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群
?考試前幾天,王曉爸爸在班級的家長微信群里分享了一篇名為《靜待花開》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只會默默耕耘,靜待花開?!?/p>
沒過幾分鐘,幾個家長在群中交流起來。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順其自然吧?!?/p>
“孩子現(xiàn)在學習不好,但以后不一定不行!”
“不學就不學吧,開心就好,長大就知道學了。”
顯然,一些家長誤把“放養(yǎng)”當成了“靜待花開”,抱著“順其自然”“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想法,為自己開脫責任。我擔心這樣的情緒繼續(xù)蔓延,也加入了討論。
“每朵花的品種不同、花期不同,綻放時間也不同。但同樣的花經(jīng)不同的園丁之手培育,長勢是不一樣的。辛勤的園丁會給花施肥除草,智慧的園丁懂得花在不同的牛長期有不同的需求,會采取相應的培育措施,懶惰的園丁只會任雜草瘋長……我們在尊重孩子身心成長規(guī)律的同時,不能忘記默默耕耘。教育需要循序漸進,要時刻記得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的指引和幫助。”
這段話發(fā)出后,我迅速發(fā)微信給家委會成員,微信群里馬上熱鬧起來。
“是呀,沒有付出哪有收獲?耕耘是關鍵,要想孩子有改變,家長也得改變?!?/p>
“如果家長錯過培養(yǎng)孩于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將事倍功半,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在班里,老師面對的是整個班的孩子,個別孩子的問題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也在所難免。此時,家長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多與孩子溝通,多觀察孩子的言行舉仆,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不對時,及時了解情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就能盡快擺脫困境,跟上大部隊的步伐?!?/p>
微信群里一次熱烈的討論讓家長明白了“靜待花開”的真正意義:靜待花開不是放任孩子,而是父母在心態(tài)上要保持希望,觀察并接納孩子成長的不同節(jié)奏。