,在設計教學時,制定目標一定要具體、明確,便于操作。例如,設計一節(jié)游戲課,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了解游戲的內(nèi)容,簡單說出游戲活動對身體的作用,其次是介紹游戲的方法,并能和同伴共同設計,最后能說出在游戲結(jié)束時的收獲。這樣,教師不僅明確了在課中主要教什么,學生也知道在課中學什么。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學目標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證,也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多利用游戲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游戲教學以增強小學生體質(zhì)為主,同時能夠發(fā)展學生智力并使其獲得快樂,但在運用游戲教學時注意避免單調(diào)重復,并在已有的趣味性基礎上,增加體育游戲的偶然因素,讓學生始終對游戲充滿期待,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始終對下一個游戲充滿期待和憧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刺激學生求知欲的效果。
設計多種形式的競賽,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如“運球接力”、“障礙跑接力”等,它們能充分滿足小學生爭勝好比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在這里,教師要遵守一些要求,比如在設計競爭性游戲時要在保證公平性,同時在分組上也要做到實力平衡,還要能夠科學地分配練習的時間和次數(shù),這樣才能使競賽有效果。
三、小學體育教育不可缺少
社會不斷進步,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體育運動在生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終身體育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小學時代是培養(yǎng)終身體育習慣的最佳時期,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掌握新技能,樹立新觀念,準確地把握新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影響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1]童嘵超.新視域下小學體育情境有效性教學探析[J].文理導航,2010,(12):93-94.[2]王炳偉.對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進行有效教學的幾點認識[J].中國學校體育,2011,(9):27-28.
[3]牛曉,趙小剛,劉勇等.重慶市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調(diào)研報告(一)[J]. 中國學校體育,2011,(9):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