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培銘
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新的知識點,提高聽課的效率。然而在教學時,當教師布置完預習作業(yè)后,學生常常會歡呼起來,他們認為預習等于沒有作業(yè),大致讀一遍課文,再讀第二遍就不樂意了;或者老師硬性要求讀幾遍,他就讀幾遍,課本上干干凈凈,看不到什么預習的筆跡。長此以往,預習不但收效甚微,不能達到預習的真正目的,有的學生甚至逐漸養(yǎng)成做事敷衍的壞習慣。因此我們有必要在預習前就提出具體明確的預習要求,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呢?我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總結(jié)出了幾個有效的預習步驟,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我把這種方法步驟用口訣的形式總結(jié)出來。一讀(讀通課文),二圈(標出會認會寫的生字、詞語),三標(標出自然段序號),四寫(給生字組詞,寫出音序和部首),五思(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疑難問題),六會查。這個口訣我把它稱為“六步預習法”。
“一讀“就是讓學生借助拼音通讀課文2——3遍,不添字,不漏字,將課文讀通順。
“二圈”即讓學生圈出課文里的生字,標出生字組成的詞語和四字詞語??梢杂蒙喜煌姆?,如“~”“——”“△”“.”等。課文里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并沒有明顯的標志,學生對照生字表圈畫出來,一下就明白了哪些字是“會認”,哪些字是“會寫”,一看一圈至少認了兩遍生字。圈畫之后還要讀準字音,辨清字形,想想用什么辦法才能記住漢字。這樣反復再現(xiàn)識記,幫助學生加深了印象。這個方法簡單而實用,識記生字的效果也比較好。
“三標”是在讀通課文之后,學生在每個自然段前面標注序號。學生通過標序號,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若干個自然段組成,感受到文章的段落結(jié)構(gòu),明白以后自己寫作文時也可以這樣安排段落。另外在課堂上也方便師生操作,如學習課文第幾自然段,就能方便快捷地找到第幾自然段。學生在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告訴老師第幾自然段的哪個地方自己不明白。
“四寫”就是學生嘗試著給課后生字組兩個詞語,寫出生字的音序和部首。這個環(huán)節(jié)看年級進行。一二年級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然后口頭組詞。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有了獨立識字的能力,可以讓他們在預習的時候自主識字,完成寫的練習。
“五思”就是說一說每一課講了什么,用幾句話概括文章大意,思考課后習題,并嘗試著寫下來。再讀課文的過程中,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對不明白的地方在旁邊畫“?”。這些在預習中還沒解決和疑難問題怎么辦?可以查找字典詞典,在學習小組中交流探討,或者問問老師和家長。久而久之,養(yǎng)成“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的好習慣。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帶著疑問上課,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力,培養(yǎng)質(zhì)疑的精神。
“六會查”就是指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會查字典、查詞典、查背景資料和作者簡介等等?!安椤辈皇枪铝⒌卦谧鐾昵八牟街筮M行,也可以和前四步靈活地融合在一起,既可讀前查,讀后查,也可邊讀邊查。
學生剛剛開始預習時,步驟不熟練,開學初可以把預習要求和步驟打印成小紙條,粘貼在語文課本第一頁。每次預習對照預習要求和步驟一條一條地進行。剛開始學生還不習慣,老師可以再上兩三節(jié)課內(nèi)預習指導課,帶領(lǐng)學生一步一地進行預習,理清預習的步驟和要求。學生在預習五課之后,大概就可以不用看預習提示自主預習了。
對于積極主動性差的學生來說,光布置任務,沒有嚴格的督促與檢測,預習只是白費功夫。同時,教師沒能掌握第一手學情,無助于以學定教。所以,我們要重視對學生預習結(jié)果的監(jiān)督與檢測。
一是個別檢查。例如,下課時找個別學生談談話,以了解他的預習情況,翻翻書本看是否有預習的痕跡等,問一問其他同學的預習狀況,并借機對其鼓勵與糾正。
二是課堂檢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學生對字詞、句子和問題的交流反饋,大致能了解到他們的預習的效果。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幫學生梳理和總結(jié)預習情況,抓住重點、難點進行點撥提高,這樣教學任務就能順利高效地完成。
三是不定期的調(diào)查檢測。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預習情況,我還不定期地進行預習的調(diào)查檢測。檢測的內(nèi)容為前一天布置的課文預習情況,一般在早讀課上進行。檢查后教師及時批改并進行簡單的評價總結(jié)。評價總結(jié)以鼓勵為主,以激發(fā)學生預習的積極主動性。
以上的預習檢查還沒有形成常規(guī),僅靠這些措施還不能很好地約束自覺性不強的學生。為了提升預習效率,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我還根據(jù)每課的學習內(nèi)容設計了預習指南。指南主要包括基礎(chǔ)展示(字詞)、能力拓展(閱讀)和積累運用(綜合實踐)三個組成部分。基礎(chǔ)展示通過練習的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能力拓展則主要是學習者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而積累運用是讓學生嘗試著把課文里的字詞遷移運用。有了預習指南,大大提高了預習的效率,同時教師的教有了依托,也有效地解決了如何進行預習檢查這個難題。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還嘗試著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預習的興趣,增強他們預習的動力。
“講”也就是講述,請優(yōu)秀學生分享自己的預習經(jīng)驗,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講自己在預習時搜集的故事、信息等。學生在班級的交流平臺中展示自我,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
“展”也就是展評,亦即展評優(yōu)秀導學案、課本等。學生可以從展評中獲得預習所帶來的成就感,讓他們在你追我趕中感受擁有知識的喜悅。
“賽”也就是比賽,通過基礎(chǔ)知識比賽、聽默比賽和查找資料競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
培養(yǎng)學生主動預習的習慣是復雜、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當前“雙減”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并有意識地采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興趣,提升預習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